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背后见精神:笔墨精神

  张志柱   别署石柱,借桐庐主人。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协会员、临汾市平人学社社长、政协联络员。是著名画家雷甲寿八室弟子。曾得到石齐、刘春华等诸名家的指点。作品入选省展及全国展数十次,并数次获奖,入编多部书刊。深谙书画之道,得益于对文、史、哲等文艺门类的博取,对老庄、佛学、唐诗均有涉猎与研究。
  笔墨背后见精神,这是我观赏张志柱画作的一点体会。
  新时期以来,画坛最为繁盛。向繁盛之中眺望,难见张志柱的身影。但是,切莫以为其名不见经传,就忽视了他,小瞧了他。张志柱是位青年画家,这样的画家可以成就不大,但是不能潜力不大。张志柱的身上就潜在着无穷的活力,而且这种潜力正在日益显现。
  我不善绘画,却喜欢绘画,惟其如此,少有机会便要到绘画的氛围中浸染一番。在临汾我出入过众多的画展,即使赴京办事,每每也要腾出点时间去美术馆泡上半天。在画坛出入多了,感慨多了,时不时就想起王安石的名句:丹青难写是精神。的确如此,许多画作看布局匀称得很,看色彩醒目得很,看笔法娴熟得很,看完累,有什么印象,使劲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因为丹青之中无精神。不仅无精神,而且无创见,构思、运笔、用色都是师承,都是仿造,没有一点儿个人生命的灵光。于是,不论这画家如何著名,炫耀得如何光彩夺目,我一律谓之画匠。原因就在于他是刻意制作,而不是纵横行笔,笔到意至,将一种全新的创见挥洒在纸卷。带着这样的眼光看张志柱,也许他行笔还不老辣,着墨还不圆润,但是,画作中却透出一种创见的光泽,因此,我乐意以画家称之。
  我与张志柱谋面不多,看他作画仅就一次。那是在金殿镇平人学社活动时,众多文人墨客挥毫泼墨,他也乘兴走笔,作画一幅。一二笔是石,三四笔得树,五六笔威叶,七八笔更添灵动,画面有飞鸟掠过。这墨色一现,就把金殿这一方水土厚重如石、灵动如鸟的文化形态展示得淋漓尽致。我禁不住赞好,并把目光投向这虎虎生气的年轻人。至此,每有活动,我们便要相见、相叙,当然话题最多的还是关于绘画的。
  张志柱出生在农村,家乡是帝尧建都,西魏鼎足。后汉立国的古地。自然这里也就有深厚的文化蕴藏。得其滋养,志柱在这文化的沃野长大,况且家学底子丰饶,白小就受祖辈熏陶,喜欢书法,市场临帖仿碑。又痴迷作画,对徐渭、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情有独钟,学学摹摹,渐渐就向绘画的境界走来。他的画作,意行笔前,境在笔外,画面的点染于笔外的蕴涵形成了完美的统一。我希望,张志柱能挥洒笔墨精神,将个性融入创作,在中国画创作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推荐访问:笔墨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