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浅析_浅析高校后勤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本文就职业指导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重视加强“个性化”职业指导、充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全面推行职业资格�书制度以及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等五个方面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校;职业指导;开展; 个性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02-01
  
  所谓职业指导,是指由专业的职业指导机构及其人员帮助求职择业人员确定职业方向的咨询指导活动。在高校中开展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毕业生地充分就业。
  1.人才培养要以就业为导向、就业为标准
   我们一直强调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发展,必须做大做强。所谓“做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就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学生,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找到适合自己、服务社会的岗位。所以说当前的任务主要是抓好按需办学的问题。这种需求既有考生和家长对学生人学的需求,即对办学的“入口”需求;也有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需求,即对学校“出口”的需求。
  学校办学中的“入口”和“出口”问题,是涉及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学生入学,学校办不了,毕业生出不去,学校也办不下去。 高职院校要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立足,必须重视“出口”问题,提高就业率,培养的学生要适销对路,是社会某行业中急需的,而且上岗适应快,用得上、留得住。有的人存在模糊认识,认为社会需求就是社会上热门的专业、“入口”好的专业,把主要精力用于解决办学的“入口”,只顾大量招生,没有把“出口”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造成一方面各学校办的“热门”专业难就业,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专业供不应求。所以如何处理好办学中“入口”和“出口”的关系,我们认为,应以“出口”为导向,做好“入口”工作,也就是以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为目标来确定“入口”。
  2.在对毕业生择业进行团体指导的基础上,重视加强“个性化”职业指导
  传统的职业指导往往以团体指导为主,这对毕业生把握整体的国家就业政策,就业材料的准备及求职面试的基本策略与技巧等方面是必须的,但由于团体指导只能对全体毕业生进行“面上”的宏观的就业辅导,较少顾及学生个体的兴趣、技能、特长等细微之处,因此,在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中,高校对大学生应重视加强“个性化”的辅导。
  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利用人才测评系统或测试量表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进行测量和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和个性特征,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其次,分析和预测社会供求状况。通过向大学生介绍整个就业市场的社会职业状况、经济发展趋势、就业政策等基本情况,并向毕业生提供社会需求信息,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社会,科学评估社会的供求实际。
  最后,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通过与大学生一起进行自我分析和社会供求现状分析,指导大学生形成完整的自我形象和职业角色形象,并把自我与职业、个人与社会融为一体,在考虑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兼顾社会的需要和集体利益,做出合理的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
  3.要充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择业心态
  择业心态是大学生在择业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在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择业心态应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择业心态。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心理特点:越来越多的学生择业过程中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的勇气,行为保守并有自卑心理;盲目自负,就业期望值偏高,理想与现实脱节;在择业时,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的倾向等。针对学生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对于积极的一面,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对于消极的心理,要进行调节和引导。在职业指导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要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引导大学生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耐挫能力,培养自信心,坦然地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引导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对自身的学识、能力、品德等有一个综合性的客观评价,确定合理的期望值,使自己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做到面对现实、勤于思考、积极进取。
  4.全面推行职业资格�书制度,实现毕业生就业与就业准入的有效衔接
  职业资格�书制度是国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要求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毕业时必须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书,持“双�书”毕业,因此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实验实训环节时要与职业资格�书的相关内容相“衔接”,并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要求大学毕业生取得学历�书时,还应取得职业资格�书或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岗位资格�书。如秘书资格�书、导游�及其他相关认�,切实落实“双�”毕业离校制度,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5.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最大限度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有着特殊重要意义的工作,必须把创业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作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的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更多的谋业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高校的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凭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一番事业,解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创业意识;培养敢于创业和善于创业的品格,不靠高校安排,主动搏击职业市场的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寻找和创造工作岗位的能力,帮助学生结合所学专业选择适合社会需要和个人条件并易于创业的领域、目标和方式等。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这必将成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继梁.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4)
  
  [2]吴冰.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7)

推荐访问:职业指导 浅析 高校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