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由于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加之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祖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逐渐对年轻人失去吸引力,日韩等地的“潮流”则成为不少青少年追逐的目标。    然而就在近几年,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穿古服、读古籍、听戏剧、过民俗节……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传统文化知识并不丰厚,但却表现出一种捍卫传统文化的坚定心态。这是一批被称为“80后”“90后”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终于让世人看到,传统文化在日益现代化的中国复活后的绚烂。
  重新与传统文化结缘
  
   龙年春节,山东济南一所中学的教师刘斌,按中国古代的“周制”婚礼习俗专门为自己举办了一场婚礼,新郎新娘两人身穿红色的明代服饰,整个婚礼依据醮子、催妆、送亲、合卺、拜父母等环节依次隆重举行,让亲朋好友和来宾大开眼界。刘斌说,这样的婚礼更能突出“礼”的意境,也恰能表达出自己作为炎黄子孙,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眷恋之情。
   正月十五的传统元宵节灯会,福州古朴的南后街上人流摩肩接踵。突然,许多观灯的游客被一群青年人所吸引,他们身穿古代服装,女孩们秀发高束,手提宫灯,衣裙飘飘,男孩们宽袍大袖,温文尔雅,在南后街古色古香的韵味中,这些身着华彩服装的年轻人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原来他们都是来自民间社团“福州仓山传统文化促进会”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特意穿上传统民族服饰,一边协助维持游客秩序,一边宣讲与元宵节有关的民俗传统文化知识。
   元宵节这天,不仅在福州,在泉州、厦门,以及西安、济南等城市的元宵节灯会上,都出现了这样一些身穿古代服装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用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推崇。
   这些大多在20至30岁之间的汉文化爱好者通过百度的汉服吧、汉文化QQ群以及短信,组织了各种各样传承古典文化的活动。在端午节编五彩绳、舞剑、点梅花妆、做香包,在中秋节射箭、投壶、舞剑、拜月,创办古琴修习所、诵读四书五经、学习围棋技法……
   令会员何清记忆犹深的一次活动是受邀参加“笄礼”―――古代女子的成年礼。“笄礼之后,母女相拥而泣。女儿哭是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母亲哭是感慨自己女儿长大成人。”而在现代社会,成年仪式已经不多见。
   刚过去的寒假期间,全国出现多家针对中小学生的“国学”夏令营,并且人满为患。听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后,一些年轻人还登门向老艺人学艺。
   诞生在元末、盛行于明清年间的昆曲,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音乐、舞蹈和美学的外在形式下,昆曲的唱词和所讲述的故事却是深深扎根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文化背景非常厚重,看昆曲对古文学习、美德培养,包括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认知都有很多好处,也是对自身人文修养的一个提升。
   2012年2月,梅兰芳京昆艺术研究会研习班在南京市白下文化馆正式开学,面向社会招收戏曲爱好者。“一开始收了10人,报的人太多了,又增加了一个班,现在总共有30多人。”会长汪小丹清楚地记得,从2002年昆曲被联合国授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社会对学昆曲的热情就日趋高涨。“以前社团招生很难,现在报名人太多,没那么大场地招生。”让汪小丹高兴的是,在研习班目前招收的30多人中,有四成是年轻人。
  
  在老祖宗的东西中寻找精神家园
  
   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北京市新英才学校等机构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80后”的文献研究报告》中指出,现在一些年轻人沉醉在对民族传统服装、传统节日、传统民俗民族文化的追求之中,表明许多中国青年开始跳出社会流行文化的影响,转而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炎曾在一次国学讲座中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后,人们对自己民族传统的文化更有自信,这可能是现在青年人重新喜欢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出发点。其次,国家大力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也给现在的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980年出生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姑娘雷阿幼朵从小在山村里长大,16岁只身闯北京,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的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以原生态唱法获得了银屏奖和最佳人气奖。“当我穿上苗族服装,戴上漂亮的银饰,站在舞台中央,一开口唱歌,外国观众就拼命鼓掌,他们从没听过这样原生态的音乐,觉得非常美妙和神奇,都说想去苗寨看看!”雷阿幼朵说。“就在那个时候,让我这个‘80后’有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觉得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在北京世界公园,由政府牵头主办的一场以“穿汉服体验‘七夕’”为主题的活动刚刚结束。扬州园林的如画风景中,斗巧乞巧、拜织女等独具古典特色的节庆活动次第上演。裙带轻扬间,时光仿佛倒流了数百年。
   26岁的王静是这次“七夕”主题活动中“女红”比赛的冠军。她以纯熟技巧迅速完成规定内容:用一根细线穿过一组7个以桥拱状摆放的针眼儿。在古代中国,“女红”是评判女子心灵手巧的一道标准。“现代社会让女孩子变得像男性一样坚强、独立,做‘女红’却让我感受到女性专属的柔美、静好。”王静说。
   2011年12月10日,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文化广场,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吸引了数百群众观看,其中不少是年轻人。“过去表演蚂拐舞、铜鼓舞的多是老年人,现在我们村有不少年轻人也都喜欢,每逢过年过节大家都一起跳啊、唱啊,甭提多高兴,原来老祖宗的东西可以让我们的心如此贴近。”30岁的表演者韦显浩兴奋地说。
   “长期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城市务工,网络、手机是他们的新宠,祖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我们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就是为了吸引年轻人,使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河池市群众艺术馆戏剧曲艺部主任李钢说。
   很多年轻人因为平日过大的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积累了很多的负面情绪。白领叶子就是其中一个,回忆起第一次看昆曲,当时演的是一个单折戏,虽然没有字幕,但仍然能够通过演员的表演看出里面的深奥内容,让人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跟着节奏渐渐安静下来,把烦躁和负面的情绪都排解出去。“你会发现,随和,一定是所有昆曲演员和昆曲爱好者的共同特征。”叶子语气笃定地说。即使再忙,叶子也尽量保持着两个月去看一次现场演出的频率。
   “在昆曲还没有推广开时,观众中年轻人只占两成。现在,年轻观众的比例已经达到80%,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昆曲的曲调唱腔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并习惯通过昆曲来让自己平日里紧张的生活慢下来。”27岁的昆曲青年演员施夏明说。
   “我自小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喜欢,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了,初始喜欢的成分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有了一种爱的感觉。现在在我日常的生活中都尽量要存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否则会觉得生活中像是缺少点什么。”80后的小姚说得很直率,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看得出,她对于传统文化的这份爱是真诚的。
  
