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女主持人_杜萍:女村官的致富经

  2007年9月,初秋,济宁市市中区安居镇十里西村仍热浪滚滚。再过两天就要进行村“两委”换届选举了,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村民们互相打听着“杜萍是谁啊?”“就是老宫家的儿媳妇,上过大学的。”
  彼时,杜萍正在家里端着最新一期的《商界》看得入神,不知何时回来的丈夫递过来一杯绿茶:“又做梦呢!”
  读《商界》的女子
  杜萍1973年出生在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乡的一户农家,因家庭贫困,高中毕业后进入当地一家食品添加剂工厂上班。听着单调的机器轰鸣声,机械地重复着枯燥的操作,杜萍常生暗无天日之感。
  1年多后,新疆阿克苏一家棉纺厂招工,在阿克苏上班的小姨引荐了杜萍――在那个正式工门槛被挤破的年代,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临行前,母亲细细地叮嘱:“好好干,跳出咱这农门。”可是,走进车间杜萍才发现,这不过是从一种单调跳到了另一种单调。她可不想一辈子埋在这单调里,1个月后,她逃回了家乡。
  几经辗转,1996年,杜萍和丈夫小宫在济宁市区的繁华地段开起了婚纱影楼。那时,婚纱照刚刚兴起,他们的生意甚是红火,不到两年,就在市区买了房。
  丈夫的老家济宁市市中区安居镇十里西村以粮食种植为主,亩产不足干元。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杜萍夫妇影楼里的店员就是从村里带来的年轻人。
  不忙的时候,杜萍经常看着他们发呆:店里才能雇几个人啊?他们抛家舍业出来打工多么不容易!干点啥才能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呢?
  离影楼不远有个报亭,里面摆满了各式报刊。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杜萍带顾客拍外景经过那里,偶然一撇,一本杂志跃入眼帘。封面上,比尔・盖茨正在“指点江山”。再看一眼,杂志叫《商界》。杜萍立马买下一本。拍摄间隙,她迫不及待地拿出来看,发现这不仅是商界人物的传奇故事,更是一本充满智慧的生意经!
  手不释卷,杜萍一口气读完。此后,每一期上架,她都第一个跑去买。她想从中读出点经验,更想读出个项目来。
  不想做商人
  影楼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但站在柜台后面的杜萍却越来越寂寞。她常常觉得,“发展得再快,也只是扩大规模而已,没有什么意义。”
  2005年,杜萍考入第三届全市农村党员干部大专班,脱产学习两年。在那里,她重新认识了农业与农村。她觉得,要想改变村民的穷日子,就必须先回到农村去。
  一天晚上放学回家,杜萍和丈夫商量:“咱把家里的麦田改成菜地吧?我和学校里的老师探讨过,咱那里浇灌方便,种菜合适。”一向支持妻子的小宫答应了。
  2006年初春,宫家的麦田上建起了大棚,里面栽满了西红柿、茄子和辣椒。一有时间,杜萍就往大棚跑。亲友们都说她疯了,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放下3岁的女儿不管,好不容易脱离了坷垃地,又跑回去了。
  杜萍一心操持着她的试验田。到了收获的季节,红彤彤的西红柿、紫灿灿的茄子、黄澄澄的辣椒压弯了植株。送到蔬菜批发市场,眨眼的工夫就被抢个精光。年底一算,1亩地的利润是种小麦的10余倍。
  站在地边,杜萍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2007年杜萍结业,恰逢十里西村“两委”换届选举,妇代会换届同步进行。打定主意回农村的她报了名。
  选举当天,当一身职业裙装,脚蹬6公分高跟鞋的杜萍亮相的时候,人们终于将名字和“小宫家的”对上了号。私下里,大伙儿商量着“人家上过大学,影楼开得那么好,又会种大棚,可能行!”“人家从城里回到农村,估计是真想干点事,选她试试。”
  最终,杜萍以90%的绝对优势当选村妇代会主任。
  一片农场,一个梦
  上任第一天,杜萍就体会到了:村里的工作不好干。
  十里西村世代种粮,杜萍对大家说种菜,村民们心里没底儿。任凭杜萍磨破了嘴皮子,就是不松口。杜萍只好以900元/亩的价格预付了土地的租金。等到60亩地谈下来,已是大年三十。
  捧着60亩地的合约,杜萍不敢像其他人-样轻轻松松地贴对联、包饺子。在隆隆的鞭炮声中,她个接一个地打电话,预定犁地、建棚、育苗……正月初一的饺子刚下肚,一溜3辆耕地机就下了田。
  头一茬,杜萍种的是甜瓜。每天天刚破晓,她就到了地里,一直忙到晚上8点值夜人上岗,她才离去。有村民告诉她,以前那是一片坟地,她大咧咧地说:“那有什么?现在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瓜苗了!”
