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漫画教学达成“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目标】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美术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出的课程内容之一,它是针对以往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而设置的,强调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的综合联系与互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充分地运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从而更有效、全面、协调地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发现与创造能力的提高,突显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而儿童漫画创作这种具有创造性思维、表现手法多样、与其他学科联系密切、综合性强的美术课程,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所设定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契合点,即通过儿童漫画教学能有效达到“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所设定的学习目标。
  一、在漫画教学中促进美术学科各门类和学习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依据”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观念和方法趋于多元,一方面美术的种类继续分化;另一方面美术各种类之间综合化的倾向也在逐渐加强。”尽管时代的发展促使美术种类的丰富多样,但细分出的每个独特的种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如漫画与其他美术种类之间就存在着叠合现象——一幅运用国画形式创作的漫画,我们既可以看成漫画作品,也可以看成国画作品。不过,作品间客观存在的叠合现象也有利于美术学科各门类、各学习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根据这个特点,在漫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主题性的创作课程将漫画与美术其他门类综合起来进行实践探索,由此提高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及综合探究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而漫画创作素材源于作者在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在执教《漫画造型》课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深刻感受各式各样的人的特点,如健康长寿的老人、挥汗如雨的工人、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并将其写生或拍摄下来,接着让学生欣赏一些漫画家的肖像漫画及漫画造型作品,引导学生将欣赏的漫画作品与在生活中拍摄或写生的人物进行对比,从中去发现漫画造型的主要特点——夸张变形。那么,应如何对人物进行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呢?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人物的特点、表情及动态,让学生在找出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准确的夸张变形。具体可让学生用线描的方法漫画人物肖像或动态。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漫画造型基础后,可让他们了解漫画泥塑的表现特点与制作方法,进而塑造出表情丰富、动态夸张的人物形象。此外,有些剪纸和水墨画中的人物造型也有漫画夸张变形、简洁明快的表现特征,因此,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剪纸和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塑造出富有漫画特征的人物形象。显然,在《漫画造型》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能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型中轻松愉快地学会漫画人物造型,而最主要的是能改变传统漫画造型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的缺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在漫画造型课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美术学科各门类的交叉互动,同时也应重视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探索。《漫画造型》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欣赏名家创作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的环节,如漫塑、剪纸漫画、水墨漫画等,同时,让学生通过收集、欣赏、评析漫画作品,从中充分感受艺术家的表现个性与情感,体会作品中独特的漫画造型特点,从而在深受启发的情境下设计、制作出形式多样、富有个性的漫画造型。从这点看,这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漫画造型课,显然已不是单纯的“造型·表现”课,而是融“欣赏·评述”“设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探索”课。
  二、在漫画教学中积极开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
  学科间的优化整合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指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在新情境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自觉主动地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互相融通,彼此联系,逐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究的能力以及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在教学中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融合、互为渗透的重要性——应对不同学科内容进行高度的整合,同时也强调教师应积极探索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
  儿童漫画创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创作中常与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融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漫画创作与其他学科内容“共舞”。基于此,我们把儿童漫画与语文、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等其他学科进行适当、合理的整合,这样做不仅能利用这些学科的丰富内容进行儿童漫画创作与教学,而且也能使儿童漫画成为这些学科教学的辅助资源,以此设计出诸多课例。如《漫画成语》就是漫画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课例。成语是汉语词汇的精华,它具有形象鲜明、生动凝练的特点,不仅是小学语文重要的学习内容,也为漫画创作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进行《漫画成语》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所要创作的成语的内涵,从中提炼出表现主题后,再进行创意表现;而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图解成语。如创作一幅《一飞冲天》的成语漫画,不能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描画出成语中原来所指形象的层面上,即画一只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这样的画面表现只是图解而已,无创造性可言。因此,教师首先应提炼出“一飞冲天”的表现核心——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紧接着让学生以当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作为创作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创作出生动有趣、与众不同的作品。如一学生描绘出我国“神舟九号”从地球上成功发射升空的画面就很特别,这样的作品就具有创造性。除了《漫画成语》课外,我们还设计了《漫画寓言故事》《漫画歇后语》《漫画插图》等课型。另外,我们还与语文课老师长期合作,让学生“记(画)漫画日记”和“看漫画写作文”。对于“记(画)漫画日记”,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记(画)漫画日记的习惯,而且能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在“看漫画写作文”课中,我们采用“欣赏漫画→评述漫画→理解画意→抓住主题→发挥想象→展开描写”的步骤,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观察赏析和创编写作能力。   儿童漫画教学(创作)与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等学科内容均有联系,且漫画是这些学科教学很好的辅助资源。在进行儿童漫画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时,不能盲目和随意,只有根据儿童漫画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在准确寻找出其与所结合学科的切合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科间的优化整合。
  三、在漫画教学中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还指出:“从美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而这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需要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来获得。”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以学生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性的儿童漫画教学活动,如《趣画闽南俗语》《创作时事漫画》《道德行为规范漫画》等,具体通过活动策划、美术创作、创意设计和综合展示等内容与形式展开,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趣画闽南俗语》主题单元为例,我们利用本地文化资源,针对闽南语(特别是闽南俗语)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有日益被冲淡的趋势和失去的危险的现状,开展了“收集闽南俗语”“讲述、表演闽南俗语”“趣画闽南俗语”“设计装帧闽南俗语画集”“综合展示闽南俗语”等活动,其中的“综合展示闽南俗语”活动包括“展示《趣画闽南俗语集》”“小品表演—闽南俗语”“趣画闽南俗语作品展”等内容。这些活动内容都围绕“闽南俗语”来设计,但各有侧重,既包含了活动策划、访谈调查、创意设计、平面设计、表演展示等实践活动形式,又从“思考”“体验”“实践”“表达”等角度提出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建议。通过参与一系列项目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发现和感悟闽南俗语之美及主动地会说、爱说闽南俗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了传承闽南文化的目的。
  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学习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漫画创作和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拓展知识面,增加生活积累,获得创作素材,从而提高创作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儿童漫画教学中进行“综合·探索”实践,不仅让原先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发现与创造能力的提高。显然,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开拓,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能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的突破点,其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和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福建省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362000)

推荐访问:达成 探索 目标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