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汉画像石艺术特点探析|南阳汉画像石

  摘要:画像石是汉代形成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南阳汉画像石是代表性的艺术遗存,本文从其产生渊源、题材、技法等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南阳;汉代;画像石;艺术特点
  画像石是一种雕刻,也具有绘画的风味。尤其是汉画像石,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对于当下的壁画艺术、公共艺术、装饰艺术方面具有十分有益的借鉴,而且其生动形象的画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从目前的考古数据来看,汉画像石是发现最多、数量最大、同时也是画面内容最为丰富多样的画像石艺术遗存。目前,在山东、江苏徐州、河南南阳、四川成都等地有大量汉画像石的遗存。
  汉画像石作为一种装饰艺术作品,它的经济背景是处于一个封建社会经济上升的汉代,牛耕和铁骑广泛使用,农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这是画像石得以盛行的物质基础。而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汉画像石的产生和流行与汉代儒学的发展以及厚葬之风是分不开的。
  《吕氏春秋・孝行》说:“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务本莫贵于孝。”从人君统治的角度讲到:“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从服务于专制君主统治的政治角度,也十分推崇主张孝道的儒家思想。至汉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上升为整体的国家意识。儒家的核心是仁学,孝又为仁之根本,孝体现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精神。《春秋繁露・五行对》说道:“夫孝,天之经,地之义。”儒家认为: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孝子丧亲,按孝经的说法,要“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汉代实行“察举孝廉”的制度,对“生不极养,死乃崇丧”的厚葬陋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加上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宣传社会伦理道德的需要,遂使得汉画像石的产生和盛行有了肥沃的地壤。当两汉时代封建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剥削阶级的人物还能有物质条件安逸地讲究厚葬,厚葬之风还被认为是行孝道而受到鼓励,神仙和方士所鼓吹的升仙得道思想还盛行的时候,汉画像石就可以继续存在和得到发展。西汉中期之后,封建统治阶层在谶纬迷信思想的影响之下,“以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以异。”为了死后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他们视生如死,崇尚厚葬,极力模仿阳宅建筑而造坟墓。在厚葬风气的影响下,墓葬愈发接近地面建筑的规模和格局,而成为地面建筑的象征和缩影。那么,作为建筑装饰构件的画像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面建筑的装饰。
  所以,汉画像石这种灿烂的古代艺术作品,既是汉代发达农业和手工业的产物,也是汉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结果。
  南阳自古为王侯之地,西汉时期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东汉时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权贵聚集,社会经济发达,所以南阳有大量的画像石遗存。南阳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按内容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一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比如农耕、狩猎、织布、冶铁、人物聚会、拜谒、讲经、战争、疱厨、乐舞、楼台亭阁、禽兽;二是描绘历史人物故事的,如荆珂刺秦王、二桃杀三士、孝子烈女、圣贤人物、帝王将相;三是图画祥瑞、神话故事的,如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各种奇禽异兽、瑞兽瑞禽等;四是描绘自然景物的,如日月、星云、山草、树木等,这一类题材主要是作为前三类的附属物出现的。在这四类题材中,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占绝大多数,应该就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场景,这些汉画像石中常见的狩猎、车骑、战争、歌舞、宴饮等题材内容,在同一时期的帛画、青铜器、漆器艺术中也十分常见。画像石丰富多彩和繁复绚丽的题材内容,既是从汉代的生活中提炼所得,同时也是从相关绘画的传统吸取营养发展变化而来。
