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 语感教学

  摘 要: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觉、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感;思想感情;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17-02
  一、语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语感和语言能力的关系。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系统,语感是它的核心。语感作为一种语言能力是和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有很大不同的,它更能体现一个人的语言综合素质。人们进行读、写、听、说等活动既不会,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地依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有关的句法规则,而主要依靠语感。语感实际上是读、写、听、说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
  2.语感与语文基础的关系。语感虽以直觉的语言知识为其前提和基础,但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语感的素质,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吕叔湘在《学习语法和培养语感》一文中说:“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让他记住某些事实是次要的。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进步。”明确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必须首先主要服务于语感的培养,而不能把它当作终极目的,不应不切实际地幻想它能超越语感,直接转化为语言能力。为此,语文基础知识要通过大量有关的言语对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附着于他们的心理结构。
  3.语感和思想感情的关系。语感和思想感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积极的活动。它具有强烈的选择性,总是对那些同主体的心灵世界直接相关的言语对象特别敏感,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倾向、结构等对它作出自己的理解。语感和思想情感的关系是双向的,语感对言语对象的选择和感知,实际上就是活跃于言语对象中的思想感情的感应,从而发现新的言语对象,或在新的广度、深度上把握言语对象。语文教学完全可以运用真善美的言语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阅读教学中语感的训练
  (一)在朗读中训练语感。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读出气势,韵味和技巧,直到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抓住语感的特征,有目的、有层次地通过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从这几方面入手:
  1.听录音。收听的录音,都是播音专家朗读录制的,属于高品位的朗诵艺术,听他们的朗诵,可使学生陶冶情操,领悟文章的内在意蕴吗,并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品味,可以培养语感,特别是在学习诗歌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让他们有意识地去理解每句话怎么读。例:《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让学生听录音,知道这两句中哪里读得轻些,哪里,读得重些,知道怎样去把握语调、气势,从而理解这两句话的内涵。
  2.教师的示范朗读。教师精彩的泛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也会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范读是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教师的示范读,除了声音的传递外,他的表情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教师声情并茂的泛读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当学生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学生的思想情感就会融入到朗读之中,他对作品的理解就会更深刻。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翠鸟》这课时,特别注重课文的朗读,在读到“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落在苇杆上”时,让学生做示范,可见示范是培养学生语感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语文教师要把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下苦功争取过关。
  3.学生朗读。学生首先要对朗读感兴趣,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真正读进去,才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培养语感,使其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因此教师就要抓住那些情感浓郁,含蓄深沉的妙词佳句,引导学生潜心体会,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如《赠汪伦》中的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把对朋友的友情与桃花潭水相比,虽然潭水很深,但也不及朋友对他的情意深长。学生只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句中的“深、及、情”字,反复朗读,就会体会到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觉,把自己的情感也融在其中,自然也就学好了这首诗。
  (二)在想象中训练语感。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过“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的共鸣。有的课文,有鲜明的意境,采用挂图、投影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入境,把图文联系起来,边读边想象文中所造之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长安街上的男女老少等灵车、望灵车以及送灵车的场面,想象长安街上人们的表情,想象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感情朗读,从而在读中体味、领悟人民对总理的怀念。由此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目的。
  根据课文的类型不同,可以从绘出方位,涂上色彩,想象连续动作来分解这三方面训练。(1)绘出方位。如《北京》这篇文章是按方位顺序为我们介绍天安门广场,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在脑中绘出天安门广场的方位图,在书中找一找表示方位的词。学生读时眼前会出现一幅广场的立体图,从而进入读的情景。(2)涂上色彩。如《翠鸟》这篇课文的第一段描写的翠鸟的外形,让学生在脑海中给翠鸟绘出颜色,与文章意境结合起来,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部位,头、背腹部、爪子进行想象,当学生想好后,还可以画出来,这就更加形象了。(3)想象连续动作的学习。有些作品中,为了详细描写某个人,会把他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下来,如《长城》中的“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句话里有“站、踏、扶、想”几个连续动词,学生可以想象到作者站在长城上是多么自豪,深切体会到长城是凝结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修筑起来的。有了如此多的感受,作者对文章整个脉络将更加清晰。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语感。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阅读教学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第一场雪》一课中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两句优美的文字,运用了“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贴切了描绘了“银条儿、雪球儿”的状态,生动传神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情景。教学时,可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在冬天里看到的雪景来理解。除了在下雪中能用这几个词,在什么情况下也能用这几个词。例如:妈妈提着沉甸甸的苹果:棉花经太阳一晒蓬松松的;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等等。又如我们教《崇米》一文引导学生理解“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就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占卜他们的命运”这一句,这里的“占卜”一词原来是指迷信中推断祸福的一种方法,求神拜佛的人在占卜时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命运不是由自己掌握的,而是在那一根根竹签上。如果学生曾看过善男信女打卦占卜那么他们联系这一实际,就能很敏锐很准确地知道:旧中国农民在丰收之后,决定他们命运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米行里的老板。从而真正理解“占卜”这个词,在教学中理解课文要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类似的感情体验,真切地理解并领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诱发敏锐的语感。
  (四)注重词句分析,掌握语感。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在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语培养学生的语感。低年级的学生的知觉在许多场合下,是直接与动作和活动相联系的。因此,低年级的词语教学要注意利用实物、标本、模型等直观教学。如在教学看图学词学句的《浪花》一课时,出现了“贝壳”一词,对于不生活在海滨的孩子来说,不可能见过贝壳或根本就没见过,因此老师为了让孩子细细地去看,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贝壳的外面有条纹,很硬,对高年级来说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如《猫》这课中,作者描写小猫调皮可爱时的情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梅花,如改成: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下踩下几个脚印。再指导学生反复读,并想象小猫的动作,让孩子在吟诵中理解“小梅花”与“脚印”的区别,有意识的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去接受一些新鲜的词语,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会积累词语,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推荐访问:语感 浅谈 教学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