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掐尖”冷战该休矣 掐尖

  “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对峙,曾是上世纪冷战时期的一道“风景”,如今却被移植到中国高考的“战场”上。报载,在2月上旬的一周末,被称为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大战最密集、最惨烈的周末。
  这则可以说已经司空见惯的新闻,我先是一瞥而过,未加留意。仔细一看,原来焦点是两联盟“选择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各自负责人均表示,是希望为往年那些笔试同时被两大联盟学校录取又无法兼顾面试的同学节省精力和资源。但公众提出质疑,两大联盟如此安排,其实是“掐尖”战的升级。
  名校要招“优秀生”,这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优秀”到“TOP10”乃至“三甲”甚至“状元”,就让人费解了。依我看,很多考生在智力上和学习能力上,差别应该不像想象的那么大。何况高考,还存在着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偶然因素。但是,我记得此前有个咱们自己做的中国大学排名榜单,其中有关“大学毕业生质量”的指标,似乎是按“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计算出来的。由此可见,其实在中国,大学生的确在入学前就决定了自己在大学中的学习质量了。这也就难怪“北约”和“华约”两个带头大哥每年都在抢状元方面明争暗斗。
  坦率地说,我对中国名校的做法,即用“中国最好”的老师教“中国最会考试”的学生,然后使学生学到了更会考试的本领,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也怀疑中国的教育制度其实一直没有走出“科举制度”的窠臼,不过是以“科学八股”取代了“封建八股”而已。
  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从一开始追求的就是标准答案,于是就把学生的思想“规范”到一条极为狭小的死胡同。书上说的,尤其是教科书上说的,教师解释的,尤其是在课堂上解释的,统统是不容怀疑的。所谓考试,就是死记并复述以上的“知识点”告诉你的标准答案。所以就有了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就不能写成“孔明”的黑色幽默。虽然在《水浒传》中“孔明”另有其人,但想必老师也不会非要这样牵强附会地扣学生的分。可以理解,老师也是“好心”,但这样“修理”学生,一直到大学毕业,直到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怎么能突然就有创新能力呢?面对问题,首先要想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是怎么讲的、标准答案是什么?都是标准答案,哪里还有创新的余地呢?这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
  因此,以“北约”、“华约”带头大哥为首的名校真的不必再为“掐尖”而继续冷战了。说句笑话,如果哪年带头大哥录取一批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最后把他们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才,那才是真本事。孔子就是这么做的,七十二贤人中,曾参迟钝,高柴愚笨,仲由鲁莽……最终都能“登堂入室”。

推荐访问:冷战 高校招生 掐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