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呈吉祥,经典诵文明:猪年春联

  (配合四年级上册课文《春联》)  新春佳节,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神州大地流行着一种语言,它比串串鞭炮更和谐,比朵朵窗花更美丽,比阵阵乐曲更动人。这种语言就是:春联。别看它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字,里面的学问可多了!
  历史久远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古时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宋代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五代时蜀后主孟昶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对仗美妙
  春联最讲究对仗。什么叫对仗?用书上的话来说就是上下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字数相等,很好明白,如“春风送福,喜气临门”四字对;“人勤春来早,家和喜事多”五字对。要是上下联字数不相同,就要闹笑话了,比如有一人为袁世凯之死而作的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那什么叫词类相当呢?咱们就拿“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对联来说说吧。“绿柳”对“红桃”(颜色、植物),“舒眉”对“开口”(人的面部动作),“辞”对“贺”(祝福),“旧岁”对“新年”(相对)。再如: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冬去”对“春来”,“山明水秀”对“鸟语花香”。
  春联还要求声调要平仄相对——上联的尾字须是仄声(今天汉语拼音声调的三声、四声)字,下联的尾字须是平声(今天汉语拼音声调的一声、二声)字。而且上下联整句朗读起来要有节奏、有韵律。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联,它的关键断字词是:“增”对“满”、“月”对“坤”、“人”对“福”、“寿”对“门”,其基本平仄韵律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传承经典
  春联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给节日增添了欢乐和希望。各行各业的人都通过春联表达自己的希望:
  勤饲养六畜兴旺,多积肥五谷丰登 (农民)
  学习好天天进步,品德高人人夸奖 (学生)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 (商人)
  满园春色催桃李,一片丹心育英才 (教师)
  奥运添神州秀色,国歌振华夏声威 (运动员)
  “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对联很有意思,就像一个童话故事,乖巧可爱的红桃竟然开口向大家祝贺新年了!像这样生动喜庆的春联还有很多,所以,千百年来我们华夏子孙每逢新春佳节都要张贴春联,让春联用它独特的魅力为节日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
  写春联、贴春联是一种风俗,很多东西我们的祖先传下来,依现在的科学来讲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但是它却承载着一个民族对于祖先和历史的浓厚感情。人们利用春联寄托志向,寄托相思,抒发情怀,陶冶性情,增添喜庆节日的气氛,也增添对前辈仙去的哀思。做为一个现代中国人,让我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让我们在传承中华文明时,养一身正气!

推荐访问:春联 吉祥 经典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