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德育的诗意境界]诗意德育

  最早翻译《爱的教育》的夏丐尊先生,在该书的序言中说过这样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正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这段振聋发聩的文字,读了令人深思。诗意德育的提出,正是出于对“教育之水”的伤痛和关切。
  一、问题的提出,
  1.“缺情”——反思当前德育的困境。
  我们听惯了这样的叹息:“唉,这么聪明的孩子却毁了,真可惜!”毁在哪里?毁在道德。“聪明反被聪明误”,只因为聪明者丧失了底线,而这条底线跟聪明无关,它只属于道德地界。试看现状,不少学生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更有甚者,因道德障碍转变为各种亚健康的心理疾病,严重者滋生为身体疾病。常态德育,流行的是说教,放逐的是感人。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德育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因为,德育之池是干涸的。
  2.“尚情”——钩沉古老教育的传统。
  浏览中西教育史不难发现,“尚情”在东西方均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认为,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造就理想人格。他对理想人格的界定,体现了对“诗性”的要求: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能认识美本身,具有天然有分寸而又温雅的心灵。无疑,柏拉图所言的理想人格,充满了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期冀。
  国学精髓阐释:诗意,滋生于浩瀚温柔的慈爱悲悯之心。人性最美好的一切,皆始于对生命、对自身、对他人的垂爱和怜惜。孟子言:“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礼记·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是“向善”情感的不断滋长和升华。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更是一种尚情的教育。他认为“给孩子以产生富有诗意的灵感的兴趣,唤醒他心灵中充满诗意的创造生命之泉这件事,是如此重要,就如同教会他读和解题一样……我看到,有些孩子充满诗意的灵感,不是激情的短暂进发,也不是火光的突然一现,而是一种不间断的精神需要”。
  3.“融情”——拓宽学校教育的格局。
  自2001年以来,我校开始了以重塑“成功心态”为核心价值、为每位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的整体教育改革——新成功教育,宗旨是“为每位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它可以概括为“一心三最”:“一心”即“成功心态”,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成功心态;“三最”即最近发展区、最佳发展区、最好的自己。我们主张教育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个性的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发展区,有效促进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先后创造性地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倡导“为每个孩子的成功学习而教”的教育观念,弘扬“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精神,建构“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教育机制。与此同时,我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味高扬成功的教育,随时面临滑向功利主义至上的泥坑,并且这种功利主义也会导致学校德育的理性霸权。
  二、诗意德育的界说。
  (一)内涵界定。
  1.“诗意”本身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模糊概念,不同的角度对“诗意”有着不同的阐释。从哲学视角看,诗意是一种精神与心灵的自由;从认识论角度看,诗意是某种直觉和顿悟,是对人生和宇宙的当下了悟;从美学视角看,诗意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与升华;从伦理学视角看,诗意就是善良、仁爱与悲悯;从社会学视角看,诗意是一种内在的幸福感。
  2.我们所说的“诗意德育”是德育的一种理想境界,蕴含着自身独特的理念,即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以情感的力量为核心,置德育于情境化、生活化、审美化、生命化的历程中,使学生的道德素养不断升华,并逐渐转化为善良、仁爱、悲悯的人格,提升学生内在的幸福感。诗意德育以道德价值引领为灵魂,以道德生命唤醒为光华,以道德情感熏陶为血脉,以道德精神诉求为旋律,以道德个性高扬为风采,以道德智慧高照为神韵,以道德心灵对话为境界。
  (二)基本特征。
  1.诗意德育的情感性,强调道德教育以情感的力量为核心。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是一个不断唤醒、营造、沟通、推动、升华、释放审美之情的过程,在情感的升华中获得理想人格的塑造。
  2.诗意德育的形象性,是一种直观形象的道德教育实践,强调德育的情境化、生活化,关注真实道德生活中的细节和情节,主张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完善品德和人格。
  3.诗意德育的陶冶性,反对一切形式的道德灌输,不是告诉、复制、捆绑和束缚,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滋养、濡染和熏陶,巧妙地隐藏自己的道德意图,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思想和道德的洗礼。
  4.诗意德育的感悟性,绝不低估、不拒斥道德认知和理性之思的作用,注重道德认知、道德观念乃至道德信仰的内化,不是基于赤裸裸的理性说教,而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因其情感的冲击、震撼而开启对道德的诗性思考。
  5.诗意德育的人文性,通过诗情的陶冶塑造一种诗性的伦理人格,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赞天地之化育”的人格,能在人与人、人与物间建立起一种非占有、非功利性的亲密关系。
  三、诗意德育的基本理念,
  1.诗心即德行。
  宗白华说:“有诗心的人走到自然中,看见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听见泉水,以为是情调;见到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能彼此了解,悄声地诉说他们的梦和想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有知觉、有感情的同胞。我们拿社会同情的眼光,运用到宇宙里,觉得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星月云,虫草木,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间的眷属。”诗心所照临的人生,是充满德行的人生,诗心所含蕴的宇宙,是洋溢德行的宇宙。
  2.引领诗意人生是德育的化境。
  德育的至高境界是诗意人生的教育。心灵自由,着一“真”字,是诗意人生的信仰;止于至善,觅一“善”字,是诗意人生的情怀;精神契合,成一“美”字,是诗意人生的澄明;体验幸福,贵一“适”字,是诗意人生的境界;解放自我,化一“神”字,是诗意人生的旨归。   3.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一种诗性之思。
