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科学发展华章,,奏响国家广播强音_聆听强音

摘 要:作为党和国家的盛事,十八大的召开,在牵动全国和世界眼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新闻大战。如何发挥媒体优势,向受众及时、真实、全面地呈现大会盛况,成为国内各主流媒体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挥“国家新闻广播”的优势特色,践行“以责任 赢信任”的媒体理念,在这场报道战役中精彩纷呈。本文围绕中国之声的成功实践展开深入分析与阐述,探索主流媒体在正面报道中如何坚持创新,不断提高权威性、公信力和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关键词:十八大报道 媒体创新 社会责任 中国广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到14日胜利召开,举国欢庆,世界瞩目,也引发了一场国内外媒体的新闻大战。从大会直播到主题报道,不仅是对传统媒体创新能力的重要考验,还是对主流媒体时代使命的高度检阅。中国之声充分利用国家电台优势,发挥广播特点,在导向正确和播出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创新,使十八大报道赢得受众的热烈反响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据统计,中国之声开设各类十八大专栏30个,圆满完成十八大新闻发布会、开幕式、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等多场重大直播,自主策划《焦点进行时》《做客中央台》《北上广大会专线》等十八大特别直播;以记者现场连线方式报道十八大议程和新闻发布会近百场次,播出十八大新闻及专稿逾3000条次,采访十八大代表近千人次,邀请嘉宾做客中央台约50人次;此外,还精心设计大量的宣传片花、党史专题等元素,实现多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一、权威——发挥时政报道优势,圆满完成重大直播,深入解读大会报告作为国家电台第一新闻频率,时政报道向来是中国之声的优势。十八大期间,中国之声紧随大会议程进行及时、全面、客观地呈现,圆满完成多场重要活动的全程直播,并围绕十八大报告解读工作展开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上午隆重开幕,中国之声打通节目流程现场直播开幕式盛况,并在随后的各档节目中自主策划国内外各界对盛会的积极反应,描绘从东海之滨到西北边陲的广大干部群众为盛会的召开而欢欣鼓舞的景象,并积极盘点全球媒体和国际社会对十八大开幕的高度瞩目,对中国巨大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开幕式当天13点,开辟特别直播时段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做客直播间,详解十八大报告总结的社会发展背景和未来中国发展道路。为权威、及时、准确地报道十八大召开的相关新闻,中国之声11月8日《全国新闻联播》节目延长至50分钟,11月9日《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延长至60分钟。11月8日《全国新闻联播》和11月9日《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头条均为时长13分18秒的录音报道,播发了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的9段同期声录音,综合概括了十八大报告12个部分的重要内容,一段段精彩的报告录音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播完头条录音新闻之后,紧接着播发了党中央高层领导在各代表团的发言,深刻解读了胡锦涛报告的内涵和外延,使广大听众进一步加深了对十八大报告的理解和认识,对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十八大会议期间,中国之声对大会流程及相关准备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用程序性报道、大会同期声以及录音特写带领听众“亲临”大会。对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参加讨论等活动,中国之声给予了全程实时深入报道,展示了国家领导人与代表共商国是、共谋发展的生动场面。同时,中国之声派驻大量记者跟团采访,现场报道代表团开放讨论,每天在《央广新闻》重点关注导听头条位置全天滚动播出大会重要议程。二、民主——系列主题报道深刻阐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理念中国之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两大龙头栏目推出主题报道《中国道路》《从源头看发展》《大会动车组》《微言大义》等,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关注民生热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场内场外、高层基层、代表与民众间呼应抢占舆论高点,体现主流媒体的导向性、政治性和主旋律。1.录音述评专栏《中国道路》聚焦场内思辨《中国道路》栏目主题鲜明,每期节目都紧密围绕胡锦涛报告展开,报道、述评结合,有宽度有深度,有新思路有新理念。开篇以小故事开头,引人入胜;中间以代表们的建言建议为主体展开,积极热烈;结尾以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同期声结尾,节目受到了代表和业内各界及听众网友的广泛好评。2.系列报道《从源头看发展》探路基层《从源头看发展》将大会报道的视角从会场内延伸到会场外,从北京延伸到全国,从理念延伸到实践,关注基层的科学发展探路。