  辛勤的汗水换来甘甜的收获,4月,60亩地的甜瓜喜获丰收。最热闹的时候,6米宽的生产路旁,白花花全是甜瓜,远远望去,像是浪涛翻滚。由五六辆农用大三轮组成的车队,一天两次往城里送都送不完。
  有一次,到晚上的时候,还有一车瓜没有送走。看大伙儿都累了,杜萍决定自己押车。杜萍的大伯哥当司机,杜萍就坐在副驾上。4月的夜晚,冷风如刀,杜萍裹着婆婆的青布大棉袄,仍冷得瑟瑟发抖。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就在她朦朦胧胧进入梦乡之际,只听“哐”一声巨响,她晕了过去。
  醒来时,杜萍已经躺在医院里,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背上背着夹板。丈夫告诉她,车开到马路牙子上侧翻了,哥哥的腿受了伤,她的右肩骨折了,头部缝了6针。
  年近古稀的父亲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老泪纵横,“你这样做到底图个啥?咱不缺吃不缺喝,孩子还那么小,万一有点事怎么办?不干了行吗?”5岁的女儿也扬着小脸小声地求他:“妈妈,不种地,不种瓜,妞妞不吃瓜。”
  摸着女儿的头,杜萍强忍哽咽:“咋能不干呢?现在大棚刚有起色,往后就好起来了。”看女儿如此执拗,父亲生气地说:“你要再干,以后我再也不登你的门!”
  杜萍知道父亲说的是气话,在医院呆了3天,头上的纱布还没拆,她就梗着脖子下了田。收完了瓜就该种菜了,在这节骨眼上,她怎么能躺得住呢?
  天渐渐热起来,杜萍每天和工人一起在大棚里管理菜苗,背上的夹板捂得难受,晚上回到家,她不能躺下,只能半靠在床头迷糊会儿。不到两个月,就变得又黑又瘦。丈夫看得心疼,一咬牙,将倾注了10余年心血的婚纱影楼撂下了。
  有了丈夫的全力帮助,杜萍的挑子轻了许多。大棚内,菜苗换了一茬又一茬,五颜六色的有机蔬菜开始走出济宁,走向全国,“富民”净菜的品牌逐渐响亮起来。
  黄土地上的贵妇
  就在杜萍的大棚蔬菜即将驶上快车道时,灾难又一次降临了。
  2009年农历九月二十五,还是金秋时节,一场大雪却突然而至,杜萍的16个大棚被压垮,40余亩翠绿的菜苗顷刻间枯萎。
  杜萍艰难地走到地头,看着残破不堪的大棚和几乎被大雪完全覆盖的植株,忍不住泪如雨下。空荡荡的银白世界里,只有呜咽的风,懂她的心。
  哭完了,杜萍一步步挪回家,拿出计算器仔仔细细摁了3遍,没错,不带客户的索赔就损失了90余万元。
  一连几天,杜萍都缓不过劲来。村里的张大姐上门劝她“咱从零都能干起,何况现在呢?”丈夫也安慰她:“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7啥都不想了,努力干吧。”
  踩着积雪,许多员工找到杜萍,说今年的工资先不要了,但杜萍不同意,东拼西凑硬是在年底前把租金和工资 都发到了大伙手中。
  跟着自己干的,多是老人和妇女。过去,他们靠侍弄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挣日子,如今就靠她呢。不管多么艰难,都不能亏欠他们的,更不能撂挑子!
