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的急救与护理|乌头碱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088-01   【关键词】乌头碱中毒;心律失常;救护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于2009年9月4日13:00误服自制外用药酒一口(约20 mL),数分钟内出现胸闷、心悸,四肢麻木、伴头晕、乏力、呕吐。呕吐数次,为内容物,呈非喷射状,无咖啡样物,量不详,家人呼“120”,由我院出车17:50接回急诊科,诊断:乌头碱中毒,当时血压80/50mmhg,ECG示“窦性心动过速”, 查WBC11.3*109,、尿常规潜血(++), 血清钾3.52 mmol/L、钠140 mmol/L、氯103 mmol/L、血糖9.85 mmol/L、CK212.6U/L。立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快速补液,留置尿管、先后于“利多卡因、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心律一度转为窦性心率,但反复出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同时出现发作性抽搐,昏迷,大汗淋漓,再予“利多卡因、胺碘酮”及直流电复律等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转复时患者神志转清,同时于碳酸氢钠纠酸、镇静、多巴胺升压,补钾等,为进一步诊治收内科。入院时查:T 36.℃.HR86次/分,律不齐,频发早搏10-15次/分,R1 8次/分,BP 110/76 mmHg,SPO2 96%。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灵敏,脑膜刺激征阴性。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皮肤湿冷,颜面潮红,入院静注胺碘酮150mg后维持静脉滴注,于多巴胺持续泵入维持血压,静注地塞米松减轻中毒症状,静注托拉塞米促毒物排出,此外加强营养心肌,护肝、护胃及其他对症治疗,约21:30患者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转复,胸闷、心悸症状好转,偶有一过性短暂性室性早搏连发,可自行转复,于9月5日07:30将胺碘酮减量至停用。9月7日11:30心率50次/分,律齐,心音低钝,BP100/67mmHg ,R21次/分,无胸闷、心悸、四肢麻木,无呕吐、腹泻等,继续住院巩固治疗。�
  2 急救
  2.1 准确判断病情:当患者送到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快速准确判断病情。立即通过简单的询问和观察做出初步评估,弄清毒物的种类、剂量、用法和时间,采取相应措施。
  2.2 建立有效的呼吸循环: 乌头碱类中毒可致呼吸中枢麻痹,患者入院后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的使用。迅速开通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输入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药物纠正心律失常,另一条输入补液电解质及利尿药物。
  2.3 清除体表毒物,加速毒物排出?洗胃是减少毒物继续吸收的关键,越早洗胃越好。洗胃时遵循先出后入、出入大致相等,洗胃量个体化的原则。每次灌洗400~500 ml,洗胃时患者体位以头稍低脚高,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为宜,以防胃液误吸引起窒息,同时可减少毒物及洗胃液进入肠道而增加毒物吸收。洗胃完毕经胃管注入25%甘露醇250 ml,以利排泄。
   2.4 持续心电监测,纠正心律失常: 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常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故应给予连续的心电监测。因对抗乌头碱毒理的关键是早期足量的使用阿托品,护士应熟悉阿托品化的指征。在应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纠正心律失常药物时更应注意控制静脉推注的速度,严密监测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电复律后的患者继续给予利多卡因等药物维持,以免再发室性心律失常。
   2.5 本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心源性休克表现,适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扩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在扩容的基础上使用多巴胺升压,使用过程中严密监测血压变化,根据血压调整多巴胺的速度。对有呕吐、腹泻或呼吸改变者,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
  3 护理体会
  3.1 备齐急救物品:抢救室要常规备齐急救复苏物品及洗胃设备,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施行。
  3.2 规范化的急救护理程序:要求急诊科护士要有良好的综合急救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中毒的敏锐洞察力及应激能力,具有高度责任心。
  3.3 迅速建立输液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是乌头碱对心脏的双重作用结果:一是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和传导阻滞;二是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使心肌兴奋性增高产生异位心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遵循早期、足量、减量维持的用药原则,用药个体化。对护士来说,抢救的关键是保证输液通道的通畅,确保抢救药品的应用及毒物的排泄。
  3.4 生命体征监测 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之外,还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改变,警惕心源性休克和阿斯综合征的发生,开始5-15每分钟监测一次,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3.5 持续心电监护,护士应熟悉心电图? 乌头碱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和对心肌的直接损害所致,临床上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最多见,其次为房性早搏和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偶见心房颤动。室性早搏为多源性、多形性,二联律、三联律也常见;严重者可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因此,护士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识别各种异常心电图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及时向医生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又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因此,大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观察心律失常的纠正情况,同时还应注意有无新的心律失常发生。
  3.6 并发症的处理:正确处理肺水肿、脑水肿、心律失常与稀释毒素间的矛盾。大量输液是抢救的措施之一,一方面患者禁食需补充热量和电解质,另一方面可以稀释毒素。但患者常伴心律失常和不同的心肌损害,有时合并肺水肿、脑水肿,因此无论有无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是否纠正、脑水肿是否存在均应配合强有力的利尿措施以促进毒物排泄、减轻心脏负担。脑水肿患者需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时应先给予大剂量速尿,避免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衰。
  3.7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病情严重,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消极的心理。护士除了熟练的掌握各种技术操作外,还要做好心理支持,饮食指导。态度和蔼,语言亲切。
  3.8 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服用乌头碱类药物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发生再次中毒。如果必须服用川乌、草乌等类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宁少勿多�
   4 讨论乌头碱类中药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祛风除湿及麻醉止痛等作用。口服后,经胃肠道迅速吸收,其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其毒性是最早总结出的中药药性内容之一,乌头碱为剧毒,口服0.2 mg能使人中毒,口服3-5 mg即可致死。酒精可加速乌头碱的吸收和分布,可增加乌头碱在体内的浓度水平,而增加乌头碱植物的毒性。乌头碱中毒能直接抑制窦房结,产生异位节律,亦可作用于心肌产生高频异位节律,包括交界性心律、多源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室性早搏的治疗利多卡因疗效非常好,胺碘酮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2)乌头碱类中毒如处理不急时或用药不当,可影响中枢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重者可致死亡。本病例救治表明:乌头碱中毒必须早期、急时、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冉秀英,乌头碱中毒的防治和护理,首席医学网,2009:4(22)�
  [2] 衰凯|,李芳,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报道,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8(25)�
  
  作者单位:530219 广西水电医院

推荐访问:乌头 心律失常 急救 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