报道对象带有特殊意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各类起点、源头,包括《红色摇篮,现代发展》《改革先锋再探路》《老工业,新铸造》《田野,永远的希望》《科技创新再起航》《万泉奔流活水来》《中国故事世界传播》等七篇稿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些曾经“领跑中国”的地区和领域,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报道从起点看未来,从源头看发展,充分体现我们党和国家不忘本、有传承、能开拓的精神,改革和发展始终贯穿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是永恒奏响的主旋律。3.专栏《大会动车组》集束播出大会关键信息栏目强调快节奏和信息量,以“短平快”的形式集纳大会热点新闻。针对“经济增长”“社会保障”“文化繁荣”“科技发展”“国防建设”“外交关系”等热点问题,采集各地区、各行业代表有力度、有深度的看法和建议。4.专栏《微言大义》邀请民众建言《微言大义》选择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领域和话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互动工具,让百姓充分参与,亲口发声,或是讲述十年来自己生活中各方面的点滴变化、幸福感受,或是介绍身边符合科学发展理念的新做法、新气象,提供新思路新办法,成功实现让民意和民智直通大会。三、热度——早高峰特别直播《焦点进行时》,网罗大会焦点,快速解读大会新闻 中国之声7:00~8:00开辟《十八大特别直播:焦点进行时》,对前一天和当天大会的焦点事件、热点新闻进行报道。与《报摘》更强调政治性、主题性、主旋律性相比,特别直播《焦点进行时》更注重新闻性、焦点性、热点性,特别是选题上选择与百姓息息相关、大众切实关注的话题,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手法,表现出大会的动态感、新闻感、焦点感、热度感。《大会今晨》关注十八大当天最新事件或昨夜今晨最新进展和今日即将发生的重要事件;《大会同期声》集纳整合大会期间十八大代表针对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等各个领域所发表的观点;《做客中央台》采取“一问一答”方式,问得简炼,答得简洁;《媒体全扫描》集中介绍前一天各大媒体对十八大内容的报道和关注重点;《微视点》介绍十八大期间微博、微信的热点内容,展现民间声音、思考、评论和关注;《大会小镜头》寻找各种有意思的小镜头,展现会场内外关注焦点。例如:11月11日的《十八大特别直播:焦点进行时》,重点围绕“三季度经济数据”“中美贸易”“4G发展前景”“信息技术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和解读。多路记者从大会现场挖掘新闻热点,采访新闻人物,把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脉络,一系列正面、权威的报道为全社会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互动——三档《做客中央台》拓展高层与基层沟通渠道十八大期间,中国之声继续打造《做客中央台》这一高端访谈品牌,邀请省部级、地市级党代表做客对话访谈,解读各地经济民生发展,共享科学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引发业内媒体和听众网友的热烈反响。1.打造连接高层与基层沟通、会内与会外实时互动热线十八大版《做客中央台》把强化节目的互动沟通功能作为突破以往模式的着力点,将节目变成了联通普通公众和代表委员名副其实的互动热线。《做客中央台》除直播间嘉宾、嘉宾主持和主持人三方的实时交流外,还开通了三条实时互动热线。由八家全国有影响力的媒体组成“媒体提问团”,每期连线其中两家媒体总编辑;五位在经济界和公共政策界有相当知名度的专家组成“专家献策团”,每期连线其中一位;再有“百姓求解团”,每期节目连线一位百姓,反映问题,求解办法。这样一来,《做客中央台》被打造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媒体平台,在实时播报之外还可以视为“会外记者会”“会外智库会”“会外接访会”,节目内外浓墨重彩,互为相融。2.全天三档直播,接力邀请省部级、地市级代表做客对话十八大版《做客中央台》三档直播分别在13:00~14:00、20:00~21:00、21:00~22:00等中午和晚上的黄金时段,选择对科学发展观有典型借鉴意义的省份和部委,以及在民生方面有重大发展成就城市的地市级代表,分享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经验和重大民生举措的一手实践,回顾十年发展,坚定未来道路的持续动力和决心信心。3.交流语态的突破,增强省部级、地市级嘉宾的个人魅力十八大版《做客中央台》通过增添生动有趣的环节和主持人交流语态的突破,充分展示省部级、地市级代表的个人魅力,把省委书记、省长、部长、市委书记、市长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亲和的、有喜怒哀乐的“身边”人,塑造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形象,也潜移默化地传递官民平等的意识。例如《做客中央台:十八大代表、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喻红秋解密贵州GDP惊人增速》直播节目的最后,请喻部长推荐一条贵州冬季旅游的精品路线。声情并茂的表述让许多网友在线上表示“今年冬天,我一定要去贵州!”五、亲历——专栏《我在大会》,突出整体性和层次感中国之声十八大报道改变以往大型报道设置多个特色专栏的形式,打破常规,在全天滚动直播的《央广新闻》开设统一专栏《我在大会》,由代表、记者、观察员、普通民众多角度亲历大会,观察大会,从核心到外围,由近及远,在打造整体感的同时又不失层次感,凸显国家新闻广播的时效、资源和影响力优势。第一层:代表日记《我在大会》《我在大会——代表日记》让十八大代表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真实讲述十八大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以“话筒记录”的广播日记形式,客观记录十八大会上会下的新变化、新气象。