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常用他汀类药物有哪些

  【摘要】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常规药物,随着高脂血症发病率的上升,他汀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 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综述,以促进其合理应用。
   【关键词】 他汀类;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他汀类药品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甘油三酯水平,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是目前最重要的调脂药品。近年来的研究证明[1],调脂治疗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发挥重大作用,因此他汀类药物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级、二级药物。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2]皮肤、胃肠道、神经系统、肝脏和肌肉等组织。皮肤及胃肠道反应一般并不严重,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能减轻或消失。他汀类药对肝功能、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影响,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
  1 不良反应
  1.1 肝毒性[3]
   他汀类药物肝毒性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临床研究表明,ALT升高与饮酒、体重增长、服药前肝功能异常和他汀类使用药物剂量的增加有关。研究排除服药前肝功能异常者,结果显示,ALT改变是与剂量相关,症状严重者分别有短暂的恶心、腹痛、食欲减退及疲劳症状,均在80 mg/d组。对于肝功能损害较轻的患者,降低剂量同时给予护肝治疗,可以使调脂治疗得以继续。而肝功能损害较重的的患者,需待肝功能好转后,在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前提下,可继续应用小剂量他汀类药物调脂。
  1.2 肌肉毒性反应[4]
   包括横纹肌溶解、肌痛、肌触痛且色素沉着等。临床现为肌肉疼痛、无力,以四肢近端肌肉明显,如没有及时停药,可以发展成为肌溶解,血清肌磷酸激酶(CK)升高达正常高限10倍以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达正常高限3倍以上,肌肉活检为非特异性炎性改变,肌电图显示有肌病表现、肌球蛋白尿等。随着肌溶解的发生,血清肌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最终患者可死于严重的尿毒症或心律失常。老年、肝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低血压、严重感染、剧烈运动、药物性肌病病史或家族史等均是发生他汀类药物性肌病的危险因素。
  1.3 神经系统毒性[5]
   他汀类药物不会引起外周神经病,也不损害记忆或认知功能。如治疗过程中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可行全面神经学评价以排除继发性原因(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酒精滥用、癌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如不能找到其他原因,应终止他汀类药物治疗3~6个月(外周神经病)或1~3个月(认知损害)。如症状改善,可作出他汀类药物诱发外周神经病诊断,并换用另一种他汀类药物;如停药后症状仍不能改善,根据危险-获益分析可考虑再次启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专家建议,尽量避免在颅内出血复发风险较高者应用他汀类药物,除非特别需要应用或临床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明显获益。但是,他汀类药物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时,以下人群应警惕出血性卒中的危险:既往有脑出血病史、老年男性、存在控制不良的严重高血压、使用抗栓治疗易发生脑出血等情况者。对此类患者需要仔细分析易于出血的原因,权衡利弊,以减少使用他汀类药物引起脑出血的风险。
  2 防治措施
   他汀类药物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也是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血脂异常治疗的首选药物[6]。为避免应用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应从较小剂量开始。增大用药剂量,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同时,会增加肝功能异常和横纹肌溶解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2) 考虑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因素。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有药物性肌病史或肌病家族史的患者,是发生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高危人群,应对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进行随访,密切关注[8]。
  
  
  参考文献
  [1] 温晓娜.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10(5):357-360.
  [2] 杨永革,王占庆,姜楠等.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11,30(6):817-820.
  [3] 姚立枫.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0,22(2):72-74.
  [4] 张力军.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3011-3012.
  [5] 边素艳,叶平.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再认识[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6(6):416-420.
  [6] 赵政党,刘秀华.阿托伐他汀类药物治疗血脂紊乱的临床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1):14-15.
  [7] 邹德玲,陈艳丽,赵玫,等.他汀类药物相关肌病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6):407-409.
  [8] 安瑗,王慧媛,赵志刚等.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5):408-411

推荐访问:不良反应 类药物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