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最强音:把改革作为最强大动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导向,是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奋进、鼓舞人心的好报告。
  
  两会期间,胡锦涛等九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履行自己的职责,分别来到多个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共商国是。这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高度凝聚了各界智慧。经过监测发现,中央领导在地方团的讲话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发展质量、实体经济、改善民生等多个方面。
  发达地区要坚持把改革作为强大动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提及“改革”一词,凸显出本届政府在最后一年任期里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
  3月5日,胡锦涛在参加江苏代表团的审议时着重就江苏在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迈出新步伐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在谈到深化改革时,胡锦涛指出:
  发达地区处在改革开放前沿,一些在发展中带有趋势性、规律性的现象往往会先在发达地区出现,一些在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往往会先在发达地区显露,国际经济环境和发展态势的最新变化往往先波及到发达地区。这些为发达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发达地区要坚持把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巩固发展开放型经济特色和优势,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吸引更多金融资本、优质要素向沿海集聚,加快培育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对于改革的重点和难点,3月5日,吴邦国在安徽代表团也谈到:
  要着眼于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努力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入研究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把国有企业做优做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加快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促进民间投资体制。
  综改试验区在深入改革的过程中要先行先试,3月7日,温家宝在天津代表团表示改革要拿出“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勇气:
  当年办经济特区的时候,小平同志就明确对特区领导者们讲:“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没有经验,需要特区为改革开放探路子。现在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明显加大,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希望天津滨海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起到“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作用。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仍处在关键时期,不进则退,只有深化改革,才有更广阔的前途。
  改革开放离不开创新驱动,3月5日,习近平在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要求:
  上海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把创新驱动落到实处。保持敢闯敢试劲头,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形成以深化改革带动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着力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型经济蓬勃发展、创新型人才加速集聚、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形成上海发展新优势。
  不失时机提升发展质量
  注重质量的发展道路其实就是科学发展的道路,在谈到坚持科学发展时,胡锦涛3月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
  要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对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要打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持久战”:
  山东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就要打好解决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攻坚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持久战”;就要扎实办好民生领域各项实事,做到积极而为、量力而行,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对于发展质量问题,不仅是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对于中西部也同样重要。李克强在参加湖北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中部崛起要多管齐下,实现速度和质量的可持续:
  要努力走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发挥“三化并举”对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的综合效应,保护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提高发展质量注入持续动力。
  另外,周永康6日在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四项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关于发展质量:
  要不失时机提升发展质量。按照中央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要求,依托老工业基地的良好基础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构建以“十大重点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形成做实业光荣的社会氛围
  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状况如何。3月7日,吴邦国参加浙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并从法律政策、税费、融资、服务和促进结构转型方面提出了要求:
  中小企业在创造财富、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放宽市场准入,降低税费负担,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设更具针对性的公共技术、信息和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加强品牌与设计、物流与销售两方面工作,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3月8日,温家宝参加经济界、农业界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了要给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推动形成做实业光荣的社会氛围。要给不同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企业有信心、有条件专注于实业发展,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发展实体经济。
  针对于如何发展实体经济,贾庆林3月5日在北京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以及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以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为主体,坚持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基础,坚持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引导人才和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使虚拟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今年的两会直面民生热点,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以及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3月4日,胡锦涛参加医药卫生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着重就保障和改善民生谈了三点意见:
  要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联组讨论时,胡锦涛还特别重申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的事业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在中央领导参加地方团讨论时,对于欠发达地区尤其强调了要切实保障民生。温家宝在参加甘肃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持续地干下去: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年接一年、一代接一代地干下去,这样才能见到成效。
  3月9日,习近平来到新疆代表团表示要在民生方面集中办大事、实事:
  把中央的支持、各地的支援、自身的投入重点用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办好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实事,让新疆各族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体制机制方面,李克强3月9日在福建代表团的审议时特别强调,在民生领域地方政府要区分基本与非基本需求,采取不同的机制:
  要健全相关机制,切实保障民生,沿海地区财力基础相对较好,更有条件加大民生投入,应注重合理区分基本与非基本需求,探索形成政府保基本、非基本主要靠市场的有效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
  此前的3月7日,李克强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也强调:
  要筑牢社会保障的安全网,把财政资金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注重建立健全机制,切实保障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基本养老等基本民生,使困难群众生活有依靠、有奔头。
  3月7日,周永康参加江西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了民生工作责任感的问题:
  在加快解决民生问题中扩大消费需求,带着感情和责任,通过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大力改善老区人民生活。
  稳定压倒一切
  民族团结是多民族边疆地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3月7日,胡锦涛在云南代表团审议时表示:
  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温家宝3月9日到广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民族地区要抓好团结和发展两件大事,并特别强调了平等是基础:
  在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始终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民族和谐始终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讲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同时抓好团结和发展两件大事。广西这些年发展得很好,一个重要因素是民族团结提供了好的环境,民族团结促进了发展,反过来,发展又加强了民族团结。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平等是基础。各民族一律平等,不仅包括法律上、政治上的平等,也包括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平等。只有各民族完全平等,国家才能长期稳定和发展。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各民族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努力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3月9日,习近平来到新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了以两个“加强”来保持稳定局面:
  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特别要加强对西方敌对势力、东突分裂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的防范打击,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有效遏制非法宗教活动,坚决防范暴力恐怖犯罪,确保社会持续稳定。
  
  《人民日报》社论祝贺两会闭幕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国家将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中乘势而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将在继往开来中再谱新篇。人大换届选举事关国家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修改后的选举法,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进步。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搞好这次选举,就一定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性质,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呼唤民智的开启
    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话语中包含着更深切的期盼。3月16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评论文章说,在中国,民智的开启,人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的迸发,最大的促进者是改革开放实践和市场经济探索。只要改革开放不停滞不倒退,人民就会更加觉醒,也必将开创出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局。
  
  中国只能向前走
    3月16日,《新京报》发表社论指出,“文革”式方法和思维,迄今影响并未完全消弭。但是,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那样:“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所以改革开放才成了“决定中国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抉择”。当下,中国社会确实面临不少问题,可是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建立在民主和法治基础上的全方位“改革”,而不能靠运动式的“文革”。
  
  
  只有社会组织充分成长政改才会增加确定性
    两会闭幕之际,中央党校博士生导师吴忠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认为,中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社会建设。他认为,社会建设对于政治建设具有基础性意义。如果没有社会建设富有成效的推进,不仅经济改革的成果将得而复失,政治体制改革也将无法进行。而社会建设关键的一点,就是让中等收入人群真正发育起来,让社会组织充分介入政府和民间事务中,通过较为理性的力量,充分凝聚共识。

推荐访问:最强音 两会 强大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