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绘就教师教育改革新蓝图谱写教师队伍建设新篇章]

  2012年9月7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作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可以概括为三个“第一”,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全国教师工作会议;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下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教师管理制度和体制进行重大调整。笔者就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推进河南教师教育工作,谈三点体会。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教师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教师教育事业呈现出好的趋势和态势。而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重大挑战。从教育外部环境来看,区域之间的激烈竞争及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三化协调”的持续推进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布局加快等都对我省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发展教师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软实力,日益成为各个地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首选战略。要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目标,必然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拔尖创新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教育内部环境来看,我省教育的改革发展对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我省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满足基础教育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师资要求,是师范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师范院校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教师是这一举措实施的重要保障。我省中小学教师供求关系正在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失衡,教师教育也面临着从满足数量需求向质量提高的重大转变。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我省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在理念、制度、政策和实施等层面上,都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真正落实,淡化、弱化现象时有发生。各地、各单位教师教育工作情况很不平衡,部分地方和单位对教师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政策措施贯彻不积极,落实不到位。二是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尚未形成,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脱节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分散,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课程结构有待优化,优质课程资源匮乏,师范生见习、实习流于形式,效果较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任务仍然艰巨。三是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尚待理顺。个别地方和单位对教师教育投入不够;教师教育管理还存在重复培训、资源浪费等现象;教师教育管理者的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是教师教育项目有待完善,存在着“国培”学员选送不及时,顶岗实习安排不到位,培训实施不规范,后勤服务能力弱,“特岗”和免费师范生的住房、保险等相关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五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相对滞后。思想观念认知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重视不够;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相对脱节;师范院校旗帜不鲜明,师范性弱化,毕业生服务基础教育能力薄弱等。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教师教育,创新教师教育,在改革中加强、完善和发展教师教育,在创新中整合和提升教师教育。
  二、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好各项教师教育工作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目前,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已进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历史新阶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和紧迫任务。对此要把握以下四点:
  突出一个优先。即坚持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也要确立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要从时代、全局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师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对教师教育工作优先考虑,优先安排,优先保障。
  实现两个引领。首先是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引领,全面提升职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着力实现师范院校的“三化协调、两性统一”(开放化、综合化、专业化协调,师范性与学术性统一),使师范教育专业学生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其次是以“国培”计划实施为引领,加大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力度。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通过政策调控与资金引导,建立完善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的五级联动机制,努力构建以全员培训为标志、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教师教育终身学习体系。
  把握三个关键。首先是以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为中心,形成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与基础教育实践的一体化。统筹设计教师教育,合作开展教师教育,分步实施教师教育。其次是以实施重点培训项目为抓手,做细、做实、做出成效,必须善于把思路、规划转化为具体项目,以项目为抓手,以项目为引导,建立工作台账,落实责任主体、项目内容、项目目标和时间节点。最后是以教师教育体制机制与模式创新为动力。要形成在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下,以师范院校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幼儿园、科研院所与师范院校之间教师教育资源的有效聚集,在校内校外两方面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构建开放、高效、集聚的教师教育体系,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高教师培养效益。
  坚持四项原则。首先要把师德建设牢牢地放在首位。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要不断创新,常抓不懈,使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其次要把握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教师教育必须面向基础教育、适应基础教育和服务基础教育,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沟通和紧密融合,以教师教育发展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再次要树立教师为本的理念。要把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充分考虑广大教师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以人为本,以师为本,务求实效。最后要形成教师专业化的导向。只有加快教师专业化建设步伐,才能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保证长远发展。我们要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学科教育水平和教师教育水平。   三、务实求效,开拓创新,切实保障教师教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加强教师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努力过程。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突出主题,加快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机制,强化发展保障,争取多方配合,奋力开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相关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教师教育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建立教师工作协调机制,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要坚持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教育经费预算和投入时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投入,进一步增强教师教育经费保障能力。首先要筹好教师教育经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因此要建立稳定的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争取财政部门支持,通过4%经费投入目标的实现,逐步建立健全稳定的教师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列支教师培训经费,使教师培训经费达到预算内教师工资总额的2.5%,教育费附加的10%,中小学公用经费的5%。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教师培养经费的投入,逐步提高师范教育生均拨款标准。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加大对教师教育工作的投入,统筹规划。省辖市财政供给的教师教育院校,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教师教育的支持力度。其次要用好教师教育经费。要科学配置教师教育经费,把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最关键的环节,多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多向薄弱学校倾斜,多向急缺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倾斜。最后要管好教师教育经费。完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使教师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益。要严格执行项目资金预决算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过程审计和绩效考评,严防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截留教师教育经费行为和浪费腐败行为发生。
  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支撑教师教育事业。教师教育队伍建设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理顺教师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备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首先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配齐配强教师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教师教育工作者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队伍素质,调动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教师教育工作者,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千方百计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举办有教师教育专业的高等学校尤其要加强从事教育类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督察,进一步保障教师教育工作落实。首先,各地各校要进一步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机制,确保教师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其次,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研究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教师队伍建设基本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和公示奖励。再次,省教育厅将开展教师教育专项评估。督导、检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落实情况,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师范教育类专业评估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把师范生培养纳入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统计和公布的制度,把师范生培养质量作为衡量教师教育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最后,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培训过程的质量监控。省教育厅将定期对项目实施的绩效和地方教师培训的整体情况进行单项和综合性的评估考核。
  (责编莫荻)

推荐访问:教师 新篇章 教育改革 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