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之声_读者有几个栏目

修旧利废也要讲安全有一家单位因阀门故障影响了设备安全运行,后经检查发现,原来这只阀门在上次检修时,是通过员工开展修旧利废活动重新装配的。其中有些部件虽然能够匹配,但型号不同,材质不同,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耐高温、高压等情况,威胁着设备的安全运行。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基层班组搞修旧利废活动,鼓励员工节能降耗,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那么最终还是好心办了坏事的。修旧利废不单单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应有缜密科学的考虑,对所要改造的设备进行多方面分析和研究,确保每个环节安全有效。精密的设备装置、材料和特殊配件,需要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改造、改进,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对其“动手动脚”的。我们在开展修旧利废过程中,要确保运行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首先就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一般来说,废旧物资只要改造利用得科学合理,确实是有利无害。但由于大部分材料都有其使用寿命和周期,如果超过了其使用寿命和周期再来修旧利废,其质量、安全性能都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在对设备“动手术”之前,先要开个安全分析会,对重新装配设备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已经重新装配好的设备,在使用之前,也要进行严格认真的安全检验,确保安全之后再投入生产运行。其次,企业班组在平时就要做好废旧材料、配件的分类归档,提前做好材料零部件的检验工作,以便具备满足匹配设备的工艺条件,这样就不至于在紧急的情况下临时找、临时凑,而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此外,各基层单位班组不要刻意地把修旧利废当作“生财之道”,没有条件也要开展修旧利废,最终反而给自己和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据了解,现在一些单位开展双增双节、修旧利废、小改小革等活动相当频繁,对基层班组在这方面取得成果还进行一定的经济奖励。应该说,员工有这样的积极性、爱在修旧利废上动脑筋确实值得赞赏,但我们不论怎样修旧利废,都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能确保安全的修旧利废宁可不搞,也不能拿人的生命和设备的安全当儿戏。作为修旧利废主办者,不但要看眼前取得的成果,而且更要考量成果投入之后的长远效果,只有从源头上杜绝修旧利废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企业的安全生产才有根本性保障。安徽铜陵读者 张 维关注流动的“人员密集场所”来自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10月1~7日,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6起,造成116人死亡、107人受伤。近年来,就交通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的事故起数和事故死亡人数而言,交通事故的数字远比后者高得多。道路客车在运输途中,涉及车况、路况、人况、气候情况的可变因素很多,几十名乘客挤在一个狭小空间内,仅依靠两三个车门作为安全出口,况且这些“安全出口”有些只是形式上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导致群死群伤。过去,我们在界定“人员密集场所”时,往往静止地看待固定场所,如:商场超市、餐厅、宾馆饭店、网吧歌厅影院、体育场馆等,而忽视“流动”的“人员密集场所”,如:道路客运、水路客运、铁路客运。在严峻的交通事故后果面前,我们应当开拓思维,将“人员密集场所”的范围进行扩大并延伸。目前,交通运输部门对酒后驾驶、超速行使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已颇见成效,“马路杀手”逐日减少。但对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的治理尚需加大力度,如:对超员违法行为的治理不仅限于行政罚款、扣分,应增对司机进行暂扣驾驶证、终生禁驾等处罚。另外,建议各路段的收费站不应当仅仅是经济结算站,更应当是道路交通的安全监督管理站,把监督、管理、制止超员、超载违法行为视为己任,在收费站员工思想上树立“决不在我所在的收费站放过一辆超员、超载违法车辆”的理念。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交通事故高发的被动局面一定会有所好转。北京海淀读者 俞胜章编辑 杨 璇(2012年第12期读者有奖评刊表见第50页)

推荐访问:之声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