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再相信赢在起跑线上的谎言】 赢在起跑线歌词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一定要慢慢成长。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一定要慢慢成长。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能慢慢来的事。当兴趣班成为“信仰”
  不论孩子已经有多出色,家长们仍然期待神一般的培训班,神一般的辅导老师,孩子则像神一般地学习。一些家长在恐慌和焦虑中无从依赖,于是催生了一种共同的奇特信仰一培训班。
  中国美院的一名台北学生敏感地发现了大陆奇特的培训班文化,对两地进行了比较:台湾没有那么多专为考试服务的画室,而大陆的学生把在画室学习当作人生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因为考不上就完了。他疑惑地问:“画画不是兴趣吗?画画应该没有压力啊。”
  大家都把兴趣班当成应试捷径的一个结果是,行情水涨船高,为了加分或者应试而学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回报。据了解,2012年杭州建兰中学招生,以特长生名义报名的学生就有三四百名,其中钢琴十级的学生就有60多个,而按照学校的招生计划,钢琴特长生只招收一两个。
  问题是,经过如此惨烈厮杀进入民办中学的艺术特长生,很多人会在初中严峻的课业压力下,放弃艺术特长。
  当兴趣班成了“信仰”,这些奇特的场景才能在各地上演:周末孩子在少年宫上一天的课,家长就在外面扎帐篷,孩子睡个午觉继续上课。幼儿园里四五岁的孩子也不能幸免——下了课,家长在走廊上喂饭,这些还没有解决自主吃饭问题、晚上还要抱着奶瓶入睡的孩子,吃完饭要接着学习。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可怜,真的很可怜。”长期關注幼儿教育的浙江省特级教师王芳说,即便在看似离高考指挥棒十万八千里的学前阶段,家长们也显得“很急,很疯,很可怕。”
  “家长患了一种病,集体焦虑症。”浙江省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说,“这种病是我们整个社会焦虑的折射,政府是GDP导向的,教育是GDP导向的,所以大多数家长不能幸免,无法超脱。”
  “另外一个原因,今天的家长对子女追求成功的诉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因为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成败对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简单来说就是输不起。再追究下去,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教育价值观有密切關系,跟人才观、幸福观存在误区有密切關系。”
  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说,从上世纪90年代后,社会结构开始逐渐固化了,社会向上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如果说一个社会所有能够向上流动的渠道只有一条,就是考大学,那么家长肯定都围着高考打转。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家长焦虑不能完全避免,但当焦虑成为一种社会群体性的疾病,并且非理性地互相传导蔓延,那么在这个群体中最脆弱的那些人,一定会出现不理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承受者是他们自己的孩子。
  别让孩子跑错了方向
  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
  王芳说,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岁至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他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就与其他孩子持平了。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的一句广告语,”鲁林岳说,“家长被高考绑架还可以原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的兴趣扼杀了。”时代小学校长高军玉讲了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要不要学奥数,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了大奖。”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果。最近,教育部发布《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长”。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冯钢认为,眼下的教育文化除了违背成长规律、扼杀创造力,培养“木偶”,更糟糕的结果是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功利性。“家长总是告诉孩子,为什么读中学啊,是因为要读大学。于是读中学的全部意义都在于读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那这个中学就是没意义的。读大学的意义在于找到个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大学就白读了。意义都在后边,最后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坟墓。”
