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研究_灾难新闻报道

  摘 要: 本文试图突破传统模式,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灾难新闻话语,探讨新闻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研究表明,新闻媒体灵活运用不同类别的言语行为以体现出其人文精神。
  关键词: 灾难新闻; 言语行为; 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2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20-01
  一、引言
  到目前为止,对于灾难新闻报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学领域。其中,语言学领域体现在:一,运用文体学或功能文体学分析新闻报道中语篇,提出语篇的主要社会功能,总结语篇宏观上的语言特色,揭示语言运用的表达效果和交际功能。二,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如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中的语气系统,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系统的相关理论,论述灾难新闻报道整体特点。三,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揭示灾难新闻报道语言的隐藏含义,阐述语篇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从以上综述发现,语言学领域并未涉及灾难新闻报道人文主义的具体研究。本文在语用学视角下,试图探讨新闻报道言语行为所体现的人文精神。
  二、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英国语言哲学家奥斯汀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他(1962)认为,人们说话时是通过该话语实施某种行为,即以言行事。语言交际的单位是通过词与句子所完成的言语行为。他指出,人们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三种言语行为,分别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是说话者通过话语表达某种意图,对听众的思想情感产生影响的行为。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是通过说话者的话语所实施或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即“说出某些话常常,甚至一般都会,对观众、听众或其他人在情感、思想或行动上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1]。在这三类言语行为中,Levinson[2]指出奥斯汀关注的重点是言外行为,即研究语言交际的主要问题应当是说话人如何用语言传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如何正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美国分析哲学家约翰·塞尔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塞尔[3]认为,在任何语言交际中都涉及到语言行为,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他进一步将言语行为分成五大类,分别为:“阐述类(representative)表示某一话语的命题内容的真实性,如陈述、描述等;指令类(directive)指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指使或指令听话人去做某事,如问候、感谢等;宣告类(declaration) 说话人通过某一话语进行宣告,如宣誓、命名等”[4]。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不同类别言语行为的运用,体现出媒体不同的意图和情感。
  三、灾难新闻体现人文精神
  在语用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灾难新闻报道语言特征,探讨灾难新闻报道从语言角度如何实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尊重人的价值。通过分析,灾难新闻报道主要运用以下四类言语行为,彰显其人文精神。
  (一)阐述类言语行为
  通过语料分析发现,灾难发生时,新闻媒体作为说话者,总是以最快速度向受众提供灾难信息,尽可能地使受众多了解到灾情本身,从而有助于受众迅速作出反应,如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灾难程度等。如:(1)CHENGDU,China—A powerful earthquake struck Western China on Monday,toppling thousands of homes,factories and offices,trapping students in schools,and killing at least 10,000 people,the country’s worst natural disaster in three decades.(The New York Times,May 13,2008)
  例(1)中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时间、地点,事故伤亡人数等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在此例中,媒体在重视对灾难事件本体的报道,更新伤亡信息的同时,重点报道政府的抗震救灾动态,体现出政府作为人民的坚强后盾,从而给人民群众以信心,从而表达出媒体的人文精神。
  (二)宣告类言语行为
  (2)But There’s a common Japanese word,“gaman,”that doesn’t really have an English equivalent,but is something like“toughing it out.”And that’s what the people of Kobe did,with a courage,unity and common purpose that left me awed.(The New York Times,March 11,2011)
  例(2)中,媒体使用“truly noble,perseverance,stoicism,orderliness”、“courage, unity,common purpose,awe”等词,赞扬了日本人民的优秀品质,体现出媒体对面对灾难的人民的精神支持和肯定,对受众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和安慰,不难看出媒体运用语言文字所展示的人文主义。
  (三)表达类言语行为
  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运用表达类言语行为来传递自身的内在情感。通过描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引发人们的关爱和同情。从大量的中西方灾难新闻中,我们发现,媒体所关注的灾难中的生命个体大多集中在老人、妇女、和儿童等身上。通过客观的表述来体现灾难中的弱者的悲苦,从而深深地触动受众,引发人们的共鸣。
  新闻媒体在报道个体时,使用直接引语“We need bread and water,”“Please also tell people that we need medicine”,两次使用情态动词“need”以及使用“homeless,crowd,muddy fields”,向受众展示出受灾人群极其无助、急需帮助的艰难状态。然而媒体的主要意图则是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同情,促使人民群众能够及时采取行动,加入抗震救灾奉献爱心的队伍。
  (四)承诺类言语行为
  新闻媒体常常使用承诺类言语行为,来向受众表达传递人们对灾难顽强抵抗的精神,并给与受众以渡过难关的精神支持和信心。如:(3)“I am Grandpa Wen Jiabao,”the prime minister said as he watched two children being pulled from the rubble,according to Xinhua,the official state news agency.“Hold on,kids! You’ll definitely be rescued.”(The New York Times,May 15,2008)
  从上例可看出,媒体通常采用大量篇幅报道领导者的力量。两例中都直接引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语,从而给受灾群众以极大的鼓励,同时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增加了人民群众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信心。
  四、结语
  在灾难报道中,媒体越来越多地让我们感受到人文精神的魅力。通过及时传递、不断更新灾难信息,满足受众知情权;使用强有力的话语,增强灾区人民的信心;细致报道受灾个体的生存状态,引发人们的关注、同情和行动;报道政府行为、引用领导者话语等,增强受众战胜困难的信心。从新闻媒体报道的语言运用中,体现出新闻媒体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62.
  [2] Levinson,S.C.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 Searle,J.R.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
  [4] 汪婷婷,黄秋文.英语灾难新闻报道者意向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推荐访问:新闻报道 灾难 人文精神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