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_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师,肩负着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新世纪竞争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和时代的重托,也是当代教师深思远虑的时代课题。本文就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创新意识;兴趣;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41-01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创新意识培养。
  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设想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比较、引导他们设想、验证。例如我在教学“圆”一课中,是这样导出“圆心”概念的。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纸片来,引导学生思考:不用任何工具,怎才能找到圆的中心点?当学生发现在圆多次对折后,折痕都相交于圆中的一点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谁给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学生有的说“圆中”,有的说“中心”,有的说“圆心”。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圆心”比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圆心”的命名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分析与比较后进行的,学生的设想不论对错都体现着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敢于让学生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教学加减法乘除运算时:“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同桌提问“一共几只兔子?”“七只黑兔共有几条腿?”“12只白兔共有几只耳朵?”等等的问题,学生们想出的问题远远大于我的预想,这样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要注重联想,鼓励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联想,利用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将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1+1+1+1+1 (2)1+1+1+1
  (3)2+2+2+2+2+2+2 (4)3+3+3+3+3+3
  结果,大部分学生顺利地将(1)(2)改写成相应的乘法算式(1)1×5,(2)1×4,这时我鼓励学生想一想(3),(4)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这时学生积极动脑联想出将(3)改写成2×7,将(4)改写成3×6,同学们善于联系,将题目进行改组,表现出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自由,要还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尝试,要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从创新教育的要求出发,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必须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并注重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虽然数学教科书中的全部定理、公式都早已被发现,但这些结论对学生来说还是未知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不能经常采用直接注入式,而必须把概念、定理等还回到具体问题中,创设问题发现和提出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创造获取。这样,通过再创造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要比被动获得的理解更好,也更容易保持。
  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积极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打开智慧的一把钥匙,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了兴趣才会有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快乐的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的进入学习氛围;其次,要潜心挖掘教材中的乐学因素和内蕴,采用幻灯等直观手段为教学添趣;另外,教师要在教学语言上反复锤炼,尽量采用精炼、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组织上采用灵活多样,学生喜爱的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巧妙、新颖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旧中有新,新中有趣,以趣促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感受成功的愉悦,认识自我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只有培养了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才能冲出定势,数学教学与学习过程才会有创新的火花。

推荐访问:浅谈 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