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北京亚运会和广州亚运会报道比较研究|人民日报电竞亚运会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从《人民日报》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比较分析入手,探析近20年前后我国亚运报道视角以奥林匹克观发生历史演变的路径。研究表明,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和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增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我国官方纸媒亚运报道经历了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呈现出的政治图景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的多元体育文化图景,从报道体裁的多样化到以体育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主,从以关注我国优势夺金项目到重视对冷门项目以及非奥项目的报道,反映出近20年前后我国媒介对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深刻变化。
  关键词:不同时代背景;《人民日报》;亚运报道;演变;成因
  中图分类号:G8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8—0017—05
  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是继1990年第11届北京亚运会后在我国举办的第二次亚洲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运动会,这一高规格的地区性赛事再次吸引了全世界媒体聚焦的目光,是一次对外宣传报道中国的良机。从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问,每当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我国官方纸媒精心策划,密切报道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为国争光的场面。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以及中亚各国加入亚洲奥林匹克大家庭,亚洲体育格局发生了一定的演变,《人民日报》的亚运报道视角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鉴于此,笔者认为,亚运会作为一件亚洲重要的传媒事件,虽然面对相同的新闻媒介但又是不同的时代背景,《人民日报》在报道亚运会时的传播图景有何变化?影响这些报道变化背后的原因又有哪些,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
  1 研究方法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官方第一大报,是我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该报的新闻报道及评论代表国家的声音,对大陆其他纸质媒介有引导作用。本文选取《人民日报》1990年和2010年在我国举行的两届亚运会期间的新闻报道作为比较分析的研究样本。由于亚运研究涉及到诸多学科,需要从多学科、多视角进行观察和研究。本文是在媒介框架理论的建构下,结合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与论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民日报》两届亚运报道数量对比从表1和表2显示,2010年“亚运特刊”较之1990年“亚运会专版”的报道总量鲜明减少。1990年亚运会期间,除一版外,还专门拿出三个版面作为“亚运会专版”。1990年时值我国第一次举办亚洲地区的综合性大赛,《人民日报》给予了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参与这一盛会的报道。该届亚运会,《人民日报》及时、准确地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和精神,紧紧围绕“团结、友谊、进步”和爱国主义的宗旨做文章。在亚运会期间,除第一版外专门开辟第三版刊登此主题的报道。第二版充分报道亚运赛事,但也没有偏离此宗旨和主题,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大报的特点,考虑问题比较周全。
  相比较而言,2010年报道数量较之1990年少许多,除开闭幕式当天版面较多外,其余每天的“亚运特刊”一般控制在两个版面。说明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后的20年间,经过如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东亚运动会、全运会以及各单项世界世界锦标赛等多次国内外的大型赛事报道后,《人民日报》更加注重对大型赛事的策划。从另一方而言,广州亚运会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难和1990年北京亚运会相提并论。对比来看,北京亚运会是举国办亚运,广州亚运会而是举省办亚运了。因此,亚运会的报道地位也没有1990年时那样至高无上。到广州亚运会时《人民日报》亚运报道的精品意识更加增强,策划更加周密,也更能在瞬息万变的体育比赛中找到最有时代价值的新闻题材。
  研究发现,1990年的“亚运会专版”以及2010年的“亚运特刊”都涉及:一般性新闻报道、图片新闻、赛事评论等栏目,但侧重点各异。1990年的“亚运会专版”开辟了“团长访谈录”,登载了亚洲3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团长的访谈录,受到了各代表团的肯定和欢迎,起到了促进友谊、加强沟通的作用。而“亚运会的启示”专栏恰到好处的把受众的视角引向更高层面,把正在举行的比赛和今后的工作联系起来。亚运赛事评论也没有就事论事,而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精神联系起来。该专栏理很好地承担了这项任务,共刊发个人署名文章14篇,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亚运会胜利举行、圆满成功落幕的深层原因和重要启示意义。这样的报道思路充分体现了《人民日报》作为我国官方大报的高屋建瓴和大局意识。2010年“亚运特刊”的亮点在于策划了“岭南漫步”专栏,精心打造和传播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岭南文化。