  让传统文化活在民间
  
  “让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而且活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活在史料记载里,而且活在现实的舞台上;不仅活在专家的象牙塔里,而且活在民间。”一位民俗专家如是说。
   昆明有个汉服群,该群体大部分平均年龄24岁。他们自己出资制作汉服搞活动,建QQ群和论坛;倡仪让汉服从历史废墟与艺术高楼走向日常生活;他们满怀汉文化复兴的使命感穿汉服上街,也曾遭遇了嘲笑,被视为作秀;他们中也有坚持者,坚持穿汉服,就为弘扬汉文化,把“子曰诗云”挂在嘴上。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峨冠博带,行走于钢筋水泥构筑的现代城市,带着冲动和梦想,他们希冀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华夏文化。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刘丹是这个群体最初的发起人,一个对汉文化无比热爱的年轻人。“汉服是民族文化的第二层皮肤。”刘丹解释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民族服装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身份的象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她希望有共同爱好和追求的网友能参与进来,让中华文化传统在云南传承,目的是呼吁国人注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刘丹说:“我们正在考虑推广读经运动,也想成立自己的读经学堂,让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可以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接受传统经论的洗礼。目前,这件事已经开始运作了,我们的自愿者义务讲课,自愿者都是研究国学的教师、学者和教授。”
   26岁的侗族小伙子姚懿洲,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稳定的教师职业,毅然来到已陷入困境的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箫笛厂,3年后他被破格提拔为副厂长,回忆起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只有100元工资的经历,姚懿洲依然无怨无悔。他说,中国很多古老的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内涵,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临失传、萎缩的困境。玉屏箫笛就是一种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乐器,曾获得多项国际荣誉。姚懿洲在今年两会召开前说:“这次作为人大代表来到两会,我要向全国、向世界宣传箫笛,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投身传统文化产业同样能有新作为、大作为。我想在这次会议上建议国家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传统艺术方面加大力度,例如在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开设民族艺术课程等,让年轻人能够更多了解传统文化,从而热爱传统文化。”
   雷山县原公安局局长王起基1993年退休后便组织了一支芦笙队,他说自己组织这支队伍,是为了不让年轻人忘记传统文化。成立最初,这支队伍只有几个老人,每天大家都在县城的广场或者其它区域较广的地方一起表演芦笙,向看热闹的人宣扬传统文化的特别之处及其魅力。令王起基欣慰的是,如今,大批年轻人加入到队伍中,队伍从最初的几个人增加到后来的215人,而他们一直在坚持。王起基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独一无二、不能复制的,是最应该被珍惜、保存和传承的!
   江苏省昆剧院的红楼梦专场演出2012年3月31日在南京兰苑剧场开演,但门票早已经在3月初就售罄了。兰苑剧场只有130个座位,平均票价几乎低于电影院里正在上映的影片票价,即便是这样,昆剧院也坚持在小剧场里,不通过任何扩音设备,让观众和演员有最近距离的沟通。兰苑剧场负责人介绍说:“尽管也可以听CD,看视频,但无论如何无法比拟现场的感受。如果昆剧院要采用大剧场,势必要使用扩音设备,昆曲演员通过自己嗓音发出的声音也一定会失真,观众也没有办法近距离地观看到演员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所以昆剧院一直坚持这样的表演。”
   昆曲爱好者叶子在最初看到兰苑剧场演出票价的时候,以为自己少看了一个“0”,心想怎么会比一场电影的票价还便宜。“要知道,撇开全情投入不谈,每一个昆曲演员每一场的演出背后都有少到十几年,多到几十年的基本功……所以在我看来,江苏省昆剧院与其说是在推广昆曲,不如说是在真的传承它、保留它的根源。”
  (责编 陈振云)

推荐访问:传统文化 年轻人 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