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触摸,呵护,尊重] 呵护 尊重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孩子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老师”。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当对幼儿倾注满腔的爱,理解、触摸、呵护、尊重。因为爱是开启幼儿心灵的金钥匙,他们的心灵是无暇稚嫩的,年龄小,会容易受情感的左右,也最容易接受自己所爱的人的教育,教师的爱能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儿童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所以在幼教工作中需要我们理解幼儿,用心触摸幼儿的心灵,用心呵护,真诚关爱、真情给予。
  一、理解是教育的前提
  1、读懂孩子的语言
  教师要通过观察、交谈、倾听、向家长了解等方法,了解孩子的优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各方面发展水平、不同的需求等,从而进行分析,找出不同的教育方法,适应不同的孩子。对于自卑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对他应当多鼓励、表扬,有意交给他一些较易做的事使他成功,从而获得自信。在做事的过程中,帮助他克服畏难的情绪,让他尝试成功的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强的自信;对于聪明、但易骄傲的孩子,平时表扬标准要订得高些、严些,使他经常感到自己的能力还有不足,必要时让他失败,使他意识到骄傲的危害;对于执拗的孩子,教师要灵活对待,先不要一味地坚持要求,要使他的情绪得到平衡,然后再引导教育;对于负面行为比较多、与人有抵触情绪的幼儿要多发现优点,幼儿予以表扬,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的行为;对于易于兴奋控制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他一个较强的其他刺激,使他很快抑制住刚才的兴奋点。总之,教师要学会观察和了解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接纳孩子的错误
  事事好奇和富于幻想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犯错误在所难免,孩子一旦因为平时学习生活中的“黑点”而受到粗暴的对待,心灵上的创伤会很难愈合,甚至会刻骨铭心的相伴终生。所以我们必须接纳孩子的错误,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用心触摸、呵护幼儿的心灵
  1、抚摸和拥抱
  孩子年龄小,需要得到成人的抚摸和拥抱,以此获得温暖,产生保护感和幸福感,并能增加生长激素的分泌。比如,早晨来园时老师热情地拥抱每一个孩子,有利于减少师生间的距离感。中午起床时,不论头发长短,男孩还是女孩,都要给每个孩子梳梳头,给孩子亲近老师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另外在游戏中要创造与幼儿亲密接触的机会,例如:幼儿教师经常与幼儿玩开火车的游戏,游戏时可创设情景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在开车前,请幼儿一个一个搭好长长的火车,老师数数共有多少节车厢(师一个一个抚摸幼儿的头);出发前检查修理车厢(轻拍每一个孩子的肩膀);擦玻璃(从上到下为每一个幼儿摸背);
  2、游戏生情、事半功倍
  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良师和益友,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幼儿教育事半功倍。
  爱玩、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将教育蕴含在游戏之中,满足他们和他们一起玩,让他爱和老师玩,首先,我们要有颗永不衰老的童心,把教育融入玩中间,与小班幼儿玩时,老师多扮妈妈的角色会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满足。与中班幼儿玩时,孩子因求知欲强,老师应引导他们自己探索;与大班幼儿玩时,老师应让幼儿玩一些智力高一些的游戏如:走迷宫,下跳棋等,老师和孩子展开竞赛的形式进行。
  三、尊重幼儿,走进童心世界
  1、让孩子倾诉,敞开心灵之门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我们自己说,只要静静地听孩子把话讲完,有时胜过千言万语。教师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和尊重,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他们希望有一位能倾听心事的老师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悲伤。老师要能坐下来听孩子的倾诉,平等地与孩子对话,走进孩子的心灵,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情像蓝天一样明朗、健康、纯净。
  2、对幼儿一视同仁
  教师要爱所有的学生,不但要爱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更要爱特殊生、顽皮捣蛋生、一般生。特别是对毛病较多的学生,更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热忱地关怀、帮助他们,控掘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良好品质,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带的班中,经常有一些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孩子,对于他们,我会在活动中给他一个眼神,或是走到他跟前,轻轻的摸摸他的头,提醒他该认真听讲,而不是当着集体的面去批评他,搓伤孩子的自尊心。
  3、“蹲下来看孩子,给孩子机会和时间!”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是幼儿教育专家对老师和家长的告诫。虽然蹲下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动作,却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必须和孩子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平视孩子,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不仅要在身体动作上去接近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去关爱、了解孩子,这样才会真正地走进那片童心世界。
  4、留足面子
  孩子最害怕的是失去尊严。对待孩子,没有比保护他的自尊更重要的事了。
  如果我们在教育时忽视他们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他们批评指责,甚至打骂,不注意给孩子留点“面子”,常在孩子同伴面前数落他们的不是,责骂惩罚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紧张、敌对和憎恨情绪,促使孩子养成自卑、报复的不健康心理,甚至引发悲剧。因此,教师不应单纯地把儿童看成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而任意批评指责,而应尊重他们,多采用肯定、鼓励、表扬的方式,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健康发展。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就应该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耐心去培育,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如果孩子有了缺点,要耐心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成才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完善自我。
  总之,孩子的心灵是无暇、稚嫩的,让我们对幼儿倾注满腔的爱,理解、触摸、呵护、尊重他们,用真心关爱;用热情孕育;用自信放飞;用快乐培育;用美好创设;用行动赢得!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儿童的至爱。

推荐访问:触摸 呵护 尊重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