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襄阳欲建郭靖黄蓉雕像说金庸小说 郭靖黄蓉雕像

  摘要:在中国“文革”结束后特殊环境下,海外琼瑶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涌入内地,风靡一时。金庸小说无疑是其中精品。由于一些文化学者给予金庸作品的高度评价,金庸小说甚至被一些人推到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作品的最高点。当然也有反对意见。但无论正反,直接以分析金庸作品具体内容出发得出结论的文章不多。那么,金庸作品本身能够向我们提供一些什么呢?
  关键词:金庸;武侠小说;文学品位
  中图分类号:I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74-02
  日前,湖北襄阳欲斥资百万,为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故事人物郭靖、黄蓉建立雕像。一时引发热烈讨论。
  是否该建雕像的讨论,其实隐藏这样一个议题:应该如何评价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小说,现在似乎已趋沉寂。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经风靡海内外华人世界。不仅有广大读者群,且有许多专家学者给予的极高度评价,被誉作“文学革命”。例如有谓“不读金庸的人,就是不懂文学!”(从字面上说,就是在金庸以前,中国没有文学)又有说“金庸是个试金石。读不读金庸是你的自由,但是如何评论金庸,却是你懂不懂文学的试金石。”(意为如果不能高度评价金庸,便是不懂文学)
  一些学者尤其强调武侠小说受到许多青少年的欢迎甚至痴迷。
  笔者少年时即嗜读武侠小说。什么“江湖奇侠传”、“蜀山剑侠传”、“鹰爪王”、“七侠五义”之类,至今还能依稀记起。
  其实,几乎所有青少年都会有这么一个经历。如同幼儿初步掌握语言能力后,特别爱听故事一样,青少年初步掌握一定阅读能力,便特别喜欢阅读教科书之外,通俗有趣的文字作品,可以读得废寝忘餐。我之爱读武侠小说,其实与文学不文学无关。
  由于青春萌动,小说中的情爱描写也对青少年产生很强吸引力。
  武侠小说之形成声势,还由于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一批作者群和大量作品。仅金庸就有15部,还有梁羽生、古龙等人。
  武侠小说在大陆之能风行,还与“文革”后的环境有关——人们普遍厌恶过去那种带政治说教色彩的文学作品。
  《书剑恩仇录》是笔者所读第一本金庸小说。虽不致废寝忘餐,倒也聚精会神。书中描写“江湖”组织“红花会”首领陈家洛是乾隆帝的同胞弟弟。他们想以乾隆帝是汉人后代为由,迫使他“移满兴汉”。由于他们握有证据,乾隆帝便千方百计要剿灭他们。于是就有了朝廷鹰犬和江湖好汉之间的连串杀伐,中间夹杂几条情爱线索。最后结果是“移满兴汉”没成,“红花会”西遁回疆。
  读完了,回头想来,如此主题,纯是“一派胡言”。
  大部分武侠小说,都在虚拟的“武林”、“江湖”世界中“运转”。而许多金庸小说则有历史背景。这帮助它成功,也显示其败笔。因为读者自然会以“人间”故事待之。而虚构武侠,又必须“超人间”。于是,“胡说”不可免。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小说中所获评价最高的一部。且看其中“胡说”。
  陈玄风、梅超风偷了后半部“九阴真经”逃出桃花岛。为保护经书不被夺走,陈玄风把经书内容刻在自己前胸皮肤上,把经书烧了,以示“人在经在,人亡经亡”。这儿就有一个疑问:一个人的前胸皮肤能刻多少字画几个图?
  按后来黄蓉说法,“九阴真经”全文五千字。后半部算它两千字,这岂是人的前胸皮肤所能容纳?