女中音歌唱家关牧村、文化学者于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等十多位十八大代表讲述了自己的大会亲历。他们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叙述着十八大会场内外的“那些事儿”,更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第二层:记者现场《我在大会》《我在大会》还为记者打开全天候的窗口和平台,记者可随时发回最及时、最关键的大会新闻和随时发布、透露的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层:观察员评论《我说大会》十八大期间,《央广新闻》原“第一评论”栏目改为《我说大会》,由观察员坐镇直播间,根据大会进程和热点随机点评大会新闻。观察员的点评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言之有物、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增进了十八大报道的深度,增强了节目的影响力和引导力。第四层:普通民众专栏《大会热语录》《央广新闻》开设专栏《大会热语录》,广泛搜集大会在社会引发的各类热议,选取媒体、网民新鲜、健康、独特、幽默的评论,体现基层群众爱党爱国的赤诚之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盛会、积极建言未来的和谐氛围。六、时空——《北上广大会专线》跨时空热议十八大每天21:00~22:00的《北上广大会专线》,由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联动,对大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关注。节目内既包括三地对同一个大会新闻或话题的讨论,也包括三地各自感兴趣的大会新闻和话题。节目贴近民生,贴近生活,突出“大城市、小市民”,关注城市里的“底层”需求,营造一个“有话大家说”的平台。节目新闻性强、节奏紧凑,三地观察员的互动充分,节目既契合时政热点又轻松愉快,深入浅出,可听性强,引起热烈的社会反响。七、联动——新媒体强势发力,打造全新互动模式十八大期间,中国之声与各大门户网站、中广视频、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多层面合作,形成互动、互补、共赢的良好局面,有力增强了国家电台十八大宣传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新闻和报纸摘要》系列主题报道、高端访谈节目《做客中央台》,以及中国之声的大量独家、原创新闻,成为主要门户网站争相获取的内容资源,一经播出便被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各大门户网站广泛转载。同时,为拓展高端、权威新闻资源的发布渠道,有效引领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媒体,中国之声确定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和百度等五家大型门户网站为合作伙伴,对十八大节目进行大力度的宣传和推广,将《做客中央台》节目视频和相关文字实录在各家网站的显要位置进行重点推荐。中国之声由单一广播媒体报道向多媒体传播转变,强调二次传播,兼顾不同受众。中国之声的官方微博是广播媒体中粉丝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官方微博,官方微信也已经拥有6万多好友。十八大期间,中国之声充分发挥微博作用,对所有重大直播、十八大专题。十八大专题的时间等提前预告、预热,同时配合《做客中央台》进行预告、问题征集、现场互动、微博报道,并做到和节目嘉宾或当地政府微博联动。同时,中国之声首度在党代会报道上运用微信工具,打造全新的网友、听众间的沟通交流模式。数据显示,十八大报道期间,中国之声收到的听众、网友评论数量相较往常大幅攀升,其中新浪微博213795条,腾讯微博88549条,超过历史同期。八、责任——加强正面引导,24小时公益报时,宣传党代表的先进性11月份,中国之声全天24个整点的《公益报时》全部由十八大代表报时,宣传公益内容,总计播发次数为720人次。参与录制公益报时的有道德模范郭明义、大学生村官王淑媛等基层代表,也有歌唱演员关牧村、京剧老生于魁智、运动员邹市明等明星人物,还有“福州号”导弹驱逐舰舰长王宏民、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尚富、安定医院院长马辛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让听众感受到国家电台的正面宣传力量与社会责任感。由十八大代表参与录制的中国之声“整点公益报时”受到听众欢迎。黑龙江听众李平反映,十八大代表参与中国之声“整点公益报时”,配以一段富有哲理、给人启示的言语,听来既贴心又启发人思考;安徽芜湖听众、应届大学毕业生张琦说,听了十八大代表、大学生村官王淑媛的“整点公益报时”,很感动,表达出当代大学生村官立志于服务“三农”的决心和信心,也给年轻大学生以启示——基层确实大有可为;山东听众赵长青说,来自基层的十八大代表成为中国之声公益报时的主角,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更让人感觉这就是中央台十八大宣传的有机组成部分,于细微处充分诠释了党代表的先进性和广泛性。总之,中国之声十八大报道通过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报道模式。它更新了新闻理念、强化了媒体责任,对中央电台今后的新闻业务改革将起到一定借鉴作用。(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本文编辑:刘浩三)

推荐访问:强音 华章 奏响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