  诗性之思是一种形象思维,是裹挟着强烈情感的形象思维,情感激活了思维也催化着思维。诗性之思是一种超越逻辑的直觉、豁然开朗的顿悟,打破了物我之分、主客之辨,是一种整体的思维、会通的思维,是对世界的拟人化。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
  4.简单是诗意德育的基本法则。
  人容易把事情想得太复杂,可事物的本质往往很简单,所谓大道至简是也。《论语》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也说,“吾道一以贯之”。诗意德育的基本法则不外乎“恕道”和“忠道”这两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道也。忠恕二道,说到底是“推己及人”。但诗意德育还要再进一层,不仅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物”,推己以及整个宇宙。
  5.诗意德育就是致良知。
  儿童皆有良知,儿童是道德良知的主体。孟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诗意德育,就是不断唤醒儿童的道德良知的过程,也是不断擦去蒙蔽儿童道德良知的过程。
  6.教育当以慈悲为怀。
  慈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和怜悯。慈悲是一种爱,但这种爱不以占有和控制为目的,是洞见儿童皆有缪斯的心性、皆有良知的天性,是确信儿童自己有力量呈现缪斯心性、良知天性,是以无我的爱去唤醒儿童的纯净之爱,是觉悟的爱。诗意德育乃至整个教育,唯有筑基于觉悟之爱,才能真正影响并塑造儿童的美好心灵。
  四、诗意德育的实践载体和策略
  (一)诗意德育的“三大载体”。
  1.境教,营造环境育人。我们精心设计学校环境,倾力打造一个以“秀美,精致”为风格的充满浓郁的江南文化风情的校园。让学生置身其间、耳濡目染,受到文化陶冶、心灵滋润。
  2.身教,树立榜样育人。教师自觉加强生命修炼,成为学生可信赖、可亲近的人生导师,学生间形成一种道德影响和感染,在我校,不断涌现的“成功之星”正是另一种层面上的身教。家校沟通、互补,家长学校、家长之家的创建,也使家长成为一支重要的身教队伍。
  3.诗教,传承经典育人。国学经典是育人的重要资源,我们创建了国内首家儿童国学馆,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国学课,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工程,形成浓厚的诗教氛围,使学生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二)诗意德育的“三大策略”。
  1.赋教,通过“讲故事”的策略育人。讲故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德育方式,我们编写的《99个成功育心的经典故事》是赋教的一个范本。更高层次的赋教,即整个育人过程被诗化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育人过程有起有承有转有折,在情节的变化和情境的张力中,德育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2.比教,通过“打比方”的策略育人。以自然为师,“寄情万物,借以养德”。我们以松比德、以竹喻人、以梅修身、以菊陶情、以兰养德、以莲托志,校树校花、班树班花成了实施“比教”的重要资源。
  3.兴教,通过“游四方”的策略育人。游京杭大运河而联想到古代开凿河道的劳动人民,体悟开拓、包容的运河精神,激励学生创新意识、献身境界。我们创立运河文化少年研究院,开发“我与运河”校本课程,组织“千年运河千里行”活动,使学生在生动真切的游历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礼。
  (三)诗意德育的“三大类型”。
  1.风教,就是班风、校风的教育。实施一班一品工程,致力于形成个性化、多元化的班级风尚,开展班级激励教育的深度研究,如“运河名城进我班”、“假如我是校长”、“今天我当班”、“班级吉尼斯”等,有力地推动了风教的落实。
  2.雅教,就是雅言、雅行的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高雅的兴趣,如“国艺社”的各类培训和辅导,打造以“诗意运河”为主题的大型少儿音乐舞蹈史诗。倾心于塑造学生儒雅的气质,如课外阅读考级,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侧重于养成学生文雅的习惯,如鞠躬问好、文明如厕、讲究卫生等。
  3.颂教,就是典礼、仪式的教育。如每天一次的“光荣升旗手”、“校园新闻发言人”,每周一次的“升最佳成功班旗”、“成功之星面对面”,每学期一次的“成功与梦想——开学典礼”、“成功节”,每学年一次的“成功树、毕业林”,“每天成功一点点——成功喜报”等。
  五、诗意德育与诗意人生。
  1.止于至善——诗意人生的情怀。
  诗意,滋生于悲天悯人的情怀。人性中最美好的一切,皆始于对生命、对自身、对他人的关爱和怜惜。诗意德育,是依托和借助一切“不朽的文化”,在童年时期为学生培植“善根”,为他们的人生涂上一抹温暖的底色。
  2.自由对话——诗意人生的诉求。
  生命的自由表现在主体、社会和个性上,无论何种形态,它首先要求人成为一种独立的、具有完整人格的主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因其自由,思想即为独立、情感即为自主、意志即为能动。因此诗意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追求的是自由、自然的学习氛围,致力于培养的是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3.精神契合——诗意人生的澄明。
  诗意的境界是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境界。徐复观说过,真正好的诗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酝酿,构成其灵魂的一部分,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以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律也是生命的节律。诗意德育,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契合,是“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这种契合,包括学生、教师、环境、资源在内的各自的精神被深深地卷入、沉浸和交融,用生命阐释生命的意义,建构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和同在。
  4.追寻幸福——诗意人生的境界。
  诗意德育之诗意,重在对话过程中的欣赏和体验,这一过程恰似“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一个人,只有在天真烂漫的创造性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生命追求,才是幸福的人。
  5.实现自我——诗意人生的灵魂。
  诗意德育,是要努力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高峰体验,在当下实现自我。从目的上看,并不局限于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能力的发展、道德习惯的养成。我们更为关怀的是在引领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发展道德能力、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中,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温暖心灵、充盈精神,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
  (责任编辑 任小艾)

推荐访问:德育 诗意 追寻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