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牢“预设”根基,,,实现“生成”目标_根基不牢 地动山摇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系列的基本理念及语文学科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生成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而任何一种教学形态都要经历一个不断被验证和发展完善的过程,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点建议。
  一、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了对生成教学的重视,彰显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并以自己的实践提升了它的生命质量,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一)忽视“预设”,“生成”根基不牢。“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设”提出的概念。基于此,人们开始对“预设”狂轰滥炸,集万千宠爱于“生成”一身,将二者对立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过度简化备课,甚至不备课,试图削弱甚至消灭“预设”的地位与作用,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与提高的目标全权交予“生成”来达成。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课堂:师生对话天马行空,课堂讨论无中生有,合作探究矫情造作……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没有预设的生成就如空中楼阁。
  (二)垄断互动,“生成”营养不良。互动使“生成”成为可能,垄断的互动压抑着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是存在着差异的,而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互动呈现出垄断性。其特征是互动为少数人所独享。例如,老师更愿意同成绩好的学生互动,从而造成了互动机会的不平等;在与成就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方式,并且表现出很大的耐心;在与成就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互动时,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的方式,并且较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从而形成了学生对互动机会的不同期待。受社会文化环境的限制,农村初中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较弱,“启”而不“发”的困惑及教学成绩的压力使得老师不得不快马加鞭,垄断互动、垄断课堂,将个别学生冷落在一角。
  (三)疏于捕捉,“生成”资源浪费。语文课程资源的分布呈现出一种关涉多极、空间无限的立体状态,但并非都可直接为师所用,这就要求教师课前根据教学需要分析、判断并作出选择。课堂中的生成因素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出乎意料,但都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理解与感悟,这正是语文课程的再生资源,是“生成”的催化剂。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发现并利用其价值,即可以让语文课堂焕发异彩。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科特点及生成因素的不确定性、瞬时性,增加了教师捕捉这些有用信息的难度,再生资源不能得到开发利用,教学生成的契机大量流失。
  二、对策及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精心备课,将“预设”与“生成”辩证统一起来。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事先准备,心中有数。就教学而言,就是要充分备课,精心预设。语文课堂教学的不可预测性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花大力气。针对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层次多样的现状与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差异大的特点,教师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备课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学习者的原有知识背景会影响到新知识的理解。与新知识相一致、相容的知识经验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新知识,这就是奥苏贝尔所说的可以作为新知识的固着点的先前知识,而那些与当前科学知识相违背的错误观念则会使学习者难以真正理解新知识,感到它不可思议,因而难以为“生成”找到生长点。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就需要预先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其提供“背景性知识”,即联系旧知与新知的媒介。在此基础上,进行弹性、多元的整合预设,才能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真正实现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预设,水乳交融,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正视学生的差异所在,合理组织,让互动与生成相应相生起来。从生态的视角、联系一定的生态基本原理来审视语文课堂,建构生态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取决于限制因子的改进或消除。国外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可能成为教学中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定位、对学生差异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互动的意蕴与效益。
  依据生态位原理,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生态系统中,都有一个相应的位置,这与学生自身的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效能感等主观因素有关。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对此我们只能正视,用心组织课堂,想方设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力,而不是漠视差异,逃避问题,静观其变或者强而为之。小组合作无疑是关注学生差异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如何分组是组织小组合作艺术性的体现。在班里,学生因各自的兴趣爱好、性格脾气等,自然形成了一个个“伙伴群体”。该群体中学生之间的关系自然、和谐、默契,有利于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生成新的教学形态。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得学困生明确自己的分工,清楚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感到“解脱”;另外,时间配置上要充分,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应给予每个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三)重视教师的个人反思,问题引导,将再生资源与生成糅合起来。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有学者指出:对教师而言,能否以“反思教学”的方式化解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这是判别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一个标志。在生成教学中,教师一般会意识到生成需要反思,反思是生成成为现实的重要途径。反思中回味某一精彩瞬间,剖析课堂中的某一特殊情境、偶然事件,思索某一困惑,必定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厚积”才能“薄发”。
  农村初中语文课上学生思维不活跃,可再生资源贫乏,生成因素呈隐性,这种状况对教师是一个挑战,要细心引导,通过引导吸引学生释放生成因素,这是教的本质。对此提问可大展身手。我们要提问,但不是泛滥、琐碎的肤浅提问,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进行“一线串珠”地整体性品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推荐访问:预设 根基 生成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