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的设计和构建】

  摘 要: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和构建中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并遵循“基础-专业-拓展”的人才培养路径,围绕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教学设计,构建了“三阶段”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以及“3+1”多元化实验训练体系,并坚持培养过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弹性,有效满足了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差异化;分类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同一专业架构内并行培养好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实施分类教学是解决该问题有效途径。分类教学是相对于整齐划一的传统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根据受教育者的目标需求、岗位取向、个体特性与差异、发展潜能等,分类制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分类实施教学[1]。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差异性和学生发展差异化的新要求,按照“按需设计,搭建平台,分类培养,分向发展”的新思路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重新进行教学设计,针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形成了具有行业院校特色的人才分类培养体系。
  一、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理念
  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牢固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这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本质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也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校在人才培养体系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首先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为核心理念。
  “以学生为本”,从教学管理的视角来看,就是要为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创造机会,要为所有学生的选择提供有效的专门指导,要为所有学生的公平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实施差异化的分类培养,就是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最好应答和诠释。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于我校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始终,其根本目的是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制订符合不同类型学生发展要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在“以学生为本”这个理念前提下,才可能实现人才的分类培养,即尊重学生的理念是统一的、明确的,满足学生的方法是差异的、分类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确保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不同的学生成长创造不同的机会,并努力为学生的不同选择提供教学设计和制度保障。
  二、满足分类培养需要,打造分类培养路径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我校明晰人才分类培养的基本路径,即“基础-专业-拓展”。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本着知识、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形成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大部分构成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模块,实现差异化分类培养。
  从具体的人才培养阶段来说,大学生一年级使用统一公共课教学平台,二、三年级进入学科大类与专业培养教学平台,三、四年级进入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教育教学平台。从大的培养方向的分类来说,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术研究类学习平台,立足于成为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大部分学生进入复合应用类学习平台,培养目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与行业发展骨干。
  围绕如何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学设计(见下表)。针对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与三级重点学科(校、省与国家)实力雄厚的优势,通过设计与开设系列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学科专题课等,强化实验、科研训练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并与科研院所成立教学科研联合体创新培养方式,使学生在科学思维与科研能力训练上获得更多的锻炼。针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则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特色,通过开放选修课、就业创业训练、实习实践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锻炼、跨学校跨专业选修与双学位培养等,拓展学生的成长空间;并与企业和技术推广单位成立联盟,使大部分学生在职业技能与社会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多方位的锻炼。
  三、尊重学生差异选择,设计多元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是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核心。为实现人才培养过程和知识体系的多元化,为差异化的分类培养打下基础,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将本科教育划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个阶段,并依据各阶段不同培养要求构建各有侧重的“三阶段”教学平台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平台重“拓宽”,专业教育平台重“夯实”,拓展教育平台重“选择”。
  1.通识教育——拓宽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
  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探究方式与能力的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以及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并明确自己以后几年的修读目标和主攻方向。通识教育课程除了包括全校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英语类、计算机类、军事类、体育类5类课程外,还包括选修课程和必读选读课程,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多元性。
  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旨在扩展学生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各主要知识领域的认识。根据课程特性,并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实际需要,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与体育和应用技术5类,丰富的选修课程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为了保障学生知识体系“通”而不“偏”,规定学生必须在每一类选修课程中至少选择一门。必读选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其课程内容突出了农业大学的教育特色,也强调了加强美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新时期高等院校对于文化传承功能的凸显。
  2.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开展研究学习
  专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修读过程中获得本专业学术研究或技术应用的初步知识与经验,并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专业教育课程由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4个部分组成。   学科基础课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原则设置,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训练。全校各专业按学科大类设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生物科学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食品工程类、机电工程类、数学及计算机科学类、文学法学类9组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学科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工具,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专业基础课按照专业学习需求设置,包含了学科导论以及拓宽专业基础概论课程等,引导和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对本学科专业的理解和把握。专业核心课设置体现专业发展要立足于学科,发展于特色,满足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实现学生一技之长的需要。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发挥实践教学的探究功能,拓宽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视野与创新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科学与创新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拓展教育——选择发展方向,满足差异需求
  拓展教育课程是为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其中设置本专业推荐选修课、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教育类课程或国内外联合培养如“2+2、3+1”的课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侧重本专业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前沿信息,部分专业课程强调前瞻性,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共享,学生通过选修该类课程,进一步巩固本专业知识。其他专业开设的专业教育类课程或国内外联合培养如“2+2、3+1”的课程是为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提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自行选修。
  四、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过程
  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构建与多元化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遵循“基础-专业-拓展”的培养路径,设计了相对独立的“3+1”多元化实验训练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3+1”的多元化实验训练体系中“3”是指依托第一课堂的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以及综合实验,“1”指主要以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创新训练实践[2]。(1)基础实验。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基本功训练,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验证实验为多,部分实验可采用网络技术与电子平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2)专业实验。通过专业课实验,重在训练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改进实验的能力,为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在该类实验中,可以将科研和专业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将科研工作的内容、手段和目的融入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综合实验。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与研究性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观察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拓宽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视野与创新思维的空间。对选择学术研究类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围绕研究型学习的综合实验;对选择复合应用类发展方向的学生,开设围绕专业与行业的问题性实验。(4)创新训练实践。主要是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与创新素养,锻炼自立、合作、创造性地学习和实验的能力。该类实践项目主要依托学校的各级、各类科研基地和教师科研实验室。可将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社会调查研究、学生专题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挑战杯”等社会竞赛性实践活动融入创新训练实践体系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
  五、促进学生自主提高,增强人才培养弹性
  为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中,始终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强培养的弹性,促进学生自主提高。具体实践中,可采取控制总学分、课程优化、分层教学、辅修专业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意向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因材施教。
  一是严格控制总学分,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机会自主选择课程,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个人兴趣及特长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优化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就业需要,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三是分层教学,鼓励同一门课程开出不同层次和难度的课程,以满足不同科类、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和选择。四是构建辅修专业课程体系,供跨学科专业大类的学生选修,学生选修课程学分数达到规定要求,即可申请相应的辅修专业证书,学生遵循“跨专业大类、自主选课学习”基本原则,即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自主选择辅修专业,完成学习。
  除了以上主要措施外,我校还结合转专业、奖励学分等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利用教学管理网络化技术,进一步延伸了人才培养的柔性和弹性。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加宽松自由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蒋晓玲. 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教育科学,2010(1):150-153.
  [2]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联合会. 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17-28.
  [资助项目: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重点课题“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农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SJG020)]
  [责任编辑:余大品]

推荐访问:差异化 构建 培养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