  2.2 《人民日报》两届亚运报道类型与主题对比
  2.2.1 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新闻报道标题中含有金牌字眼与非金牌字眼篇数的数量对比从表3得知,《人民日报》在构建两届亚运图景时都注意到了“淡化金牌”意识的报道思路,标题中含有金牌字眼的新闻篇数分别只占到了总报道篇数的5.5%和17.9%,究其背景各不相同。1990年时,我国体育界才从1988年“兵败汉城”的惨痛教训中得到深刻的警示,新闻媒体也深知如果在赛事报道时刻意强调金牌和奖牌,无形中会增加国人对我国运动健儿获胜的期望值,加大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人民日报》在亚运报道时做到注重淡化金牌和奖牌的意识,让更多国家的运动员在参与亚运会的同时,共同分享亚运的快乐。值得注意的是,9月27日第2版《赛场胜负寻常事,亚洲雄风动地来重要的不只是金牌——开赛四天印象记》就是一篇蕴含“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精神的文章。
  2010年“亚运会特刊”取消了在头版设置“金牌榜”栏目的做法,使近年来在体育新闻界被人们广泛推崇的“淡化金牌意识”的报道理念在版面的设置上得到了体现。虽然经统计的2010年“亚运特刊”新闻标题中含有金牌字眼篇数的报道比例达到了17.9%,在数据上多于1990年的5.5%,但是从文本反映报道内容更均衡的给予了外国运动员以及一些落后项目。如《把金牌看得淡些》、《金牌多了怎么办》、《从期盼金牌到享受快乐》、《以金牌论价不可取》等稿件都是典型的“淡化金牌意识”、渐显人文关怀的亚运报道。亚运会不再是我们为国争光、扬眉吐气、振奋民族精神的唯一途径,它俨然已成为奥运会前一次检验阶段训练成果的“中考”,成为亚洲地区内各国运动员切磋技艺、共同致力于本地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交流平台。《人民日报》亚运报道视角以及基调的变化,更可以看作是我国媒介对奥林匹克精神实质理解的一次历史变迁,这一更加理性看待比赛的观点彰显了改革开放后国人心态的成熟。   2.2.2 《人民日报》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新闻报道中有关中外运动员数量的篇数对比从表4分析得知,1990年“亚运会专版”中的“其他报道”数量最多,说明这届亚运会《人民日报》在亚运报道时,没有把聚焦点局限在赛会的竞技层面,而是借此窗口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蓬勃发展的新景象,体现了我国官方媒介的舆论导向功能。而在这届亚运报道中,《人民日报》刊登了30多篇国家领导人亲切会晤的新闻,使友谊、沟通、友好邻邦的国家形象在亚运传播时被充分塑造了起来。
  除此之外,“亚运会专版”始终聚焦海峡两岸运动员在赛场内外友好交流、亲如一家的温馨场景。本届亚运会引人注目之点之一就是这样的中华民族体育健儿的大聚会。对此,“亚运会专版”做了精心的策划,赛场内外给予台湾运动员特别的关注和报道。赛场外重点报道如纪政、杨传广两位台湾知名的退役体育明星与大陆运动员赛场外亲切交流的动人场景,打造出极富温情的人物专访。赛场内采写出如《两岸姐妹打擂台》、《相约等待了54年》等文章,让首次来大陆参赛的台湾运动员充分感受到大陆人民对他们的热情与关注。使赛事报道成为海峡两岸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履行好“亚运会专版”的政治使命。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格局里,媒体报道的内容方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的态势。体育国际化报道一方面是指体育报道内容的国际化,另一方面也是指报道角度的国际化。要求记者突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界限,去除附在体育之上的政治、民族等因素,以国际眼光报道体育,重点在于以国际领域为背景报道世界体育竞技水平的发展,所塑造的明星不是民族英雄而是体育明星,给受众传播的是对体育本质的认识。我国对体育国际化的报道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洗礼,呈现出越来越好的态势,不论对体育认识及体育新闻价值的把握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亚运报道具有新闻叙事功能,《人民日报》上呈现的故事主人公是不是中国运动员并不重要,因为每个运动员都有着或为精彩或为感人的故事。在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为了理想,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2010年“亚运特刊”较为注重均衡中外运动员的报道比例,如《(弱队)的幸福》、《卡塔尔收获首枚奖牌》、《看网球男双还是混双印度同行的甜蜜烦恼》等,用这些报道彰显出运动不分国界、民族和肤色,媒介用最真实的故事感染读者,使受众充分体味到“以人为本”的亚运传播理念。
  2.2.3 《人民日报》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新闻报道中有关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的数量对比表5数据使我们一目了然2010年“亚运特刊”较之1990年“亚运会专版”对非奥项目的报道力度明显增加,打造出一幅具有浓郁亚洲地域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亚运图景。特别是11月21日第5版“羊城杂谈”中登出了《办两个亚运会如何》一篇报道,探讨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极具亚洲地域特色的体育文化,建议考虑单独举办具有亚洲地域特色的非奥项目运动会,从而引发受众深刻的思考。