  两年多的相处,杜萍和村里的妇女姐妹俨然已亲如一家。不忙的时候,大家经常约杜萍去赶集。杜萍眼光好,她们喜欢让她帮忙选衣服。即使自己不需要买东西,杜萍也从不推辞。每次帮大家挑完衣服,她都会追问一句:“今天有谁给公婆买东西呀?我们一起去张张眼(把把关)。”
  过去手头紧,一两年也给老人买不了一件衣服,如今光工资一年就能挣近万元,出手也就阔绰了。村东头的王大姐,每次给老人买衣服都是两件,婆婆一件,娘一件;买鞋子大小号各一双,娘穿小的,婆婆穿大的。
  2011年春节,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出门拜年,老人们聚在一起笑容满面,这个说:“我这棉袄是老大媳妇给买的。”那个说:“我这帽子是小儿媳从城里带回的,最新式的……”杜萍夹在一群脸膛黝黑、发型时髦、衣饰新颖、皮鞋锃亮的女人中间,听着这样的议论,那一刻,所有的艰辛都烟消云散。
  走近《商界》
  “你没拿出十分的力气。”经营婚纱影楼的时候,丈夫这样评价杜萍。如今搞无公害蔬菜大棚了,丈夫的评价变成了:“你把劲都使这上头了!”
  的确,自从搞起蔬菜大棚,女儿已经很少看见妈妈了。开始,妈妈长在田问地头,后来,妈妈穿梭于全国各地,偶尔呆在家里,那一定是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生日。
  杜萍的忙,忙出了成绩。
  蔬菜大棚渐成规模以后,杜萍适时发展了“富民净菜专业合作社”,之后又成立了“杜萍净菜配送中心”,带动农户3000余户,指导管理蔬菜基地2000余亩,使乡亲人均每年增收8000余元。
  带动大伙富起来的杜萍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济宁市妇女创业带头人”、“济宁市劳动模范”、“省乡村之星”、省十大巾帼增收标兵等。
  现在,她正在积极筹建特种蔬菜生态园,尝试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记者祝愿她有朝一日登上《商界》,她说:“其实,我并不想做一个纯商人,我就想为大家做点事。”杜萍:女村官的致富经
  吕红霞
  2007年9月,初秋,济宁市市中区安居镇十里西村仍热浪滚滚。再过两天就要进行村“两委”换届选举了,候选人名单已经公布。村民们互相打听着“杜萍是谁啊?”“就是老宫家的儿媳妇,上过大学的。”
  彼时,杜萍正在家里端着最新一期的《商界》看得入神,不知何时回来的丈夫递过来一杯绿茶:“又做梦呢!”
  读《商界》的女子
  杜萍1973年出生在济宁市任城区喻屯乡的一户农家,因家庭贫困,高中毕业后进入当地一家食品添加剂工厂上班。听着单调的机器轰鸣声,机械地重复着枯燥的操作,杜萍常生暗无天日之感。
  1年多后,新疆阿克苏一家棉纺厂招工,在阿克苏上班的小姨引荐了杜萍――在那个正式工门槛被挤破的年代,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临行前,母亲细细地叮嘱:“好好干,跳出咱这农门。”可是,走进车间杜萍才发现,这不过是从一种单调跳到了另一种单调。她可不想一辈子埋在这单调里,1个月后,她逃回了家乡。
  几经辗转,1996年,杜萍和丈夫小宫在济宁市区的繁华地段开起了婚纱影楼。那时,婚纱照刚刚兴起,他们的生意甚是红火,不到两年,就在市区买了房。
  丈夫的老家济宁市市中区安居镇十里西村以粮食种植为主,亩产不足干元。村民纷纷外出打工贴补家用。杜萍夫妇影楼里的店员就是从村里带来的年轻人。
  不忙的时候,杜萍经常看着他们发呆:店里才能雇几个人啊?他们抛家舍业出来打工多么不容易!干点啥才能让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呢?
  离影楼不远有个报亭,里面摆满了各式报刊。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杜萍带顾客拍外景经过那里,偶然一撇,一本杂志跃入眼帘。封面上,比尔・盖茨正在“指点江山”。再看一眼,杂志叫《商界》。杜萍立马买下一本。拍摄间隙,她迫不及待地拿出来看,发现这不仅是商界人物的传奇故事,更是一本充满智慧的生意经!
