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捷克政党体制嬗变与政党沉浮】 捷克王冠政党

  摘 要:自1989年“天鹅绒革命”以后,捷克进入政治转型期,突出的标志是西方民主议会制的建立。经历了二十年跌宕起伏的发展演变,两大政党轮流掌控政府并与小党联合执政的竞争性政党体制基本形成。根据政党执政期和各政党实力消长,捷政党体制的变迁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当前,捷克政党体制正步入新一轮变革演化的“十字路口”,趋同化、极化、碎片化这三大趋势的固化或转化程度将直接影响捷克政党体制今后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捷克政党体制;政党;政党转型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6-0022-06
  
  自“天鹅绒革命”后,捷克步入政治转型期。作为政体的次级体系和重要组成部分,捷克的政党体制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而一同“西化”。经历了二十年跌宕起伏的转型发展,一个以左右翼两大政党联盟轮流掌控政府并与小党联合执政的多党竞争性体制基本形成。因此,考察冷战后捷克政党体制变迁和政党政治的嬗变应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视阈出发,结合左右翼政党的执政历史以及相互既竞争又合作的党际关系,才能得出比较全面、客观的结论。
  一、捷克政党体制的转型与政治谱系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政党政治的核心本质就是特定政治力量争取成为执政党,然后通过领导和掌握国家政权来贯彻实现党的政纲和政策[1](p.473)。所谓“政党体制”(Party System),即政党参与政治过程、执掌或干预国家政权的模式。在美国学者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 G.Roskin)眼中,“政党体制是各政党组织之间以及各政党与整个政治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2](p.227)。阿兰·维尔(Alan Ware)在解释政党体制的类型时明确提出,政党体制的主体是政党,它所探索的是政党间的竞争与互动关系,这既指政党的数量,也指政党的力量,既包括体制内不同政党之间的竞争,也包括不同政党之间的合作[3](p.147)。政党的活动和发展往往深受政党体制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政党的体认程度的制约。
  在西方政治中,议会、政党和选举制度被誉为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政党竞争参与政权是形成政党体制的主要原因,而多党议会民主制的实质是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政党或政党联盟通过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并以轮流执政或者联合执政为目标实现其使命。
  (一)议会民主制度的恢复重建
  西方议会民主制度在捷克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政党文化发育较为成熟。在19世纪中叶奥匈帝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解体过程中以及随后受巴黎公社革命的影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政党先后产生,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成为主导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捷克全国共有近三十个政党,其中有一半参政。1945年5月全国解放后,以捷共为主体的多党联合政府成立。但在1948年二月事件后,带有“苏联模式”的政党体制得以确立,开始步入长达40年之久的捷克共产党一党执政时期。
  苏东剧变后,捷克的政党体制开始转型。1989年11月,捷联邦议会取消宪法中关于捷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领导作用的条款,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历史告以终结。经过短暂混乱的“街头政治”过渡期,捷克在1990年12月通过新宪法,彻底改变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确定了多党议会制度,正式进入一个政治多元化的西方民主政治时代,捷政党体制也迈入一个制度化、法制化的转轨阶段。
