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巢家庭养老问题探析】 空巢家庭养老

   [提要] 随着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河北省城市家庭空巢现象日益严重。本文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角度,分析城市空巢家庭的养老特征,并指出需从个人、家庭、社区以及政府等方面入手,解决城市家庭空巢问题。
   关键词:空巢家庭;养老;河北省
   基金项目:2011年度河北省委讲师团系统科研课题(编号:201138)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5日
   空巢家庭是指子女不在身边和无子女的老人家庭。空巢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阶段。随着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家庭空巢现象日益严重。能否有效解决空巢家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
   一、河北省城市空巢家庭现状
   河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以5,919,726人的规模位居全国第19位,占全省总人口的8.24%。按照国际惯例,65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由此可见,河北省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测算,“十二五”时期,河北省老年人口还将以年均3%以上的速度进入高增长阶段。目前,河北省虽然还没有对空巢家庭的具体统计数据,但是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2010年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更高,达到56.1%,其中独居老年人占12.1%,与配偶同住的占44%。显然,对于河北省这样一个人口大省,即使按照全国的平均水平,全省城市老人空巢家庭比例也已达一半左右。伴随空巢家庭数量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河北省城市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史上以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大家庭为荣。尊老、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正是通过大家庭的居住方式来体现的。如今子女离开家庭,从而造成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失去了依靠,精神上失去寄托,特别是进入鳏寡期的老年人,面临的困难更大。养老包括经济供给、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三个主要方面。处于空巢家庭的老人这三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经济供给不足。城市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总体上虽然要优于农村,因为大部分城市空巢老人有退休金或者养老保险。但是,不少城市空巢老人也存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经济困难的城市空巢老人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是没有退休金的空巢老人。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金是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个最基本、最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对于少数的体制外城市空巢老人,不享有退休金。这些不享有退休金的空巢老人大多依靠子女资助、社会补贴、工作收入以及配偶的退休金等生活。在失去工作收入的老人中,其稳定收入部分数量较少,虽然有些老人会得到子女的资助,但资助数量与子女的生活状况有直接关系,在目前物价涨幅较大、医疗费用较高的背景下,这一部分老人的生活比较紧张。
   二是子女工作不稳定的空巢老人。如果空巢老人遇到子女工作不稳定、下岗失业、或收入较低等情况还会出现老养小现象。在目前物价水平较高、生活成本较高的背景下,对于单纯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来说,老养小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所以成年子女的工作不稳定无疑会加重这部分空巢老人的生活负担。
   三是身患疾病的空巢老人。目前,河北省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覆盖面较广,大部分城市空巢老人都享有各种形式的医疗社会保障,因此对一般医疗费用是基本能够承担的。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而中国目前实行的城镇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只是一种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其保障水平较低,再加上这一制度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因而常常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需求。
   (二)生活照顾困难。空巢老人迟早都将面临生活中的困难。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当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时候,需要有人时刻照料他们的饮食起居。在家庭照料功能急剧减弱的背景下,很多城市空巢老人都把目光转向了他们生活的社区,而且这些服务需求涉及空巢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老年人服务热线、上门做家务、家庭病床、陪同看病、送饭、日常购物等。河北省目前社区照料服务仅在小范围内有所开展,而且提供的服务内容也比较有限,仅仅局限于上门做家务、维修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因而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空巢老人多方面的照料需求。
   (三)精神慰藉缺乏。河北省城市空巢老人精神上缺乏慰藉主要表现为:一是现代都市的生活方式已经使得大部分城市空巢老人远离了他们的邻居,从而使他们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慰藉来源;二是部分城市空巢老人因生理或心理原因基本上只呆在家里,很少去其他场所活动;三是社区工作的不尽完善(包括社区活动场所的缺乏、社区活动内容的相对贫乏、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主动等)使得社区无法将众多空巢老人吸引到自己身边来,从而无法真正发挥“社区是我家”的精神作用;四是原工作单位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中的退出也使得空巢老人失去了另外一个精神支柱和依靠。
   三、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途径
   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中面临的问题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社会、政府和家庭共同努力,从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一)建立和完善基本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一批免费的老年人服务项目,切实提升老年家庭的生活品质。对于老人们的交流娱乐需要,建立免费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对于身体状况不好,家中无人照料的老人,可以考虑建立托管中心,白天把老人送到中心,晚上送回家,既解决白天无人照料老人的困难,又满足了老人经常在一起交流的精神需求;考虑到部分老年家庭的特殊状况,放宽实施免费服务的条件限制,以使更多的老年家庭获益,比如可以考虑将夫妻一方有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空巢家庭(非三无、非低保家庭)纳入其中。
   (二)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项目。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采取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民间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场所。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到养老事业中,努力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格局。
   (三)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及医疗服务。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社会保障水平的需求要高于一般人,与此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又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这就导致了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大。要探索和尝试建立专门的老年医疗保险制度,以老年人医疗为重点,加强对老人疾病的预防治疗、家庭护理、医疗咨询、健康指导等方面的医疗服务。
   (四)引导社会慈善力量关爱空巢老人。政府应加大工作力度,向社会招募志愿者,以社区为依托,定期为空巢老人提供义务服务。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扩大为空巢老人服务的支援网络,从而减轻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服务人员与空巢老人之间起积极的协助作用。
   (五)加强对老人的健康指导。积极开展老龄人教育活动,加强对其观念和知识的指导。第一,父母对子女离家独立生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子女离家前要有思想准备,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节奏;第二,培养一定的兴趣和爱好,增进自己的社会交往,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并注意维持一定的社会交往,以缓解孤独感;第三,应及时对症治疗。对较严重的“空巢综合症”老人,如有严重的心境抑郁、失眠,存在多种躯体化症状,有自杀观念和行为者,应指导其及时寻求心理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接受必要的心理或药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芳.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与养老方式的选择.江海学刊,2000.1.
  [2]张卫东.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心理科学,2002.3.
  [3]张文范.社区养老社会化服务的战略意义.城市管理,2004.6.
  [4]汪黎黎,姚劲松,许改玲.城市空巢家庭的养老特征分析.当代经济,2008.5.

推荐访问:探析 养老 家庭 空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