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羚牛世界|羚牛

  你相信吗?看起来很憨厚的羚牛也有狡猾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为给一头羚牛佩戴无线电项圈,我们对它进行了麻醉。往常羚牛在注射回苏剂后的短时间内就会慢慢起来迅速跑走,但这头羚牛在预计苏醒的时间到后,却似乎还没有醒过来。这种情况使人紧张,以为麻醉过量致使它昏迷不醒,得赶紧看看是否要给它补一针回苏剂。于是,参与麻醉工作的老浦走到羚牛身旁查看情况。刚一接近,羚牛就立刻睁开双眼,并站起身直接冲向他。说时迟、那时快,他转身迅速跑向最近的一棵树并爬上去以避撞击。哪知慌忙中选择的这棵树有点大,爬了一半后没抓牢又掉了下来,刚好落在冲过来的羚牛头上。本是凶险之极的事,反倒把羚牛吓了一跳。受惊后的羚牛也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掉头就跑。这次真是把大家都吓坏了。后来大家讨论认为这头羚牛一定是在装昏迷,也许它觉得等身体恢复后再逃跑会有更大的存活机会!
  这是我在秦岭地区开展羚牛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惊险而又有趣的一幕。秦岭有很多自然保护区,但只有牛背梁是一个专门为保护羚牛而建立的保护区。2003-2005年的冬季和夏季,我们在这里对羚牛开展了集群行为、群体季节性变化和繁殖行为的调查,数量调查穿插其中。粗略统计,保护区西部羚牛的数量估计为200-300头,应该比上世纪70年代还多;而保护区东部的羚牛数量不是很多。
  在研究羚牛的若干年中,印象深刻的是在牛背梁冬季的调查。野外工作本身就很艰苦,冬季更是如此,没过膝盖的白雪除了增加行走的难度外,更是增添了十分的寒意。冬季能见到的野生动物不多,我们每天调查完时都冻得哆哆嗉嗉地钻进帐篷。看着外面的白雪,不禁替野外的羚牛担心起来。每年冬季是食物最匮乏的时候,也是包括羚牛在内很多野生动物最容易死亡的时候。羚牛每年经历4次沿海拔梯度的迁移,春季和秋季从中高海拔迁移到低海拔地区(1300-1900米)获取食物;夏季往上迁移到高海拔(2200-2900米)。冬季草木都枯萎后,羚牛主要在中高海拔(1900-2400米)采食箭竹的竹叶,还吃一些干树叶、灌木条和树皮等。对于羚牛,冬天是最难熬的。但我们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却很少见到羚牛尸体,反而在低海拔地区容易见到。羚牛秋季下移到低海拔地区活动,冬季来临时部分老弱病残的个体会留在低海拔距离水源和食物比较近的地方活动,这些个体比较容易死亡。
  羚牛是群居动物,一般由一头成年母牛带领群体活动,成年公牛是群内不稳定的成员。相比冬天的萧瑟,夏天在高海拔的开阔地带,能看见聚群活动的大群羚牛。夏天早晨,在帐篷中能听见羚牛的叫声,从帐篷一走出来就能看见一群群羚牛在山坡上悠闲自得地活动。它们往往一早起来先吃草,等太阳出来后就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或卧地反刍,或站立蹭痒。小牛间会相互玩耍,青年个体间相互用头顶撞、互相爬跨,这实际都是一种学习行为,而学到的技巧到了成年就会派上用场。早春时节,就可以看到一些成年雄性个体在相互撞角,试探对方的实力。到发情期,几乎每个群体中都有一头强壮的公牛守在母牛身边。但这头强壮的公牛却也不是高枕无忧,另一些健壮的公牛会寻找与母牛交配的机会。如果来者与守在母牛身边的公牛实力悬殊,一方就会让开;但如果实力相当,一场恶战将不可避免。在一个群体中很多时候并不是只有一头公牛,我们最多能看到牛群里有6-7头大公牛,但只要其他公牛不起歹心,它们还是能与守在母牛身边的公牛和平共处的。
  公牛的交配权往往是由母牛决定的,如果群体里有不止一头公牛的话,在母牛还未进入发情状态的时候,它会尽可能选择最中意的对象。不过挑剔的母牛一旦进入发情期,标准似乎开始降低,此时更容易接受与公牛的交配。因为母牛真正进入接受交配的发情状态也就十几个小时,它不得不抓住这短暂的繁殖机会。发情期间不断会有公牛追逐或守候它,这个时候机会主义者开始显示优势,曾有人看到一头正在交配的公牛被另一头公牛打扰后,原本没有机会的弱势公牛趁机与母牛进行了交配。但公牛究竟倾向于采用什么策略繁殖,是守候型(即守在一个牛群里等着发情母牛出现再进行占有)还是游荡型(即主动出击从这群到那群寻找已经发情的母牛进行交配),到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
  交配后,公牛会继续跟着母牛,同时也会寻找牛群里其他发情的母牛进行交配。一般过了发情期,母牛就不会接受交配了。公牛通常等不到幼仔出生就离开群体。每年2-4月份,是小羚牛出生的季节。羚牛一般在中高海拔避风向阳的地方分娩产仔,不过这个场面很难见到。出生后的小羚牛跟着母牛随着群体迁移,并受到群体的保护。实际上,在密林中集群活动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并不是好的策略,好在羚牛是大型牛科动物,天敌少,而且个体之间能通过声音、嗅觉联系,进行群体防御。