  可以接受哪吒的风火轮和孙悟空的金箍棒,因为那是“天上”。可难以接受陈玄风的胸前刻经,因为在“人间”绝无可能。
  这份人皮“真经”后文还有很大作用,所以不能算是细节疏忽。
  《射雕》有一个情节:一条“喝过蛇毒的巨鲨一跌入海中,肚腹向天,早已毙命,七八条鲨鱼围上来一阵咬啮,片刻之间,巨鲨变成一堆白骨,沉入海底。说也奇怪,吃了那巨鲨之肉的七八条鲨鱼,不到半盏茶时分,也都肚皮翻转,从海心浮了上来。群鲨一阵抢食,又是尽皆中毒而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只小半个时辰工夫,海面上尽是浮着鲨鱼的尸体,余下的活鲨鱼为数已经不多,仍在争食鱼尸,转瞬之间,眼见要尽数中毒。”这是因为“这蛇毒甚是奇特,鲜血一遇上就化成毒药。毒液虽只小小一杯,但一条鲨鱼的伤口碰到之后,鱼身上成百斤的鲜血就都化成了毒汁,第二条鲨鱼碰上了,又多了百来斤毒汁,如此愈传愈广,永无止歇。”
  如此神奇的毒药加上海洋中肉食动物占绝大多数。所以,应该有公元1215年前后,地球上海洋生物灭绝的历史记载(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以此推算)。
  书中丐帮,也是一大发明,可禁不得稍作推敲:丐帮是干什么的?是发扬光大乞讨事业,还是行走江湖,侠义自任?帮主洪七公日常生活所需,是否是底下乞儿们奉献孝敬?岳阳“丐帮大会”,与会乞丐的食宿是由“组织”安排,还是自行乞讨解决?
  当然,如果只用眼睛,不带脑子,这样的情节还是可以读。可那能是“文学”吗?
  许多好评肯定金庸作品宣扬传统道德。
  《飞狐外传》写广东佛山恶霸凤天南,绰号南霸天,罪恶累累。为谋夺锺家菜地,他勾结官府,逼疯锺四嫂,用刀剖开4岁小儿子锺小三的肚子。小侠胡斐所闻所见,怒火中烧,决心为地方除害。他以神奇武功毙犬救人后,再寻凤家晦气,逼出凤天南。
  正当凤天南要被逼自杀时,却被侠女“袁紫衣”救下。凤天南逃脱临走时,把锺阿四、锺四嫂、锺小二一家三人乱刀砍杀。
  胡斐立志追杀凤天南,为锺家报仇。又被“袁紫衣”出手相救两次。
  “袁紫衣”身世悲惨。
  渔家女袁银姑,被凤天南奸污怀孕。她父亲赶去凤府理论,凤天南反诬他胡言乱语,撒赖讹诈,叫人打他一顿。就此一病不起,拖了几个月,终于死了。银姑的叔伯说是她害死了亲生父亲。不许她戴孝,不许她向棺材磕头,还说要将她装猪笼沉河。银姑连夜逃出,挨了几个月,生下一个小女孩,便是“袁紫衣”。母女俩在佛山镇上乞讨,有的人可怜她,施舍些银米周济。虽也有背后议论凤天南作孽害人,但谁也不敢出头揽事。
  镇上鱼行中一个伙计托人去跟银姑说要娶她为妻,还愿意认她女儿当作自己女儿。银姑自然高兴,两人拜堂成亲。凤天南得知消息,大怒说:“甚么鱼行的伙计那么大胆,连我要过的女人他也敢要?”当下派十多人赶去,将正在喝喜酒的客人赶个精光,把桌椅床灶捣得稀烂。还把那鱼行伙计赶出佛山镇,命人候在镇外,下手害死了他。   银姑换下新娘衣服,抱了女儿,当即追出佛山镇去。那晚天下大雨,把母女俩全身都打湿了。银姑走出十来里地,发现了被害死的丈夫遗体。
  银姑伤心苦楚,不想再活了。她用手挖坑,埋了丈夫,便想往河里跳去。但怀中女娃却一声声哭得可怜。带着她一起跳吧,实在不忍心。撇下她吧,这样一个婴儿留在大雨之中,也是死路一条。她思前想后,咬了咬牙,终于抱了女儿向前走去,说什么也得把女儿养大。
  银姑不久悲惨死去,“袁紫衣”则被一女尼带去回疆,抚养长大,授以武艺,收入空门。对于“袁紫衣”的身世,她师父说“人无父母,何有此身”。虽知凤天南作恶多端,难脱报应。但要她“救他三次性命,以了父女之情”。
  强奸致孕竟被认为有“赋身之恩”!凶残追杀下还有“父女之情”!只为“袁紫衣”未被凤天南害死,所以她必须对凤天南报“恩”尽“孝”!甚至凤天南最后受诛时,金庸还要“袁紫衣”喊一声“爹”!