  同多数中东欧转型国家一样,捷克实行“议会内阁制”的政治体制,即政府由获得议会多数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由总理领导,内阁制下的总统仅为名义上的虚位,不掌握实权。对于议会体制,捷克斯洛伐克起初沿用“布拉格之春”之后确立的两层制与两院制:联邦议会实行两院制,即人民院与民族院,同时在布拉格与布拉迪斯拉法设立共和国国民议会。捷克斯洛伐克联邦于1992年12月31日解体后,联邦议会随之解散,捷克民族议会改为捷议会,实行参众两院制。众议院议员200名,任期四年,选举依据比例代表制原则进行,得票率超过5%的政党进入议会。参议院议员81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参议员,选举依据过半数原则进行[4](p.293)。
  自此,合法的途径、正常的法律程序和规范的议会斗争方式初步成为捷克政治生活的习惯。西方议会的“游戏规则”逐步被各政治势力所接受,各政党都视争取选民选票、参加议会竞选作为掌权、执政以及对国家政治生活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和唯一手段,围绕议会提供的制度空间为舞台,不断分化重组,为争取或维护执政地位与异己政治势力展开了博弈。
  (二)政党体系的政治光谱
  作为现代国家中有着特定政治理念的社会团体,各个政党针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各自的主张,通常被认为是处在一个政治光谱中,根据其特定的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定位为“左-中(中左、中右)-右”。捷克的政党类型包括处于激进位置的左翼政党,也有处于保守的右翼政党。为了争取更多选民,多数政党采取中间偏左或偏右的走向,大党也由此产生。
  左翼力量的主要代表是捷共“后继党”——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The Communist Party of Bohemia and Moravia,KSCˇM),其纲领既不同于社会民主主义,也不同于苏联模式下的共产主义,因而,有学者称之为“新共产主义”(Neocommunism)[5](pp.147150)。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在现阶段,捷摩共主张建立一个公民平等自由、经济和政治多元的民主社会,强调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逐渐地实现。中左翼以“重建社会党”①——捷克社会民主党(The Czec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CSSD)为代表,该党接受回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其众多思想来源之一,以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基本政策以西欧社民党政策为准绳,主张走“第三条道路”。
  右翼政党倡导多党制和自由化的多元政治,经济上主张实现全面私有化和全面市场经济,重视宗教等传统价值,其主要党派包括捷公民民主党(The Civil and Democratic Party,ODS)、基督教民主联盟-人民党(The Christian and Democratic UnionThe Czech People’s Party,KDUCSL)、自由联盟-民主联盟(the Freedom UnionDemocratic Union)、绿党(Green Party,SZ)以及新兴起的“巅峰09”(Tradition Responsibility Prosperity 09,意译“传统、责任、繁荣09”党,简称“TOP 09”)和公共事务党(Public Affairs,VV)等。右翼最大党公民民主党于1991年4月20日由捷“公民论坛”中的右翼集团组成,其政治上强调继承欧洲基督教传统、捷第一共和国的人道和民主传统,反对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和任何形式的集体化倾向,主张实行彻底的私有化和市场经济。   二、捷克政党体制的演化轨迹
  冷战结束后,捷克的政党体制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演变过程,捷共失去了执政地位,一批新政党相继建立起来,政党阵线分野逐渐清晰,民主议会制得以确立。目前,捷克政党体制已经完成了结构化进程,呈现出左、中左、中右、右并存的政党格局,一个以左右翼两大政党为主体、两大政党联盟轮流掌控政府并与其他小党联合组阁、联合执政的竞争性多党体制(Competitive Multiparty)基本形成②。根据各党力量对比实力消长、上台执政的情况,捷克的政党体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右翼政党执政期(1990-1998)
