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对大学生形象报道的立场分析:媒介立场

  一、研究动机  自1999年高校大幅度扩招以来,大学生技能欠缺、素质低下等负面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不少研究者把此归因于媒介对于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即通过夸大、歪曲、断章取义等手段将对方丑化。本文通过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于大学生报道的梳理,论证了媒介并未“妖魔化”大学生媒介形象,并试图对媒介更加恰当地呈现大学生形象提出合理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本文总体采取内容分析法,其研究目标为现状分析。
  2、具体操作
  (1)研究总体
  本研究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总体分析,其界定的“大学生”概念指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各类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包括高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时也包括刚刚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其研究总体为新浪网搜索引擎新闻频道中以“大学生”为关键词所得的1261条新闻样本。
  (2)资料来源与选取
  本文资料均来源于新浪网的新闻搜索引擎。之所以选择网络搜索是为了避免单独选择某种报刊或媒体带来的片面和局限。而新浪网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来源广泛、种类繁多且权威性、可信度较高,且出处详细,便于分析与考证。
  (3)时间段选取
  本文研究时间段为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1月1日。
  (4)分析单元选取
  由于时间跨度比较长,所以本文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具体操作为:首先确定将研究总体即新闻资料以日期作为抽样单位,再确定抽样框大小为1801天。选择以2008年1月1开始,每月抽取一天,共抽取58天,再以“大学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获得有效样本1261个。
  (5)类目建构
  A、报道主题:(1)学习(2)生活(3)情感(4)就业(5)其他
  B、报道倾向:分为(1)正面报道(2)负面报道(3)中性报道。为使倾向划分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将正面报道细化为创造求新、乐于助人、要求进步、自强不息、热衷公益 、成绩突出、正义勇敢七个方面,将能力不足、愚昧易骗、道德欠缺、不务正业 、行为失范、自我认识欠缺、心理脆弱归类于负面报道,其他为中性报道。
  三、研究结果与发现
  1、报道立场方面,据统计,大学生在媒介中呈现的正面形象为31%,负面形象为29%。根据样本数据的差异性分析,5%以内的差距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正面报道集中宣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如上所提:创造求新、乐于助人、要求进步、自强不息等。而中性报道比例为40%,大大超出负面或正面报道。中性报道集中于有关大学生的政策问题,或集中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或学术讨论的常规性描述性报道,没有特别立场,显示的是媒体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不存在媒介对大学生形象的主观评价。
  2、报道主题统计,各年度对不同议题报道的数量表现了媒体对大学生不同侧面的关注程度。自1999年起,国内大学普遍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率呈下滑趋势,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关注便持续高涨,这主要集中于国家为帮助大学生就业而出台的政策宣传和各种大学生创业或就业的典型事件报道,同时也涵括就业压力大而带来的“高学历 低就业”等负面报道。
  3、报道立场统计,根据媒体对大学生话题关注度的区分,作者以议题为分类标准,分别统计出了各议题2008至2012年媒体报道的立场。如表一,学习、生活方面正面报道多于负面报道,情感、就业以及其他方面为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
  如上所述,学习方面多见于学习成果的取得与学习态度的好坏。如“大学生科考队观测到极光”。生活方面多为树立大学生自立自强、热衷公益、正义勇敢的典型人物的正面报道。但也不乏对大学生自理能力欠缺、不务正业等方面的批判。如“大学生理财 从少玩网游做起”等。
  而情感、就业方面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主要在于媒体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衍生出的道德欠缺和就业时价值判断失衡的警醒与批判。如:“男大学生拍艳照勒索女大学生”、“大学生频繁跳槽 害苦用人单位”等。
  四、结论探讨
  首先,媒介对于大学生的中性报道和正面报道远多于负面报道,无妖魔化特点。统计数据显示,中性报道占较大比例,正面报道多于负面报道。这表明,大多数媒体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报道当代大学生的,并未存在“为攫取经济利益,故意丑化大学生形象”情况。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原因,第一:随着媒介的多元化,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这过程中,不排除有个别媒体为吸引观众眼球,夸大事实“制造”卖点;第二:俗话说“好事不出门 坏事传千里”,根据心理学的观点,相对于“发现和宣扬别人的优点”来说,人们往往更乐于“揭发和宣扬别人的短处”。在实践中,过多正面的报道容易让受众产生抗拒心理,而往往这些正面报道会出现宣传色彩过于浓厚或浮于表面的缺点,而此时负面的报道往往更能引发大众的关注与讨论,如“大学生泼硫酸杀情敌案还原”。这便产生的大学生负面形象过多的假象。
  其次,媒介在报道有关大学生的议题时,应选取适当角度、深入本质、还原事实、体现人文关怀。媒介是当今社会人们了解大学生的重要的平台,媒体要注意对于大学生报道的议题框架的完整性,不要拘泥于传统报道题材或过分偏重某方面的报道。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并将在未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熟和定性十分重要,媒体在报道这个群体时,应彰显人文关怀,以“新闻事件来源于学生,新闻报道激励学生进步”的正循环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董金权 姚成:“大众媒介对大学生群体形象的建构”,《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4期。
  [2]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推荐访问:媒介 立场 形象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