  冯钢说,我们要反思一下,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国内的名校争抢高分学生的时候,哈佛大学录取了一名宁夏的高考落榜生。这个孩子高中毕业后组建了一个社会组织和一个网站,进行一项他自己心目中的公益事业。哈佛录取他的理由是:我们需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人。
  是人,不是冬瓜
  大關小学校长金英给记者讲了一个故盘事。一个剃头师傅在拿冬瓜练习剃头,剃完总是把刀子一下子戳到冬瓜上。他剃了50个冬瓜以后终于开业了,迎来了第一个倒霉的顾客——剃完了以后,也一下子把刀子插进去。
  “我始终记得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你面对的不是一个冬瓜,是一个人。”
  “正因为孩子是人,所以是千差万别的,但是我们全国都是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管理,最后是统一的评价,搞得不统一的孩子在同一张卷子下面比个高下,那样一来孩子的确只能恐慌。”   “我遇到过一个家长,孩子只上半天幼儿园,下午就去上各种兴趣班,接受个别化教育了,一年花费数万元,”王芳说,“现在这个孩子上了小学,家长来找我,说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当年鲁迅说救救孩子,我相信今天仍然需要救救孩子。孩子不是知识的容器,也不是供父母摆布的木偶,他们是鲜活的生命。”鲁林岳说。
  “救救孩子,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整个社会的成功取向改变,但是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的孩子等得及吗?还有一个办法,家长自己的心态改变,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冯钢说。
  “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于父母之外的完整个体,作为父母,才能接受他的全部,而不是把一切不切实际的想法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不是私有财产。不是家长弥补人生缺憾的工具。”
  不管是家长、老师还是教育部门,甚至社会上所有一切跟孩子有關的机构,只要考虑过,这个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不一样的人,他的行为方式就会截然不同。在这种理念之下的孩子,他走上社会以后,也才能把别人当作人。
  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其实把孩子的权利表述得很明确了。
  事实上,不少家长和学校正试图为孩子“减速”。用杭州市清河中学校长陈飞的话来说,在无法改变社会大环境的情况下,我们这些中坚阶层可以为孩子能抵挡多少,就抵挡多少。
  在推行“过程性评价”改革的杭州市上城区,八成以上的小学在一至四年级均已推行期末免考制,个别学校正尝试将这一做法延伸到五、六年级。教育部门希望,用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记录等,替代孩子眼中“黑暗”的考试。
  该区督导与教育评价中心副主任马海燕说,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够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平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位知名的教育专家,女儿在最顶尖的公办小学找不到自信,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最终她把女儿转学到了普通学校,“如今她只从事一份非常普通但自己喜欢的职业,但是她孝顺父母,性格开朗大方,让我很自豪。”
  “只要承认孩子是人,那么很多教育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金英说,“我们可以为孩子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比如孩子会犯错,既然是人,就会犯错,孩子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长大的。孩子犯错的时候,就是我们教育的机会。”
  大關小学给每个孩子的生日礼物,就是3张卡,一年允许他做错三件事,免于惩罚。“药家鑫的悲剧,我的理解就是这个孩子怕犯错,做错事以后他觉得没人会包容他,最后他选择了最坏的一种方式来掩盖错误。”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家长要去发现。”金英告诉记者,一个妈妈找到她,向她哭诉女儿有多不好:说谎、偷小摊上的东西、不做作业、睡懒觉、顶嘴、离家出走、去网吧,才小学六年级!
  金英问这个母亲,你说说她有什么特点吧。母亲说,特点是很爱哭。
  金英说,教育专家都知道,这样的孩子有爱心。学校组织学生去陪空巢老人聊天,就让这个小姑娘去做队长。别人可能会嫌老爷爷老奶奶太唠叨,但她不会。
  “可能有人会说,金校长,你找到她这个优点又怎么样,又考不过人家。可是,这样一来孩子一生就有一个立足的基点了,在这件事上她就可以成功、有自信,作为家长我们要欣赏她,给她足够的肯定。”
  “大關小学每年有50%的毕业生去了杭州最顶尖的民办初中,但是我跟家长说,那有什么了不起,这就说明你赢了吗?初中的时候暂时领先而已,有的花是高中才开的,有的大学才开啊,有一朵花60多岁才开,那是齐白石。”金英说。
  人生是漫漫旅途,教育是慢慢浇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记住龙应台的一本书,《孩子,你慢慢来》。
  摘自新华网

推荐访问:线上 起跑 别再 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