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摘要:学习习惯决定学业成败,下面分析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物理;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通常形成于接触新事物的适应阶段。
  接触某类事物初期一旦对其形成定式,日后再改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这种定式直接影响对该类事物的进一步研究。学习习惯左右着学习效果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顺利、通透、熟练地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才能保证物理教学的质量。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呢?笔者结合亲身教学经验,做如下分析。
  一、预习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主动性,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发地进行课前预习。另外,从最开始上物理课,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并加强指导,传授科学的预习方法,认真布置预习提纲,帮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在开始阶段及时检查预习情况,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二、及时复习的习惯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过程“先快后慢”。从最开始教师要注意适度提醒学生课后及时复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复习课。通过课后复习可以理顺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大脑中形成的联络。开始新课时,教师应该合理留出复习上节课知识的时间。比如,上节课讲的是浮力,可以适当提问一些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问题。
  三、研读教材的习惯
  逐字逐句仔细研读物理教材的良好习惯,可以极大地促进物理的学习。有些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这一点,苛求凭借自己课上的讲解,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物理人才,这个认识是多么的愚昧。真正物理学得好的人,相信大家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有些东西光靠听讲是不清楚的,只有自己逐字逐句地看完课本,头脑当中就会非常清楚而且充满了自信。课本是最好的老师。逐字逐句研读教材可以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掌握研究方法。研读课本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教育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传授研究知识的方法,更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凡是在某一领域有所造诣的人,必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必然以自学为主。只有独自去研究课本,才能真正完全独立思考,回归自己的本源。这些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充分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要把教育学生养成研读课本的习惯贯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四、回归教材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速度的概念。什么是平均速度?什么是瞬时速度?我们平常所说的速度到底是哪一种速度?这些问题光靠冥想是毫无意义的。教师要注意在这方面做好指导。让学生明白最好的办法是回归教材,逐字逐句研读相关内容。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反复修改的,从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的角度来讲都是非常精确的。学生在最初研读教材的时候,不管多么认真,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没有问题。很多问题只有在做题过程中才会遇到,这时就必须回归教材,抓住难得的提高机会。督促学生经常回归教材,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是一名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五、重原理的习惯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它研究物理对象的本质规律。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追问“为什么”的习惯。例如,在讲解《浮力》时,涉及了“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一般的,老师在讲解这一章时,想不到应该给学生揭示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错失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绝佳机会。我在教学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核心的问题:“为什么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当我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时,同学们都表现出一副非常好奇的表情。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一个沉浮状态后,所受的浮力显然完全取决于液体,跟这个物体究竟是什么没有关系。然后有学生补充道:“噢,那么说,如果用一个物体去替换它,只要排开完全一样的那部分水,所受到的浮力就会完全相等。”紧接着,另一位学生冲动地站起来:“我知道怎么说明了。物体在液体中处于一定的沉浮状态时,必然会排开一部分液体,设想把被排开的那部分液体补上,那么周围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等于对这部分液体的浮力,补上之后是平衡的,所以,这个浮力就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物理问题的习惯,让他们体会到了研究物理原理的乐趣,对今后的学习无疑有很大好处。
  总之,作为当代的物理教师,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实验初级中学)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学习习惯 物理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