  羚牛的警惕性比较强,遇到危险或觉得有异样后立刻逃跑,突发的声响会使羚牛逃得很快,但它们跑了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观望,听听看看,判断这个异常状况是否有威胁。这也是一个容易拍摄羚牛的时候,这个瞬间被很多摄影师定格成“羚牛回眸一笑”。由于雌雄个体在繁殖上的分工不同,因此它们面对危险时所采取的策略也截然不同。公牛在听到动静时会四处瞅瞅,发觉情况不妙时就立刻掉头逃跑,而母牛对异常情况往往会近前一探究竟。
  羚牛靠声音发出危险警报,成年个体间听到警报声都会迅速逃跑。但3龄以下个体发出的警报往往得不到重视。可能与这么小的羚牛还不能准确确定威胁状态并发出合理的示警行为有关。我在野外曾遇到过当年出生的掉队的小羚牛,它看到我之后并不害怕,甚至会和我对视。我模仿它的叫声,它会朝我走过来,直到发现不是它母亲时才会跑开。所以一两岁的羚牛和成体不一样,毕竟碰到危险的次数不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在野外与羚牛遭遇时,我们更害怕母牛,特别是带着幼体的母牛。秦岭地区每年都有羚牛下山伤人的报道,但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在山上见到羚牛群体、哪怕是单独活动的羚牛,对人主动攻击的可能性都比较低。我曾就羚牛的防御行为写过一篇论文,认为逃跑是羚牛躲避敌害的主要手段,在70多次观察或与羚牛遭遇时,只有一两次觉得比较危险。其实在野外观察羚牛时,只要处于羚牛的下风处,别发出声音,一般比较容易接近羚牛且不易被发觉。集群的羚牛总会沿着一个方向,边移动、边采食,久而久之就会在山上形成牛道。寻找羚牛时,山上的牛道相对好走,但也容易和羚牛狭路相逢,因此要倍加小心。
  虽然如上所述,羚牛是一种“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动物,对人类一般不会造成生命威胁。但在考察中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跟踪羚牛群的时候难免也会紧张和害怕,我们小心翼翼地将距离保持在30-50米,跟得太近会发生意外,太远看不清楚。近几年经常听到有人说“羚牛多了,下山伤人了”。出现羚牛伤人事件是个事实,但其原因是不是因为羚牛多了却有待考证。从我们目前有限的信息推测来看,羚牛的分布似乎是有扩展,数量可能在增加,但究竟是局部还是大范围增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总体来说,天然林保护工程所致的森林恢复,可能使羚牛向外拓展分布到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伤人的羚牛极有可能是那些秋季下移而冬季不再上移的、防范意识比较强的老弱病残的个体。若当地百姓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就更容易出现羚牛伤人的事件。
  羚牛的采食行为也很有意思,由于它们的个头大,做出一些“高难度”动作就会令人捧腹并惊叹它们的灵巧。发现悬崖边有感兴趣的食物时,它们会跪着探出身去采食,遇到喜欢的食物长在高高的树上时,它们竟然能后腿站立,用前腿扒着吃;甚至还会骑着树吃树上的枝叶:当然也有野蛮的吃法,如果树枝不是很粗,它会用胸部直接把树枝压下来吃上面的叶子,或用前肢把树枝压下来吃。这些采食行为都让人觉得羚牛比其他有蹄类动物更灵活可爱。
  现在,我们对羚牛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范围了解得相对多了一些,要得到纯粹的观测性描述数据还是比较容易。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是怎么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用这些大型动物进行更有价值的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对野外大中型动物的生态研究来说,提出假说相对容易,而设计实验来验证就困难了。就检验羚牛繁殖策略的假说而言,公牛究竟以守护的方式获得的繁殖的机会多一点,还是采用游荡的策略,这验证起来很困难。这不仅要通过无线电项圈或是GPS项圈来标识较多的个体,还要取得麻醉活捕羚牛的国家行政许可,加上后续的跟踪观察工作,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行,这些都加大了研究工作开展的难度。

推荐访问:羚牛 有趣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