  关于祥瑞、神话故事这一类的题材,则与儒家、道家的思想密不可分。汉代董仲舒在原始儒学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阴阳五行、迷信的说法,发展了儒家思想,以此作为行其德治的工具。天人感应、祥瑞、灾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臣往往以此作为规劝皇帝实行德治,谏阻暴虐,议论朝政,甚至奉迎取宠的手段。他们赋予天以道德人格,认为天像人一样有思想感情,天往往以祥瑞或灾异昭示帝王德或过。凡报告祥瑞者,都会得到奖励与赏赐。汉画像石中这一题材,使我们可以了解到儒家的关于祥瑞、灾异、天人感应论在人们生活思想中的深度和广度。汉画像石的有关画面,不仅仅是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具体写照,同时也以它深刻的内涵寄托了人们一种美好的希冀、理想。
  而那些神仙灵异、奇禽异兽,则与道家思想分不开。汉画像石中常见的西王母、玉兔捣药、仙人、云车、龙车、珍禽异兽等,当取材于道家思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羽人、乘龙、九头人面兽,西王母等,在《山海经》中已经提到过。
  《山海经母・海外南经》说:“羽民国”“其为人,长头,身生羽”。《海外南经》还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海内北经》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屈原的《离骚・天问》也记载了一些战国时代的神话故事题材,如“烛龙”“应龙”“羿日”“灵蛇吞象”等,有些在当时即已经成为绘画的内容。西王母、玉兔捣药,很明显是与不死药联系在一起的。张衡《思玄赋》说:“聘西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序饥。”《灵宪》说:“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论衡》云:“芝草延年,仙者所食”。由于子孙希望祖先羽化成仙,故这一类西王母、玉兔、蟾蜍、仙人驾龙车、鱼车、鹿车、骑鱼、骑鹿等题材,及与此相联系的奇禽异兽遂成为汉画像石中普遍的东西。
  南阳汉画像石在艺术创作上是写实和夸张并用的,其作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征。综观画像石的画面处理,它的构图风格大约可以分为三种:
  (一)画面余白很多,构图简单者。有的甚至不修整石面,用阴线条刻出轮廊即竣工。可谓“疏可跑马”。由于石材坚硬,故一般线条刻画简练疏朗,善于把握物像大的动态、轮廓和气势,而对细微末节较少深入刻画。
  (二)画面余白适中,无小事物填塞其间,构图疏密得当者。大多数画像属于这一种。这种处理方法,主题明了突出,内容亦免于单调、乏味,使人看去既绚丽多采,内容丰富,又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均衡稳重,没有什么杂乱窘迫的感觉。
  (三)画面复杂,紧张,余白甚少,可谓“密不透风”。这些有小物件填充,其空间构图密集者大多是出于整体装饰性效果的要求,采用了图案性填充的做法。这些填充性的物件,常见的有云草纹,或者使用横纹、竖纹或斜纹铺地。这三种构图,都各有长处和短处,其手法相辅相成,使得艺术技巧和艺术风格多样化。
  南阳画像石的雕刻技法,概括而言大体主要有三种:
  (一)平面阴线刻,物像和石面为同一平面,物像的轮廓线和细部都使用阴线条的刻法。有的刻在光滑的石面上,有的刻在粗糙不平的石面上,有的在轮廓线内加凹麻点、虚阴线或鳞纹。
  (二)减地凹面阴线刻。先用阴线勾出物像轮廓,将物像部分凿成凹面,再用阴线刻划出图像细部,然后在轮廓线外凿出横竖纹底子。
  (三)减地浅浮雕,物像轮廓线外减地,物像轮廓内石面较“地”为高,但表面平整,或加刻细阴线来表现细部。其中,有的减地较浅,有的减地稍深。物像轮廓内,又有光滑平面和粗糙平面的区别,也有的加刻一些斜线于物像之上以丰富画面。画面上,线中有面,面中有线。利用点、线、面的变化,同时又利用点、线、面的结合来取得装饰效果。
  在南阳地区的汉画像石中,减地浅浮雕技法运用的比较多。通过这些技法雕刻出的画面整体形象主题突出,布局疏朗,粗犷豪放,构思大胆奇巧,刀法粗放有力,显示了汉代艺术浑朴古拙的气势美。这种气势有着强烈的运动、力度、速度,同时在对于形象的处理上也追求准确和美化,言简意赅,从而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南阳汉画馆编.南阳汉代画像石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3]刘兴怀,闪修山.南阳汉代墓门画艺术[M].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5]徐复观.西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薛保华,男,1976年出生,湖北钟祥人,硕士,武汉商业服务学院艺术系讲师。

推荐访问:南阳 探析 艺术 汉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