  捷克政坛转轨初期(1989-1992),党派林立,构成复杂,左右翼政党对峙格局初步形成。在实行政治多元化之后,捷克政党体制迅速从一党制分解为“粉碎性”政党体制,捷境内政治团体如雨后春笋,在1990年6月注册的包括政党、运动、联盟等在内各种政治组织超过100余个[6](p.123)。与其他中东欧国家一样,遭受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转型导致的经济困顿和苏东剧变引发的政治危机的双重打击,捷共的威信和影响力江河日下,自身力量迅速消弱,导致完全失去在政府中的主导地位,进入了艰难的调整时期。1989年12月,捷共确立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路线和政策,放弃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和领导地位,成为议会党。捷共既打出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帜,又坚持共产党的名称,这种“亦左亦右”模糊身份的做法造成党内思想混乱和选民的困惑,为日后组织上发生分裂埋下了种子。1990年3月31日,捷克摩拉维亚共产党成立,继承了前捷共的衣钵。左翼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具有悠久历史的捷社会民主党在政治宽松的历史条件下重返政坛③,部分流亡国外的老社民党党员回国重建捷克社会民主党,由从国外返回的霍拉克(Horrocks)任党主席。
  1990年6月8日,捷举行首次全国大选。大选后,捷共完全被沦为在野党,右翼联盟成功背后的内部裂痕迅速表面化,并发生严重分化。1992年5月至6月,捷克斯洛伐克举行剧变后的第二次大选,右翼公民民主党以总得票率3367%,在议会200个议席中获得76席,确立了主导性政党的地位;以左翼联盟名义参选的共产党获得14.38%的选票和35席屈居第二;社会民主党靠“公民论坛”分裂后几名议员的加盟,成为中东欧国家中首个进入议会的老社会民主党,同时也成为排在公民民主党和共产党之后的捷第三大党和第二大左翼政党,这样,形成“共产党为主、社会民主党为辅”的过渡性左翼政党格局。
  右翼三党联盟执政时期,右翼势力保持原有格局,左翼阵营经历了大分化。在这一时期,随着新宪法的出台,哈维尔当选总统,大政党不断分化组合,小政党逐渐淘汰退出政治舞台,政党林立的局面有所改变,分裂后的平稳过渡表明捷克相对成熟的政党体制初步形成。其基本特征表现为:左右翼大党实力接近,右翼势力基本上保持了原有格局;左翼阵营经历了规模空前的大分化、大改组,社会民主党成长迅速,格局转换为“社会民主党为主、共产党为辅”。继1993年捷克独立和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之后,捷摩共的内耗严重影响了党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各派间斗争激烈,最终发生了分裂,党员锐减,力量受到进一步的削弱。左翼政党内部格局逐渐发生变化,作为主要中左力量的社会民主党,在放弃老社会民主党的观念之后,实现了向“现代欧洲政党”的转变,政策主张向左摆,其影响和威望迅速提高,力量不断壮大,成为仅次于右翼公民民主党的捷第二大党,开始取代共产党构成左翼政党的主体。这种以社会民主党为主、共产党为辅的左翼格局延续至今,没有改变。
  “天鹅绒分裂”和捷摩共的分化令以公民民主党为首的右翼联盟得以维持其多数政府,直至1996年大选,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性变化。两大政党实力开始接近,博弈的结果是右翼联盟执掌政府牛耳,左翼阵营控制议会大权。右翼联盟勉强继续执政,但势力已经大大削弱。苦撑一年后,终于在1997年岁尾,在东欧转制国家中执政时间最长的克劳斯右翼政府被迫集体辞职。
  (二)左翼政党复兴时期(1998-2006)
  在这一时期,随着多党议会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党政治的不断发展,左翼力量凭着合法的平等地位和常年与右翼周旋的丰富政治经验,巧妙地利用广大选民对转轨后右翼执政多年积累的不满情绪和对过去制度的怀念情绪,抓住机会东山再起。捷社会民主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左翼政党自剧变后首次上台执政;捷摩共实力悄然上升。这表明:各政党在捷克多元化政治舞台上地位平等以及政党相互易位已经制度化、法律化,一个政党执政与否不再由意识形态所决定,其前途命运主要是由其政绩和竞选纲领而定[7](p.39)。
  1998年大选后,捷克政坛出现“左右制衡、大党合作”的平稳局面。左翼社会民主党单独组成少数派政府,右翼公民民主党掌握议会大权,形成大党既合作又牵制的拉锯态势。
  在右翼政府倒台之后,左翼社会民主党逐渐走出困境,在捷政坛中的影响日益扩大。1998年6月,捷克“独立”后的第二届众议院选举提前2年举行。公民民主党组织分裂元气大伤,支持率急速下降,众议院主席泽曼领导捷社会民主党取得该党自重建以来的最好成绩,以32.31%的得票率和74个议席超过公民民主党一跃上升为捷政坛第一大党,首次以执政党的身份上台,开始了左翼政党长达八年的执政期④。
  在这一时期,左右翼力量此消彼长,逐渐向中左、中右两大政党势力对峙的新格局演变。社民党、公民党、四小党联盟(自由联盟、人民党、基民盟、公民盟)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局面客观上维持了政局的相对平稳。一方面,以社会民主党为主、共产党为辅的左翼政党格局得到了巩固。另一方面,大党割据,社民党利用执政地位,公民党凭借议会优势,联手挤压其他小党成长的政治空间和削弱总统的权限。