  2.3 《人民日报》两届亚运报道体裁对比 从表6数据显示,1990年“亚运会专版”各类报道的体裁均有涉及,而2010年的“亚运特刊”则偏重深度报道和评论类的报道,传播视角一方面是对亚洲多元文化的深度解读,另一方面又不失时机的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岭南文化等具有地域风土人情的报道,如《从北京到广州20年,亚运见证中国成长》、《从期待金牌到享受快乐》等相关等具有清新时代气息和岭南文化韵味的精品,使“大体育”的亚运报道理念充分实现。
  2.4 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新闻报道图片数量对比
  1990年“亚运会专版”新闻图片报道的显著特点是关注大陆与港澳台运动员比赛间彰显兄弟姐妹情谊的图片(在整个赛会期间围绕这个主题的图片新闻共有11篇),目的是期望通过体育比赛增进大陆与港澳台运动员的了怨与沟通,以此尽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例如9月28日第3版图片新闻:“亚运会女子手球比赛时,中国队三号不慎摔倒,香港队三号立即上前搀扶”就是一幅典型的蕴含此主题的图片新闻。
  在步入媒介“读图时代”后,2010年的“亚运特刊”较之1990年的“亚运会专版”更加注重对外国运动员的新闻图片的报道,报道篇数有了明显的增多。较为典型的一组图文是:11月21日第6版“女子藤球决赛前泰国铁杆球迷”的大图片,标题是“为亚洲加油”,这幅图片新闻完美的诠释了2010年“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主题。
  2.5 1990年“亚运会专版”与2010年“亚运特刊”新闻报道来源对比 表8显现出1990年“亚运会专版”比较注重外媒对北京亚运会的报道,消息来源广泛,有来自全球知名报业的日本《读卖新闻》、《欧洲时报》,还有诸如美联社、法新社等世界知名通讯社。除那些怀有敌意的外,港澳台及国外一些传播媒介所作的报道总体上看是较为客观的。充分报道这些反应,有助于从一个侧面扩大亚运会的国际影响力,引导国内读者用一种更加开阔的眼光来认识亚运会,认识北京,认识祖国。
  3 结论
  两届亚运报道,让我们纵览时空地从1990年的北京跨越到2010年的广州,《人民日报》亚运报道呈现出的亚运图景透射着中国媒体对奥林匹克认识的演变,也可以看做中国和世界关系的一个缩影,中国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蒸蒸日上以及国人心态的日趋成熟。
  3.1 时代背景的变迁致使两届亚运报道理念迥异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值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意义深远。其目的既要有力地促进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又要积累举办国际大赛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搭建我国和亚洲邻邦共同交流,共同促进的平台。“团结,友谊,进步”额亚运口号的深得人心。“亚运会专版”自始至终较好地贯彻了这个报道理念。亚运报道还重点关注赛场内外祖国大陆运动员与港澳台运动员亲如一家的交流场景,亚运报道的民族主义情结能促进团结,加强凝聚力,勾勒了一幅政治意味浓厚的亚运图景。
  2010年广州亚运会提出“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赛会口号。《人民日报》精心策划的“亚运特刊”也将传播岭南文化、共享中华多元文化作为其报道宗旨。中国国力如今日渐强盛,国际地位日渐强大,体育报道的目的方式方法都有了改变。通过体育报道要让全世界看到一个大国的形象,体育报道成为表现中国大气、宽容、和谐、自信、宽广气概的手法之一。当今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常用体育来依托体育成就来塑造国家形象的现象。从“亚运会特刊”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一个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这些报道也消除了近些年国际上一些敌对势力谣传的“中国威胁论”的不利国际影响。
  3.2 亚洲体坛格局的演变使亚运报道传播视角发生显著变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奥运军团刚刚遭遇“兵败汉城”的阵痛,因此,1990年“亚运会专版”的新闻标题中虽然含有金牌字眼词汇的新闻不是很多,但是我们还是能清晰的从赛场竞技类的报道中体会到一股扬我国威、力争上游为国争光的民族荣誉感,也依稀可以感受到“金牌至上”的观念隐现报道中。1990年亚运会也是为我国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一次极佳的练兵机会,报道中出现了不少征战对奥运赛场的憧憬的报道。
  而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我国不仅成就了在近几届亚运金牌大战中遥遥领先的壮举,更是实现了2008年奥运会登上金牌榜首的夙愿,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自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体育界也开始探索如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后奥运发展战略。从亚运特刊中我们看到了传播视角更多的给予对失利者充分的理解和包容,给予非金牌得主的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媒介关注奥林匹克运动时从人文的视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群众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更加凸显,在这些方面我们看到了体育媒介义不容辞的舆论导向作用。从“亚运特刊”对冷门项目和非奥项目以及外国运动员的报道比例的增加,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更具大国风范的体育传播图景,感到了一个关注亚洲体育发展、关注地域特色体育文化弘扬报道的新理念,从而彰显出一个崛起中的东方大国对待国际事件更加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也映射出我国官方媒介在看待体育这一具有国际交流功能的传播媒介时更加成熟理性的强国心态。

推荐访问:亚运会 人民日报 广州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