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也要“减负” 百姓生活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如果社会资本可以自由进入不同行业,并在流动和转移中充分竞争,各行业的利润率最终会向社会平均利润率靠拢。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同行业的“吸金”能力往往有着天壤之别,有的行业朝九晚五,有的则是“朝酒晚舞”;有的行业“操的是卖白粉的心,赚的是卖白菜的钱”,有的行业轻轻松松就能大把赚钱。
  最近,各家上市公司将陆续发布2011年年报,有数据分析机构分门别类地对已经公布年报的数百家公司的毛利率进行了排序,并列出了一个“高利润行业排行榜”。在这份榜单上,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餐饮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医药生物和金融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日进斗金的行业,都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即便没在三亚喝过110元一杯的天价牛奶,即便没在厦门吃过天价海鲜,在每个人的旅行记忆中,几乎都有 “被宰客”的经历;住房是最基本的民生,不必说那些赚钱赚到手软的开发商,单是看看房产中介人员的收入,就足以管窥房地产业的盈利水平;我们支付的网费是发达国家的数十倍,却无法享受等值的网速,与此相关的信息服务业赚得盆满钵满;医药领域的高盈利水平一直遭受非议,一些药物的中间利润超过2000%,这才使得普通的发烧感冒也动辄花销上千元;至于每个人都离不开的银行业,“钱景”更令人叹为观止,根据最新发布的年报,商业银行过去一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6.3%,创纪录地达到了10412亿元,这其中,建行平均每天赚4.6亿元,农行每天赚3.34亿元。
  事实上,在这份榜单之外,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其他行业也被贴上了“高利润行业”的标签,它们对普通人的生活形成了“包围”之势。教育投入成无底洞,育龄夫妇“生不起”;油价奔向“8时代”,有车一族开不起;看病难“牵手”看病贵,生病之后“医不起”;墓地价格赛房价,老人晚年“死不起”……
  倘若上述领域都是奢侈性消费,出现超高利润勉强还可以理解。但它们并非奢侈,它们都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息息相关。面对身边的高利润行业,经济基础较好的家庭可能没有太大感觉,但对那些收入较低的大量家庭而言,每一笔水涨船高的支出,都是在给具体而现实的生活加压。
  当大部分家庭被压力裹挟,建设和谐社会的路径就会被拉长。要缓解这种压力,必须为百姓“减负”,提高普通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具体来说,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结构转型,以充分的市场竞争让社会财富在各行业之间公平分配;二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革初次分配制度,让每个人的付出与收益成正比;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
  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从顶层设计高度着手,攻艰克难,才能让更多的人都能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

推荐访问:也要 减负 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