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就是语言感受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敏锐、丰富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直接迅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也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不仅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语感敏锐者,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文字,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培养,语感是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培养语感,是语文训练的最重要的目标,它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个人的生活实际经验紧密相连。阅读教学时,我坚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使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在教《小马过河》时,先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自己帮妈妈做事时的情景,体会小马兴奋喜悦的心情,进入角色。在指导朗读词句时也要联系实际加深体会,如:“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妈妈做事。’这句话。”让学生想想平时连蹦带跳是什么样儿,模仿一下动作,要读出小马欢快的语气和急不可待的心情,要注意重点词语“连蹦带跳”、“很愿意”重音的变化,还有“怎么不能?”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做出相应的表情;又如:“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哇!可是离家很远了。”在指导朗读这句话时,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是不是也会想起妈妈,体会小马此时左右为难,依赖妈妈的心情,并能读出犹豫的语气,脸上显露出为难的表情。这样教学,课文中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识上的时空距离就会缩短,达到深入体会课文感情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导悟语感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例如: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由于小兴安岭在祖国的东北方,我们几乎无一人到过那里,因此,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美丽难于理解。我在教学时,主要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小兴安岭如诗如画的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影像。在学生自读课文时,教师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例如:树木长出新枝绿叶,写出小鹿可爱姿态的拟人句,原木像舰队在前进的比喻句……学生在感悟出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后,再用自豪的语气去诵读。夏、秋、冬三部分内容可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去感悟。
  三、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我在教学《燕子》一课时,就让学生展开想象,精读、体会,为培养学生的语感下功夫。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充分体会飞行中燕子的各种姿态,用叙述性的语气读,节奏轻快。“斜着身子”,强调燕子的飞行姿势的轻快灵活;“一转眼”、“掠过”,强调燕子飞行的快速;“唧唧叫着”,强调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放慢速度,用活泼有趣的语气读;“有的……有的……”呼应性重音,一幅众多的燕子闹春图顿时凸现。这一系列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了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蓬勃的生机。应该说这段文字处理饱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具体的、生动的。正是想象和联想在语感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想象和联想可以使人对言语的感受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四、读写结合,升华语感
  多读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发生与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显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注意读写结合。写是对读、听、说得最好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练习方式所代替不了的。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培养语感,如抄写、仿写、改写、语句的积累、日记等形式都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抄写篇文章能使学生积累知识和写作素材,增强鉴别能力;仿写能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的应用能力;改写能锻炼想像思维,拓展思路;日记等形式,能让我们在写作积累中形成主观的语感意识。
  总之,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我们小学课本每一篇经典文章,都是作者感情的表现,教师要在语言文字上花大力气,深挖教材的情感因素,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语感的培养才能得以保障,语感的敏锐度才能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王尚文《语文教育论引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熊成钢《中学语文教学应训练直觉思维以培养语感》,《天津师大学报》1997

推荐访问:语感 培养学生 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