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总结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糖尿病治疗是漫长的过程,除长期或必要时住院治疗,日常的自我管理也是重要环节,这使得如何增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成为重要的护理课题。2009~2010年收治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试验组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糖尿病患者112例,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的诊断标准1,无严重并发症,日常生活可自理的且无精神障碍,意识清醒,无聋哑,有正常的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分组,试验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2±9.2岁,平均病程4.4±2.9年;对照组56例,男33例,女23例,平均年龄47.3±8.6岁,平均病程4.2±2.8年。两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方法:①心理指导: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片面,心理负担过重,情绪波动大,护理干预做好糖尿病基本知识讲解,编印一些通俗易懂便于自学的小册子,关心患者的需要,每天询问患者主观感觉、饮食、睡眠情况,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增加战胜疾病信心。通过密切接触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由此产生动力,可提高患者的依从程度2,使之以乐观积极态度配合治疗。②饮食干预: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最基本治疗措施,也是护理干预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药物还是运动疗法都必须在饮食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首先要控制全日总热量的摄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身高计算出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再根据理想体重计算每天需要总热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饮食计划,选择低脂、低热量、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禁食动物内脏、鱼卵等,严格控制甜食,3餐分配合理。可根据饮食习惯病情和医嘱制定食谱,严格定时进食,将每天3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保持大便通畅,每周定期测量体重并记录。③用药指导:遵医嘱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口服药要掌握服药时间,饭前服或饭后服,服药剂量、注意事项。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教会患者注射方法、时间、剂量、部位及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技术应用。护士为患者汇制用药记录表,要求每位患者认真记录用药的详细情况,注意用药后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随身携带食物和糖尿病身份卡。④运动干预:适度有效运动,可增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全身代谢,有利于血糖控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包括:具体运动项目、运动频率、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时间宜在饭后30~90分钟开始3。⑤自我管理、自我监测指导: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的技能,把最直接、最有效的防控血糖的各种实用本领教给患者。严密地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意义、方法和结果判断,血糖仪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症状、预防低血糖应急处理。自我血糖监测的客观结果,促使患者采取遵医行为,可有效提高其用药依从性4,较简易方法尿糖测定,利用尿糖试纸对尿液进行检查,间接了解血糖情况,有血糖仪的患者,应教会患者本人及家属正确使用,注意事项及监测时间、频率,并详细记录。
  评价方法:评估两组用药依从性,主动监测血糖,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实施情况。
  统计学处理:两组自我管理项目比较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观察数据,见表1。
  讨论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疾病,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致残率较高5。本观察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不断强化教育,患者对糖尿病有了充分了解,护理干预亦可提高患者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指患者的服药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是评价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服药依从性除了与药物的剂量、时间长短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外,还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是否正确认识有关。选择健康生活方式,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本观察显示通过护理干预,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控制吸烟、限制饮酒过量、改变饮食无节制、食物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增加了患者的自律性,提高自我管理水平,能够改善患者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及治疗疾病的积极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同时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6。

推荐访问:干预 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