  2002年大选后,捷克社会民主党蝉联执政,“左翼回归”现象明显。在2002年6月议会选举中,以弗拉迪米尔·什皮德拉(Vladimir Sˇpidla)为首的左翼捷社会民主党再次获胜,虽然得票率和议席数略有下降,分别为30.2%和70席⑤,但仍维持了众议院第一大党和执政党的地位。不同的是,在本次组阁中,社民党放弃大党合作策略,跨越意识形态红线,转而与右翼小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人民党和自由联盟组阁,在冷战后第一次出现左右翼联合政府。与此同时,捷摩共也取得了自1996年以来最好的竞选成绩,得票率和议席数分别为18.5%和41席⑤,在众议院保持第三。这表明,捷摩共在历经挫折后政治凝聚力逐渐回升。“回归左翼”的政治现象表明在左翼执政期间的良好表现触发了一轮反共浪潮的消退,意识形态因素进一步淡化,政党在选举中主要打的不再是反共的牌,而是侧重于改善国计民生的经济策略。选民在选举中投谁票也不再根据该党与前共产党的历史瓜葛和出身,而主要看该党的政策主张是否迎合自身利益的需要,左右翼阵营的关系大大缓和乃至可以联合执政。   (三)右翼重新执政时期(2006-2010)
  在这一时期,由于左右翼政党实力更加接近,政治僵局难以化解,最终出现一个风雨飘摇、极度羸弱的右翼政党联合政府。
  2006年大选是捷克独立后的第四次众议院选举,选举异常激烈,社会民主党在执政八年后再次沦为在野党[8](pp.7280)。捷摩共虽然仍维持众议院第三大党的地位,但得票率和议席数都比上届有显著下降,分别为12.8%和26席⑥。属于右派光谱的公民党取得81席、基督教民主联盟为13席、绿党为6席,因此左右两大阵营都正好取得一半的均衡态势。出现这种势均力敌的选举结果无疑造成了一个政治大悬念,除非组成左右派联合执政的大联合政府,否则捷克无法产生一个握有稳定多数的政府。在双方拉锯战后,2007年1月,新右翼联合政府勉强获得议会通过,但根基脆弱的本届政府并没有持续一个完整的任期。2009年3月,托波拉内克政府更是自摆乌龙,陷入政治丑闻。2010年捷政坛流行多年的大党政治发生“地震”,新兴右翼小党黑马杀出,左翼政党错失翻盘良机。5月,捷克议会举行新一届议会选举,选举结果对捷克政党格局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波。首先,左翼政党得票不得势。由于右翼三党公民民主党、“TOP 09”党和公共事务党对左翼采取不合作策略,使社会民主党再次与政权失之交臂。其次,社会民主党和公民民主党两大党垄断政治舞台的格局被打破,失去了组阁的主导权,不得不“平视”其他政党。“大党失宠”的现象表明,捷克民众“求变”心理和逆向投票方式弥漫。最后,新组建的右翼政党“TOP 09”和公共事务党异军突起,成为捷克政坛重要的新生政治势力。这两个政党都以“反对行贿”、“反对欠债”等简洁明快的政治口号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争取民心⑦。这一切都预示捷政坛正迈向一个新的转型期。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捷克政党体制
  目前,捷克的政党体制已经完成了从一党制向多党议会制的转型,也进行了一轮“左右易位”的政党交替执政周期。由于历史上具有西方民主政治的传统和较为发达、完善的经济基础,在中东欧各国中,捷克政党体制的发育成熟程度较高,其政治转轨较为平稳。捷政党体制经二十年之演化形成“大党主控与小党参控”的竞争模式,即左右翼两大政党角逐“组阁权”,多个小党竞争“联盟席位”共享执政。如今,这一结构化政党体制正面临“解冻”,呈现以下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趋同化(Assimilation)。经过冷战后20年的转型,为寻求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包容性的政治理念,捷克的政党光谱不断向中看齐,寻求社会多元主义“认同政治”,提出了“超越左右”的“第三条道路”,意识形态失去鲜明的特征,逐渐淹没了自身的身份特征,政治、经济纲领的界限日益模糊。比如左翼社会民主党表现出明显的“自由主义化”倾向,对多党议会民主的认同、市场经济、私有化、回归欧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与右翼并没有多大分歧。自由主义曾经是中东欧剧变的主导力量,因其价值观中个人主义倾向带来的组织涣散,使得自由主义政党往往只有通过与其他政党联盟才能实现价值观。社会民主党的“自由主义化”为两者结盟提供了可能,而右翼政党执政带来的压力,又使二者结盟成为现实[9](p.341)。然而,意识形态的中间化与政策趋同化的后果造成选民无法对“全方位党”做出清晰的判断和保持忠诚度,特别是在融入欧盟和国内政党分化、选民阶层变化的新形势下,走“中间道路”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选民将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冷漠。今后,无论左翼还是右翼,无论是大党还是小党,哪个政党要想提升选民认同度,首先需要明确身份定位,解决“三个代表”的问题,即代表什么人、代表什么理念以及代表什么政策[10](pp.134140)。同时,两个势均力敌的大党要相互保持“忠诚的反对”,发挥“有效的制衡和监督”,以避免社会矛盾尖锐,确保政党体制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