  手不释卷,杜萍一口气读完。此后,每一期上架,她都第一个跑去买。她想从中读出点经验,更想读出个项目来。
  不想做商人
  影楼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但站在柜台后面的杜萍却越来越寂寞。她常常觉得,“发展得再快,也只是扩大规模而已,没有什么意义。”
  2005年,杜萍考入第三届全市农村党员干部大专班,脱产学习两年。在那里,她重新认识了农业与农村。她觉得,要想改变村民的穷日子,就必须先回到农村去。
  一天晚上放学回家,杜萍和丈夫商量:“咱把家里的麦田改成菜地吧?我和学校里的老师探讨过,咱那里浇灌方便,种菜合适。”一向支持妻子的小宫答应了。
  2006年初春,宫家的麦田上建起了大棚,里面栽满了西红柿、茄子和辣椒。一有时间,杜萍就往大棚跑。亲友们都说她疯了,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放下3岁的女儿不管,好不容易脱离了坷垃地,又跑回去了。
  杜萍一心操持着她的试验田。到了收获的季节,红彤彤的西红柿、紫灿灿的茄子、黄澄澄的辣椒压弯了植株。送到蔬菜批发市场,眨眼的工夫就被抢个精光。年底一算,1亩地的利润是种小麦的10余倍。
  站在地边,杜萍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2007年杜萍结业,恰逢十里西村“两委”换届选举,妇代会换届同步进行。打定主意回农村的她报了名。
  选举当天,当一身职业裙装,脚蹬6公分高跟鞋的杜萍亮相的时候,人们终于将名字和“小宫家的”对上了号。私下里,大伙儿商量着“人家上过大学,影楼开得那么好,又会种大棚,可能行!”“人家从城里回到农村,估计是真想干点事,选她试试。”
  最终,杜萍以90%的绝对优势当选村妇代会主任。
  一片农场,一个梦
  上任第一天,杜萍就体会到了:村里的工作不好干。
  十里西村世代种粮,杜萍对大家说种菜,村民们心里没底儿。任凭杜萍磨破了嘴皮子,就是不松口。杜萍只好以900元/亩的价格预付了土地的租金。等到60亩地谈下来,已是大年三十。
  捧着60亩地的合约,杜萍不敢像其他人-样轻轻松松地贴对联、包饺子。在隆隆的鞭炮声中,她个接一个地打电话,预定犁地、建棚、育苗……正月初一的饺子刚下肚,一溜3辆耕地机就下了田。
  头一茬,杜萍种的是甜瓜。每天天刚破晓,她就到了地里,一直忙到晚上8点值夜人上岗,她才离去。有村民告诉她,以前那是一片坟地,她大咧咧地说:“那有什么?现在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瓜苗了!”
  辛勤的汗水换来甘甜的收获,4月,60亩地的甜瓜喜获丰收。最热闹的时候,6米宽的生产路旁,白花花全是甜瓜,远远望去,像是浪涛翻滚。由五六辆农用大三轮组成的车队,一天两次往城里送都送不完。
  有一次,到晚上的时候,还有一车瓜没有送走。看大伙儿都累了,杜萍决定自己押车。杜萍的大伯哥当司机,杜萍就坐在副驾上。4月的夜晚,冷风如刀,杜萍裹着婆婆的青布大棉袄,仍冷得瑟瑟发抖。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就在她朦朦胧胧进入梦乡之际,只听“哐”一声巨响,她晕了 过去。
  醒来时,杜萍已经躺在医院里,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背上背着夹板。丈夫告诉她,车开到马路牙子上侧翻了,哥哥的腿受了伤,她的右肩骨折了,头部缝了6针。
  年近古稀的父亲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老泪纵横,“你这样做到底图个啥?咱不缺吃不缺喝,孩子还那么小,万一有点事怎么办?不干了行吗?”5岁的女儿也扬着小脸小声地求他:“妈妈,不种地,不种瓜,妞妞不吃瓜。”
  摸着女儿的头,杜萍强忍哽咽:“咋能不干呢?现在大棚刚有起色,往后就好起来了。”看女儿如此执拗,父亲生气地说:“你要再干,以后我再也不登你的门!”
