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兴盛=纸质书末日?_电子书,叶兴盛

  纸质书行将消失、传统出版行业将就木的论调,在技术决定论者、技术至上论者的话语中并不鲜见。   苹果公司最近的举动震撼了传统出版业。2012年初,苹果宣布升级iBooks产品,发布了电子书制作工具iBooks Author,并辟出专区用于销售电子课本,美国三大出版社也加入了合作伙伴行列。据统计,三家出版社的课本占据着美国90%的教材市场。
  美国三大出版社都要抱苹果这条大腿,是否意味着传统出版机构主动拥抱科技大趋势,总比被IT技术革了纸质书的命要好得多?这使人想起2010年7月,广州三联书店关停,加上各地陆续传来实体书店倒闭的消息,许多人因而叹惋,它们的谢幕是纸质书迎来寒冬、传统文化式微的见证。而200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总产值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总产值,就是向整个纸媒行业发出的强烈信号。
  不过,在纸质书的拥护者看来,“电子书的兴盛等于纸书的消亡”是个伪命题,除非人类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革,否则纸质书将“永垂不朽”。电子书与纸质书籍,是两种阅读模式,炒热两者之争,恰似“肯德基党”大战“麦当劳党”,“中医党”大战“西医党”,嘴炮何其多,太无聊。
  很多爱读书的人,深阅读时喜欢纸质书,浅阅读则选择电子书,这并不是“有你没我”的原则性问题。不少人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读报纸电子版,记得牢的东西很少,而看纸质报纸新闻,印象会深刻得多。自己写的文章,以WORD文件的形式在电脑上阅读,自我感觉往往良好,可一旦打成了白纸黑字,什么狗屁毛病都会一股脑跳出来让自己感到难堪。这也是许多著名作家死活坚持用纸笔创作的原因。反过来说,很多红得发紫的网络文学作品,如穿越小说、奇幻小说、玄幻小说,一旦离开电脑,印成纸书,就显得十分垃圾。
  屏幕阅读和纸上阅读,区别在于前者是快节奏的快餐式浅阅读,后者是思考型深阅读。电子书无法代替纸书,纸书承载着很多东西,其文化价值、金钱价值,连网络产业巨头谷歌都不敢轻视。大家都知道,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掀起波澜的“谷歌数字图书馆”纠纷闹到了中国,“谷歌图书”未经授权非法扫描570位中国作家的17922种作品上网的“霸王行动”以及 “60美元和解”协议,引起了中国作家的公愤。
  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曾在《纽约时报》发表名为《一座永远的图书馆》的文章,解释“谷歌图书”项目推出的初衷并讲述遇到的阻力。然而,这篇号召“别让书籍消失在图书馆黑洞”的文章反而招致傲慢的骂名。文化资源共享理念并没有错,数字化时代的每位图书馆馆长都有建立数字书库的愿望,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网络上随时被搜索、点击。只是,财大气粗的谷歌把自己当成先知或救世主。谷歌豪气万千地说:“即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一流的图书馆保存完好,但是如果不能让人们轻易读到,那也形同虚设。”冷静下来一想,这真荒唐,为什么谷歌不直接帮助图书馆建立数字书库,而是将书籍全部收归自己囊中?侵犯著作权不算,谷歌还用孔乙己“读书人偷书不算偷”的理论诡辩:既然是为读书人着想,那么偷偷把书扫描到网上也不算偷。
  不论如何标榜“谷歌图书”是一项能让人类获益千秋万代的事业,也不能打消人们对其后期垄断营利的担心,也不足以粉饰其攫取信息话语权的野心。
  谷歌是信息产业巨头,它的创始人真会蠢到不知纸质书“其价几何”的地步?如果电子书真能完全取代纸质书,谷歌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折腾什么“谷歌图书”吗?

推荐访问:纸质 兴盛 末日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