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理想的课堂: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摘要:多年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要想营造理想的语文课堂,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更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宗旨。
  关键词:主导作用;师生关系 ;创设情境 ;教师素质 ;创新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教学中师生的规律性联系,是各种各样具体的师生联系方式的理论抽象和概括。要想营造理想的语文课堂,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新课程理念和多年语文教学工作经验,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悟: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有一首诗:你这糊涂先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要等到。/ 坐火轮/ 学微积分/ 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此诗道出了尊重人格,才有可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真谛。否则,“瓦特”、“爱迪生”也可能被你赶走。
  显然,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还取决于师生关系所处状况。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位教师有成见,师生关系出现了障碍,这个学生就不可能学好这门功课。教师作为“教练”,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先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和谐环境中,学生才敢于发表见解;只有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将个体潜能充分挖掘。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创造欲的持续动力,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营造理想课堂的基础。梅贻琦先生曾对师生关系作过精彩的比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致,不为而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传授一些可编码的知识,而诸如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等不可编码的知识获取更多依赖于课堂之外,依赖于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亲近,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着眼点。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发展。只有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观点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到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因此,教师要花大力气,通过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结合学生身边鲜活事例,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习动机,营造理想的课堂。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或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就可以使学生神思飞越,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得好:“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可见,多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一种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教学情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创设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以情境为前提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在理想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下的情境创设,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
  高质量教育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西方教育学者在论述这个问题时即曾讲过,“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更高的发展,他应首先发展他本身的这些优秀品质。”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突出了大学中教师的核心地位。其实不管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核心内容。正所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是教育教学行为顺利实施的保证。
  众所周知,伴随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到来,人们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权威正在或者将要受到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学生。比如,学生有时会提出教师意想不到或者不能准确解答的疑问,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做呢?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准备好一桶水”。现在看来,教师仅仅准备好“一桶水”还是远远不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桶水”还必须是不断更新、流动的“活水”。因此,只有对新知识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养,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形成诸多良好的品质:个性、修养、风度、气质、幽默感,对人尊重的态度,以及对真理的追求与敬畏等,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
  除此之外,教师的心里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心里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和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师本人首先必须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里素养尤其是个性品质,如情感、态度、性格、自我意识等是直接影响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宗旨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这里,我们不妨一起欣赏苏轼的题画诗《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严冬刚过,大地尚处于寒冷之中。而水中欢快嬉戏的野鸭,已拨开春江最早的波痕,那远古的宋朝诗人就此料定,“春江水暖鸭先知”,水中的春机已经萌动。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的季节。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可见,阅读欣赏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同时,找准想象的切入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思维,告诉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如果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思考,得出的结论就会多样化。就拿写作文来说:“文章贵在出新”,要使文章有新意就要加强逆向思维的训练。如《近墨者未必黑》、《弄斧要到班门》、《东施效颦新传》等这样的一些作文题,就是以逆向思维去提炼观点的。这样反其道而行之,可以树立新观念,提出新观点。不过,在进行逆向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时,必须合乎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异想天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但无论如何“林妹妹”成不了“宝姐姐”。否则,不但没有创新,反而变得没有意义,甚至会出现一些笑话。
  语文科作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课堂教学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不迷信课本,敢于用科学方法进行创新的精神,激活创新意识,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理想的语文课堂,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不辱老师使命。
  (作者简介:赵小敏(1965.4-),女,江苏常州人,汉族,在职大学本科(北京师范大学)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平市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员,现任福建省顺昌一中高中语文教师。)

推荐访问:主导作用 课堂 发挥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