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 [2012年1~6月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    卫生部于2007年5月1日正式实行《处方管理办法》1,并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3月3日颁布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对处方审核及点评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处方点评是药事管理的一把利器,一方面可以促进用药规范性,防范潜在的用药失误,优化药品品种结构,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有利于推行循证医学思维,增强医生和药师合理用药和用药教育3。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6月我院处方,每个月上旬、中旬、下旬各抽取1天的门诊处方,再从中每天随机抽取约33张,合计每个月抽取约100张处方,总共抽取门诊处方603张,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处方管理办法》对2012年1~6月处方按所用药品数量、每张处方金额、使用药品的剂型、含有抗菌药物的处方、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合格处方等统计分析点评。
  结果
  总体情况:点评我院2012年1~6月门诊处方603张,合理处方531张(88%),见表1。
  每个月不合理处方情况:点评到2012年1~2012年6月门诊不合理处方总计72张,平均每个月12张,占全部处方的12%,见表2。
  不合理处方中药师未双签名处方6张,用法用量不合理处方8张,重复使用同类药品处方4张,滥用抗菌药物处方5张,药品配伍不当处方4张,医师签名不规范处方3张,无正当理由使用昂贵药品处方3张,临床诊断不清处方3张,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3张,使用药品商品名处方33张,合计不合理处方72张。见表3。
  讨论
  不合理用药典型病例:例1:患者,男,38岁,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开具药品: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头孢哌酮舒巴坦6g,用法用量Sig:6g,1次/日静滴。点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B内酰胺类及克林霉素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1次/日的用法不妥,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此类抗菌药物无抗菌后效应(PAE),其抗菌原则是将时间间隔缩短,而不必将每次剂量增大,一般3~4个半衰期投药1次,1次/日用量根本无法达到抗菌要求,反而容易引起耐药菌生长。例2:患者,女,25岁,诊断:急性大叶性肺炎,开具药品: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头孢匹胺针3g+氨溴索针30mg,用法用量Sig:1次/日静滴。点评:氨溴索针与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有配伍禁忌,配伍在一起会生成沉淀,影响疗效,因此宜单独使用。例3:患者,男,6岁,诊断:急性咽炎,开具药品:①5%葡萄糖注射液100ml+萘夫西林钠针1g,1次/日静滴。②5%葡萄糖注射液100ml+苯唑西林钠针1g,1次/日静滴。点评:萘夫西林钠与苯唑西林钠都属于半合成耐酶青霉素,抗菌谱基本一样,属于重复用药。
  从表1看出我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7与WH0制定的标准相符合(平均用药品种数1.6~2.8种)4,抗菌药物处方在我院所占的比例53%,高于WH0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平均抗菌药物使用率(20.0%~26.8%),与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20%的使用率的要求也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从表3可见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药师未双签名,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使用同类药品,滥用抗菌药物,药品配伍不当,医师签名不规范,无正当理由使用昂贵药品,临床诊断不清,越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药品商品名等。出现上述问题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①一些医生对药物的基础知识不甚了解,仅关心药物临床用途及药效学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对药物的药理学及药动学特性缺乏了解。尤其是对复方制剂不熟悉;②药房调剂窗口的调剂员业务素质不够,不能够很好地审方;③利益的驱使让不合理用药泛滥。总之,处方点评制度相对于临床药师直接参与制订用药方案来说,虽然属于回顾性监督,但经过统计分析、合理反馈,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医生和药师的用药水平,从而保障用药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所以,应该不断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推荐访问:处方 我院 门诊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