  凤天南逃亡期间继续作恶害人,其谁之罪!(锺阿四一家三口之死,可说死于“袁紫衣”)
  《飞狐外传》“宣扬传统道德”比封建还封建,走火入魔!
  所谓襄阳大战,在宋、蒙战争“官事”中加入“江湖”,本就不伦不类。看完全书,也不知道郭靖是以何种名义(身份)“领导”襄阳大战的。为替杨过“复出”提供一个“平台”,《神雕》拉来郭靖一家,只为搭台。“用”过便弃。依人情常理,即使郭靖决心与襄阳共存亡,也会要黄蓉带着女儿早返桃花岛。金庸将之全部舍弃。如此“英雄主义”,为彰显郭靖“侠义”而不近人情,矫揉中显示走火入魔。
  郭靖黄蓉雕像不建也罢。
  《射雕》、《神雕》最初是为报纸连载而写。其功能在使读者“明天还买这份报”。真正主题只是情爱。即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爱情的发生、发展和种种波折。由于每次刊出篇幅不大,必须紧扣主题,不能旁骛,所以整个故事就只有男女主人公一线到底。也只有他们“终成眷属”。众多次要人物只为配合主人公出场,没有自己的地位、故事和活动空间。看遍《射雕》全书,也不知道“江南七怪”究竟是干什么的。
  次要人物“用”后都被舍弃。反面人物不说,正面人物,如穆念慈、华筝、“江南七怪”、程英、陆无双、公孙绿萼,郭靖一家等,都不得善果。这些人物的遭际令人黯然。
  缺乏次要人物烘托支撑,主要人物形象也就相当单薄。以《射雕》说,把一段段连载文字连接成书,只见郭靖、黄蓉两人一次次“化险为夷”,再无其他。
  有教授言:“我们说鲁迅伟大,但是我见过开电梯的小姐读金庸,却没见过手捧《彷徨》或者《呐喊》的电梯小姐。”显示高调评价金庸作品的另一意图:贬低鲁迅!
  鲁迅身处民国乱世,其小说杂文,无一不是以深刻的观察,犀利的文笔,似投枪,似匕首,投向反动统治者和他们的帮凶,同时也对民众中的劣根性、恶习俗、旧传统,作深切解剖。就近代而言,确实尚无人能超越他。时代变迁,现在读鲁迅作品的人不多,这并不影响鲁迅的伟大。正如少有人读《离骚》,不影响屈原的伟大一样。以开电梯的小姐读金庸而未手捧《彷徨》或者《呐喊》,认为金庸比鲁迅更伟大,只显出教授的浅陋!
  不能要求人人都喜欢高品位作品。“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词的文学品位却是比较低的。
  武侠小说作为一种休闲文学作品,在中国文艺百花园中,自应有其一席之地。金庸小说也确是武侠作品中的精品。某些段落可能写得很精彩。小说不是科学论文,不应苛求“天衣无缝”。但武侠小说整体建筑于虚妄“人间”之上,其文学品位当然不高(西游、封神亦是虚妄,但在“天上”)。一卷在手,只用眼睛,不带脑子,放松思虑,调剂情绪,亦属有益。囿于题材与表现方法局限,对其不足,毋须苛求。但不应评价过高。
  文学作品生命力之长短,取决于时间的考验淘汰。武侠小说一时广受欢迎,有当时名人学者热捧,或许正预示其难以“万古流”。
  [责任编辑 陈鹤]

推荐访问:襄阳 雕像 金庸小说 黄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