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组合的开放性 巧设开放性问题,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摘要】国家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课堂上好的开放性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思考、讨论、探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整合教学内容,巧妙设问,也能以学生的兴趣点为载体,巧问妙引,或者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出发,巧问妙答,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开放性问题;语言运用能力;巧问妙引;巧问妙答
  国家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开放性问题的能促进学生更加开放地看待周围世界,可以从各个角度来思考问题,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好的开放性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思考、讨论、探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整合教学内容,巧妙设问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工具,也是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的手段。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设立适当巧妙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观点、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用习得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参与进来,而且并伴有积极的思维参与,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使用能力。
  在学完了一篇讲述猴子的体貌特点、居住地点(in the jungle or in the zoo)、食物习惯和一般活动的文章后,我问学生If you were a monkey,you would like to live in the jungle or in the zoo?Why? 而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选择住在动物园的同学给出了:many people will come to see me and give me a lot of food ; No one can kill me there; The zoo-keeper can look after me there; It’s dangerous in the forest等等趣味盎然的原因。而选择住在丛林里的同学又这样阐述:I’m free there;I can have a lot of animal friends; I can eat a lot of fresh fruit and leaves;The jungle is quiet and beautiful。
  从这一语言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表达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对食物,居住条件这一类基本生理需求的考虑,也涉及到了对安全、娱乐、友谊这些高级需求的思考。而学生个性之不同,思维方式之迥然,都使其表达出来的内容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这样不仅使得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形成思维互补,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真真切切的使用第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创造性的“使用”语言。
  二、以学生的兴趣点为载体,巧问妙引
  在学习上海牛津英语People’s jobs这一单元的过程中,我问学生喜不喜欢飞行员这样一种职业,你们想成为飞行员吗,孩子们这样回答:
  a. It’s a boring job. Pilots just bring peopl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b. It’s a dangerous job.
  c. It’s an exciting job. I can fly the plane and see a lot of beautiful clouds.
  d. It’s a hot job. A pilot can make a lot of money. A lot of people want to be pilots.
  因学生喜好的迥异,他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精彩纷呈。 陶行知先生说过“你若小看小孩子,就比小孩还要小”,儿童思维广度和视角有时候成人是无法匹敌的。而在这样一个环节中,孩子们不仅在主动思维,进一步培养了自己的实际的语言交际和思维能力,而且趣味黯然,给课堂增添了无限活力。
  三、从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出发,巧问妙答
  学生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势必迥异,那么他们对于故事或事情发展的预测、推断必然不同。而要想表达出自己的预测或推断,学生肯定要“搜肠刮肚”的去想想自己学过的单词和句型,然后再重新整合使用。用的场合、情境多了,语言运用自然开始得心应手起来。
  上海牛津英语6A有一篇介绍环境和污染的小短文。在语言拓展运用阶段,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1)Why is it importan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2)What’s the pollution around you? What makes the pollutions? What can you do with them? 两者取其谁? 自然环境的保护意义重大,世人皆知,再去论证已无多大意义,问题一不可取。而问题二要学生思考的是自己身边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不仅有对课文语言形式的再利用,也结合了实际的生活情况,那么学生下一次再和别人谈论这一话题时,他就知道如何去说,并言之有物。这样设立的问题不仅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际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开放性问因其题能促使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思考、讨论、探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相应的对学生的语言基础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那么为了避免课堂沦为少数人的表演,教师在设立此类问题时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紧扣课文, 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储备, 能说的出来;
  2)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 并乐于去说;
  3)能够逼学生去主动思考,主动将所学知识与相关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4)大多数同学都能都参与这个活动,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巧问妙引、巧问妙答,课堂上教师如能根据以上几点设立适宜的开放性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比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Thompson, G. 1997.Training teachers to ask ques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准(试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Diane Larsen-Freeman.2005.《从语法到语法能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2005.《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推荐访问:性问题 培养 能力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