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学校管理之我见【中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之我见】

  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教材不仅由少变多,也由薄变厚。与过去相比,新的教材显现出更多的弹性,从内容安排到组织设计都为教师的“二次开发”留下很大的空间,为教师施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机会。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教材分析 二次开发
  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都由教材传递和表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种教材功能的转向将促使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由于新的教材观带给教师的种种不确定性,使得习惯于视教材为神圣、照本宣科的教师突然感到迷惑和不太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似乎出现了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打破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重新认识和利用教材。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被赋予了自主运用教材的权利,教学不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教材内容的过程,而是批判性地、创造性地演绎教材,实现教师教学个性化的过程。
  一、对教材“二次开发”的理解
  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地调整和加工,合理地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教材,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既有教材灵活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加以运用;二是对其他教学素材资源的选择、整合和优化;三是自主开发其他新的教学资源。教材的“二次开发”,一方面服务于教师本人个性化的教学需求,体现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诠释;另一方面也使原有的教材内容更适合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
  “二次开发”教材,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加工,它不仅是教学法意义上的调整、改造和创新,还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情境的“课程重构”。教师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参与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不是学生掌握的对象,而是动态生成课程意义的“媒介”。其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二次开发”不是对教材简单的技术加工,也不是教师随意的主观行为,它要求教师站在课程的高度,从分析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剖析教材,设立目标,系统周密地考量教学中的各种要素,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补充材料、设计方案等。
  第二,现代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因此学生应成为教材“二次开发”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如果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教师实施的方案依旧是强加给学生的,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二次开发”的“产品”和“结果”。
  第三,教材“二次开发”超越传统上基于经验和自觉的加工处理,增加理性的决策和反思。因此,它不仅涉及“做什么”、“怎么做”,而且也涉及“做得怎么样”,即对决策“二次开发”的评价。通过评价,教师和学生对实施的方案进行反思,为下一次行动提供决策依据。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二次开发”实际上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动态过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二次开发”不是教师主观随意的行为,它必须建立在情境分析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只有熟悉情境、认识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地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因此,教材分析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前提,也是教材“二次开发”系统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教材层次的分析
  教材分析是对教材内容的客观描述,它主要包括教材“有什么”、“对使用者有什么要求”、“蕴含着什么”等三个层次方面的问题。
  第一层次主要是通过教材本身而获得关于教材的一般信息,对教材有一个总体印象。对教材分析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材“有什么”上面。教师通过教学大纲和教材简介了解教材的出版时间、使用对象、使用情境和配套材料。教师通过浏览教材目录和翻阅教材,初步掌握了教材的组织、话题、版面设计和插图等,以此获得对教材的总体印象。
  2012中学英语教材“二次开发”之我见第11期第二层次主要是对教材的局部内容进行分析。对教材分析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材“对使用者有什么要求”上面,具体地讲就是“学习者要做什么”,重点是在语言形式、意义或是兼而有之,需要什么认知活动,涉及什么样的课堂活动,谁是语言源或信息源等方面。对此,Little John认为,教材中的“任务”是了解教材设想的窗口,“教材设计者关于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的假设正是通过课堂任务的性质而变得清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由此得到界定”。教材中任务或练习的设计往往折射了编制者的学习观,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来研究教材的代表性特征。
  第三个层次重点在于得出有关诸如教材目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期待、内容选择和排列的原理等问题的结论。对教材分析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材“蕴含着什么”上面,包括内容和任务的选择和排列、教师和学生间的信息分配等方面。这个层面的分析虽然超越了最基本的层面,涉及到潜藏于表面信息下的理论假设和教学理念,但是揭示的深层次的假设和理念,隐含着很深的教育哲学,需要分析者的推理和演绎。
  2.教学理念的分析
  教材中教学理念反映了教材设计者对教学问题的理性认识,教师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可以探究隐藏于教材深层次的教学理念。
  一是语言观。语言是什么?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语言是结构系统;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交际工具。
  二是学习观。如何学?语言学习是演绎过程还是归纳过程;是语言习得还是语言学习;是学习知识技能,还是发展元认识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是综合学习过程还是分析学习过程;是过程导向还是结果导向;是小组合作学习还是个别学习?
  三是学生观。学生的角色是什么?学生具有情感、认知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他们是接受知识还是建构知识;是听从指导还是自主学习;是积极参与还是被动接受?
  四是教学观。如何教?教学是传递知识、提供学习情境和结构,还是互动合作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知识传授者和决策者,还是教学合作者和资源?   以上是教师在看到教材后可能想到的问题,这是自然的。在这里,不妨将此视为教师和教材的对话过程,通过对话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态,学生通过教材这一中介掌握课程内容。如果说课程标准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那么教材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它包括“用什么材料教”和“用什么方法教”。教材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熟悉课程目标的手段或工具。课程目标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规定,但其本身不具有操作性,它必须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进行实际操作,而教学目标则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来确定的。下面就以语篇为例,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语篇是英语教材内容之一,如对话、广告、书信、报道、叙述等,涉及内容广泛,题材多样。编者选用哪种语篇材料,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其间传递着编者的何种理念和意图,教师对此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解读。但是,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停留于这种目标和方法的预设,他们可以对同一篇材料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同一教学目标也可以由不同的语篇和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实现。例如,“对话”是英语教材中常见的语篇形式,它有时会呈现语言结构和功能,有时会阐述有关主题或内容,编者通过“对话”预设了某种教学目标。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分析词汇和语法、操练结构和功能、讨论交际策略等,“对话”中的词汇、语法、结构、功能、策略、文化等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教材评价
  教材“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是被动地适应教材,而是批判性地运用教材,这种批判性地运用涉及教师对教材的评价。教材分析和评价存在着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本质区别。教师不能停留在教材分析阶段,而应该从教材分析走向教材评价。分析教材是为了更好地评价教材,教师不仅要“走近教材”,还要“跳出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自主性。
  没有最理想的评价,只有最合适的教材。最合适的教材应该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符合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二是适合教师;三是必须满足教学大纲或考试的需要。评价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只有对教材和情境进行了客观地分析,才能对教材作出主观的判断。如果没有主观分析,对教材的判断就会偏离方向。为了保证评价的系统性和客观性,教材评价中常常采用“清单法”,它通常与情境相关,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优点是系统、高效、便利、清晰。
  四、结语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它承载着改革者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思想,能给教师以新的启示,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教材不仅由少变多,也由薄变厚。与过去相比,新的教材显现出更多的弹性,从内容安排到组织设计都为教师的“二次开发”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为教师施展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机会,教师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去“驾驭”它,这是一个“再技能”的过程,由此可见,教材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和潜能。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不仅要了解“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教师对教材的运用从经验的、直觉的过程上升到理性的、自觉的过程,实现了对教师专业自主性的回归。

推荐访问:我见 英语教材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