  杜萍知道父亲说的是气话,在医院呆了3天,头上的纱布还没拆,她就梗着脖子下了田。收完了瓜就该种菜了,在这节骨眼上,她怎么能躺得住呢?
  天渐渐热起来,杜萍每天和工人一起在大棚里管理菜苗,背上的夹板捂得难受,晚上回到家,她不能躺下,只能半靠在床头迷糊会儿。不到两个月,就变得又黑又瘦。丈夫看得心疼,一咬牙,将倾注了10余年心血的婚纱影楼撂下了。
  有了丈夫的全力帮助,杜萍的挑子轻了许多。大棚内,菜苗换了一茬又一茬,五颜六色的有机蔬菜开始走出济宁,走向全国,“富民”净菜的品牌逐渐响亮起来。
  黄土地上的贵妇
  就在杜萍的大棚蔬菜即将驶上快车道时,灾难又一次降临了。
  2009年农历九月二十五,还是金秋时节,一场大雪却突然而至,杜萍的16个大棚被压垮,40余亩翠绿的菜苗顷刻间枯萎。
  杜萍艰难地走到地头,看着残破不堪的大棚和几乎被大雪完全覆盖的植株,忍不住泪如雨下。空荡荡的银白世界里,只有呜咽的风,懂她的心。
  哭完了,杜萍一步步挪回家,拿出计算器仔仔细细摁了3遍,没错,不带客户的索赔就损失了90余万元。
  一连几天,杜萍都缓不过劲来。村里的张大姐上门劝她“咱从零都能干起,何况现在呢?”丈夫也安慰她:“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7啥都不想了,努力干吧。”
  踩着积雪,许多员工找到杜萍,说今年的工资先不要了,但杜萍不同意,东拼西凑硬是在年底前把租金和工资都发到了大伙手中。
  跟着自己干的,多是老人和妇女。过去,他们靠侍弄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挣日子,如今就靠她呢。不管多么艰难,都不能亏欠他们的,更不能撂挑子!
  两年多的相处,杜萍和村里的妇女姐妹俨然已亲如一家。不忙的时候,大家经常约杜萍去赶集。杜萍眼光好,她们喜欢让她帮忙选衣服。即使自己不需要买东西,杜萍也从不推辞。每次帮大家挑完衣服,她都会追问一句:“今天有谁给公婆买东西呀?我们一起去张张眼(把把关)。”
  过去手头紧,一两年也给老人买不了一件衣服,如今光工资一年就能挣近万元,出手也就阔绰了。村东头的王大姐,每次给老人买衣服都是两件,婆婆一件,娘一件;买鞋子大小号各一双,娘穿小的,婆婆穿大的。
  2011年春节,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出门拜年,老人们聚在一起笑容满面,这个说:“我这棉袄是老大媳妇给买的。”那个说:“我这帽子是小儿媳从城里带回的,最新式的……”杜萍夹在一群脸膛黝黑、发型时髦、衣饰新颖、皮鞋锃亮的女人中间,听着这样的议论,那一刻,所有的艰辛都烟消云散。
  走近《商界》
  “你没拿出十分的力气。”经营婚纱影楼的时候,丈夫这样评价杜萍。如今搞无公害蔬菜大棚了,丈夫的评价变成了:“你把劲都使这上头了!”
  的确,自从搞起蔬菜大棚,女儿已经很少看见妈妈了。开始,妈妈长在田问地头,后来,妈妈穿梭于全国各地,偶尔呆在家里,那一定是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生日。
  杜萍的忙,忙出了成绩。
  蔬菜大棚渐成规模以后,杜萍适时发展了“富民净菜专业合作社”,之后又成立了“杜萍净菜配送中心”,带动农户3000余户,指导管理蔬菜基地2000余亩,使乡亲人均每年增收8000余元。
  带动大伙富起来的杜萍获得一系列荣誉称号:“济宁市妇女创业带头人”、“济宁市劳动模范”、“省乡村之星”、省十大巾帼增收标兵等。
  现在,她正在积极筹建特种蔬菜生态园,尝试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记者祝愿她有朝一日登上《商界》,她说:“其实,我并不想做一个纯商人,我就想为大家做点事。”

推荐访问:村官 致富经 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