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成氏”从何而来] 千氏从何而来

  小时候启蒙,父亲教我练写“成”字,一遍又一遍,我才知道自己姓“成”。“成”字笔划也不多,上学后班级和学校里见不到和我同姓“成”的同学,因此我以“成”姓稀少而自豪。常常听到家父在别人面前会谦恭地介绍自己“鄙姓成,戊丁成”以区别“耳东陈”和“禾旁程”,不过也有人戏笑的俗称“翘脚成”,更有甚者开玩笑称“翘脚放屁成”,惹人讥笑而已。
  以前我总以为“成”姓在百家姓中属人口不多的姓氏,感到“成”姓名人也不多,这是我一孔之见。现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人口流动也很多,我才发现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经常有尊姓“成”的人频频出现。现实接触中也偶尔有尊姓“成”的本家。
  据我所知,我们南通地区有不少的“成”姓人家的乡镇,如启东吕四、海门包场、余东、通州兴仁、南通市观音山镇、狼山镇、钟秀乡等都是尊姓“成”较为密集的区域。那么,南通的“成”姓这一家族究竟从何而来的呢?是如何繁衍至今的呢?可能好多“成”姓本家也未必知道。
  前不久是家父成伯陶先生逝世30周年,我再次翻阅拜读他老人家撰写的家史、自传和一些日记诗词等,并编辑成册。其中对“成”姓、成氏家族世系及其由来有个说法。家父记述:“一世阡七公避元乱,由江西乘窑货船沿江东下。至海门遇大风,几覆,单身涉水登陆为雇工,娶妻生子,繁衍为海门成氏。其弟阡八同船,先就狼山脚上岸,后为通州成氏。”
  根据这一记载说明,南通地区的成姓这一家族的老祖宗是元朝末年战乱时来自江西的阡七公、阡八公兄弟俩人,他们大约是做瓷器生意的人。
  家父撰文说:“传阡七公船遇大风几颠覆时,忽见江中有披发水神,挥剑起舞,风顿息。其后代奉为家神,世世祀之。”我记得解放前家中每到春节要挂一画轴,画有水神,形象类似钟馗,右手舞剑,脚踩蛇和龟,在水浪中腾云驾雾似的。家中要烧香供奉,还挂“上阁堂”的灯笼(成氏家族的堂号为“上阁堂”)。
  家父撰文还称“阡七公后人,东自吕四,西到兴仁,凡成姓盖同族。十世十一世间,海门塌入江,居民北迁兴仁,称兴仁为“新地”。迄今沿称不改。道光初,海门复涨,崇明岛人向北岸移居,其语言风俗习惯与通人不同。自崇明人居住海门,吾成氏即不属海门籍,另称静海乡,附住通州”。这说明了在清道光初年海门复涨又成陆,崇明人北上移居,而成氏所居兴仁等处已不属海门,另称静海乡,属通州管辖。
  家父还记述了历代世系谱中我们这一家族是十二世祖率先由新地即兴仁迁居城东钟秀乡新桥村的。家父记载了从十四世祖以来先辈及其配偶概况:十四世祖鹤汀公,配氏沈;十五世祖会堂公,配氏任;十六世祖步张公,配氏徐,继配高、刘、蒋;十七世曾祖璞斋公,配氏袁;十八世祖父飞卿公,配氏汤,继配潘;十九世父耀庭公,配氏黄。而家父成伯陶属于二十世,现今我们这一辈兄弟姐妹七人属族系二十一世。家父还列出了成氏家族世系图表(不赘述)。
  家父文中记述:我们族系中有几位先辈曾迁去或过续远族去吕四,其中有十四世祖鹤汀公的堂叔和鹤汀公次子长茂,十六世祖步张公的三子子卿,十八世祖飞卿公的次子锡三(锡三为家父的叔叔,是我辈的叔祖父)。此外,家父记述有关历代祖坟分布和家族承嗣的情况,在此不赘述了。
  家父的晚年退休生活是在文革那个特殊时代度过的。他抱着对成氏祖辈的眷恋和崇敬,以及对成氏后人负责的态度,在古稀之年感到心力疲惫、来日不多的情况下,冒着一定的风险,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毅力,争取时间撰写“成氏家族世系概况和先代事略”、“自传”及诗词文稿等。
  当时在极左思潮影响情况下,我们兄弟姐妹并不赞同他写这些东西,因此他存有顾虑,心有余悸,有些人和事,他采取回避不提,简要叙述或一带而过不作细说。现在看来虽然感到有些惋惜遗憾,但总的来说,家父用心良苦地撰文所写家世家史等是留给我们及后人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教育我们不要忘记老祖宗,不要忘记了亲情血脉,不要忘记了过去,不要忘记历史,要正视和尊重历史。正如他在自传中坦言“亦本着‘知或不尽’之意,俾后人知在旧社会中城市贫穷知识分子,无瓦可覆,无垅所埴,孤特自恃,一瓣耕舌,一支秃笔,艰苦奋勉,挣扎于万恶环境之中,上侍老母,下抚儿女……幸能短掉轻舟,穿过万重山,迎来新社会,坐受劳保,颐养天年,怎不深感共产党毛主席恩德耶!”
  现今我们一辈兄弟姐妹七人,最大91岁,最小74岁,育有子女18人,孙辈20人,重孙辈2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生活都大大改善,过上了和祖辈显然不同的小康生活,现在不再供奉家神,不挂“上阁堂”堂号灯笼,也不提“承嗣”等旧俗了。
  我们已把家父所写的文稿汇编成册,让所有的家族成员包括姑舅表亲每人一册,以示永久的纪念和珍藏。

推荐访问:南通 而来 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