  趋势二:极化(Polarization)。多年来,意识形态在捷克政坛依然作为固有的变量因素而不可忽略,捷摩共产党作为一支“亚文化”(Subculture)⑧政治力量在捷政党体系中“光荣孤立”。一个特别的政治现象是约有15%的稳定选民支持捷摩共产党,他们大多是在1945-1948年入党的人,除此之外对其他政党都不支持,这一“极化型”政党在捷政党体制演化和政府更替的过程中显得过于“超脱”。就政党力量而言,捷共在欧洲共产主义低潮中尚处于调整期,没有单独执政的可能。同时,任何其他右翼政党甚至包括左翼社会民主党在势力削弱和组阁困难的时刻也不给一直被排斥在“体制外”的捷摩共以合作的机会。这种历史的停滞和割裂势必成为捷克政党体制今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长期化症结。考察政党实力不能以议会席位为唯一标准,政党的“相关性”(Relevance)也是权力分配的函数。在多党制的平衡中真正有分量的是一个政党在多大程度上为组成一个执政多数而被作为联盟的伙伴。作为“反体制政党”(Antisystem Party),捷摩共在二十年的时间里长期“超低空飞行”,得票率大多徘徊于15%以下,没有起到组成执政多数的平衡作用,即没有成为执政的“利益攸关者”(Stakeholder)。政党数量越多,每一个政党的执政潜力或参与执政联盟的潜力越大。多年来,相当部分席位被捷摩共“雪藏”,事实上可供政党争取多数的公约数无形中被放大,而那些得票率少于捷摩共的小型政党身价就得到了提升,大大增加了参与组阁的“相关性”,成为左右翼大党争相取悦的对象。虽然,在捷克政坛一直有改变这种情况的讨论,但是没有多少机会真正推动改革通过。社会民主党和公民民主党在“反对协定”期间试图对此进行改变,通过扩大多数席位来减少单独组阁的阻力,这遭到了较小政党的反对和最高法院的否决,称其违反了宪法的比例代表制原则。这种状况不改变将可能导致未来选举再次出现政治僵局。
  趋势三:碎片化(Fragmentation)⑨。政党多元化能够满足一个社会在失去主导性政治信仰之后,可以选择新的理念支撑其政治诉求。捷克在“柔性革命”20年后,政党力量分布“碎片化”和“权力流散”趋势明显。这表现在,两大主流政党力量迅速削弱到即使合作尚不够组阁的半数,丧失了对政坛的主导性地位,传统共产党政治势力式微,但“卧薪尝胆,割据一方”,新的中、右翼政治力量群起,组织松散的小型党派组织得益于政党竞争带来的“政治红利”而张力十足、迅速崛起。这反映了近年来整个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集团的泛滥,特别是包括捷克在内的中东欧民粹主义潮涌,“精英路线”有让位“大众路线”的轮回态势。民众寄希望于一个“超越传统左右”的新型政党、一个由“非官僚”的领袖领导的能够代表人民的党来改变现状。传统主流政党被疏远的趋势为小党的兴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特别是那些“后现代政党新贵”(如TOP09、绿党)奉行“修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把环保、女权、反腐、反全球化议题纳入政策框架,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对全社会阶层进行高效、便捷的宣传和鼓动以及组织政治活动,影响力得到迅速扩展,其不断成长的势头打破了传统的中左、中右主流政党左右对峙、垄断政局的权力构架,为捷政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元素,也使近年来捷克“持续的弱政府”特征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得到强化。   四、结语
  自1989年“柔性革命”以后,捷克凭借其深厚的多党制历史传统,平稳地实现了政党政治的全面转型,形成了“大党主控与小党参控”的多党竞争体制模式,同时,在剧变后二十年捷克政党政治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三个引人注目的特征:一是公民民主党作为中东欧地区不多见的成熟的右翼政党,力量强大,长期主导本国政坛,经历了“执政——在野——执政”的历程,总体划过一条“V”字型轨迹;二是捷克社会民主党成为中东欧地区在本国左翼阵营中充当主导力量的重建社会党,在捷政坛后来者居上,大致呈“A”字型走势;三是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作为“共产主义后继党”坚持不改名易帜,并成为中东欧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产主义政党,在捷政党格局中走向如“L”字型。共产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在捷克转型后命运大不相同,转型的二十年是捷共影响式微的二十年,同时也是捷社民党势力大增的二十年。这三个基本特征,是捷克政治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1](pp.7180)。
  当前,捷克的政党体制呈现一些新的变化态势,新兴小党的强势崛起导致社会民主党和公民民主党两大党垄断政治舞台的格局被打破。捷克政坛凸显的“动荡不羁”和政党组合模式的不可预期性使其在冷战后形成的政党格局正面临历史延续性的“断流”。诚然,在捷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以及阶级矛盾尚未激化的情况下,捷克现存政党体制的合法性依然有效,其格局变迁并没有脱离冷战后的既定轨道,但选民基础的扩大化、政策走向的趋同化、传统左翼的孤立化、政党力量的碎片化以及竞选过程的媒体化和个人化,这些都表明捷克现政党体制的运作模式与结构的稳定性在新的全球化历史条件下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呈现出“转型”的新特质。面对新兴小党的“咄咄逼人”,两大党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小党又将如何把自己进一步做大做强?捷共能否做出更灵活、务实的策略调整从而走出“历史的困境”?等等。这些变数将直接影响今后捷克政党体制的稳定性和未来走向。
  注释:
  ①东欧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原执政的共产党演变而来的“改建社会党”,第二类是二战前后的老社会党重建或恢复活动的“重建社会党”,第三类是剧变后新成立的“新建党”。
  ②1960年,阿尔芒德把政党体制划分为以下五类:极权、独裁、优势非独裁、竞争性两党和竞争性多党。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竞争性政党体制。
  ③社会民主党是捷克最古老的政党,1878年4月建立;1948年6月,社会民主党左翼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合并,右翼流亡国外。1989年11月19日,社会民主党重建。
  ④Daniel Kunistat,Public Support to the KSCM after 1989:Historical Grounds,Political and Social Context, Perspectives,see:http://www.cvvmcas.cz/upl/nase_spolecnost/100033se_Kunstat_kscm%20EN.pdf.
  ⑤http://www.electionworld.org/czech.htm.
  ⑥http://en.wikipedia.org/wiki/Politics_of_the_Czech_Republic.
  ⑦http://en.wikipedia.org/wiki/Public_Affairs_(political_party).
  ⑧亚文化在社会学中是指在某个较大的母文化中,拥有不同行为和信仰的较小的文化或一群人,亦称次文化。
  ⑨意大利学者G·萨托利对“碎片化”的定义是一个政党体制只有当它存在多个政党、且没有一个接近绝对多数时才能被宣布为碎片化。
  参考文献:
  [1]简明政治学词典[M].长春:吉林出版社,1985.
  [2]Michael G.Roskin.Politic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Englewood Cliff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1.
  [3]Alan Ware.Political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Eastern Europe and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1997(3rd Edition)[M].Europa Publications Ltd,P.293.http://parliament.cz/czpres2009/chamberofdeputies.
  [5]Sean HanleyThe Communist Party of Bohemia and Moravia after 1989[C]∥Andras Bozoki,John T.Ishiyama.The Communist Successor Partie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New York,London:M.E.Sharpe,Inc.,2002.
  [6]张月明,姜琦.政坛十年风云:俄罗斯与东欧政党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7]薛君度.转轨中的中东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高歌.2006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议会选举与左翼政党的发展[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2).
  [9]刘玉安.从民主社会主义到社会民主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孔寒冰.二十年东欧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
  [11]王志连,姬文刚.捷克政党政治演变的基本特点[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1).
  [责任编辑:刘琼莲]

推荐访问:政党 捷克 嬗变 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