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细节化探求]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有多重要,不用赘言,每个语文教师乃至学生都深深了解。可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对语文教师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特别在农村中学,学生练笔的机会仅集中在每周一次的作文课。而一到作文课,教师临时从一些辅导资料中找个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然后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此情形比比皆是。也有教师试图通过种种途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可一番努力后收效甚微,以至心灰意冷,干脆听之任之,美其名曰“顺其自然”。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有人说过“写作是语文教学之精魂所在”,笔者深有同感,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导方向,因此作文教学不应该只限于每周一节的作文课,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语文教师更不能无视“写作”这片土地,应把它具体化、细节化,把它渗透于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这里有笔者一些粗浅的经验,仅供同仁参考。
  一、以日记为基地,增加学生练笔次数,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而如果只依赖于每周一次的作文课,则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为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多创造练笔的机会。而练笔最好的方法就是写日记,新课标提出: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日记很好地符合了这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每周的篇数。学生可以在日记这片自由的天地里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表达出来,做到“以我手写我心”。这一篇篇的日记就是写作当中的一个个素材,写作时既可适当选择,解决学生无事可说,无话可写的难题,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在一次次练笔中提高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为了让学生写日记目标性更明确,避免一些流水账的产生,笔者还把日记与课文教学目标相结合。从课文中学得了写作方法,或受到情感的熏陶,趁热打铁,当天即让学生运用该写作方法写一篇日记,或写一篇读后感,这也达到了知识巩固与迁移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完《背影》一文,学生们被文中浓浓的父子之情所感染,同时也习得了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的写作技法,心中有话需要一吐为快,摩拳擦掌需要一试身手。笔者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给自己的父亲写一封信,写出自己平时想对父亲说而没有说出的话。塞·柯尔律治说:“只有动情写作,作品才能动人以情。”结果这次习作出现了很多佳作,篇篇都能细致描绘,句句皆能以情动人。学生再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学生写的多了,练习的多了,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二、以教材为典范,进行作文技巧指导,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很多学生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拿起笔来就不知从何说起,不会选材,不会谋篇,不会布局。文章平铺直叙,内容空洞,毫无章法可循。怎样写才能让我们的文章具有吸引力,才能达到想要表达的主题,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教材中编者选择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或布局巧妙,或以情动人、或字字珠玑、或隽永含蓄。可以说,它们是学生学习写作最好的范例。有的课文给我们以写作技巧上的指导,有的给我们以思想情感上的启迪。教师在讲解教材时,应重点分析作者写作的观察、构思、选材、立意等。每教学一篇课文,抓住其中的一点让学生仿写,让学生学以致用。只要我们善加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字资源,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必会给学生作文增光添彩。
  如在教学郑振铎先生的名篇《猫》前,笔者先让学生写了一篇同名文章,猫是一种常见动物,学生都很熟悉。学生也多是描写猫的乖巧、可爱,内容流于空泛,且文章中心略显幼稚肤浅,依然停留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水平。在这一课教学快结束时,笔者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文章与课文作比较,找出自己文章的优点以及与名家名篇的差距,并适时总结:“要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文章立意深刻很重要,我们观察事物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要多角度去观察生活,要学会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一个好的作家必然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勤于思考的大脑。”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小练笔,内容和主题可以不限,但要学习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之后,笔者查阅了学生的作文,有不少深刻的思考、过人的见解在这里点燃。比如有一位同学通过目睹一次车祸的发生,提出了人们对交通安全的漠视,进而提倡学校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
  三、以板报卡片为平台,促进学生语言积累,解决学生“怎么写的漂亮”的问题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写作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儿,才能酿出蜜来。”这些说法不外乎向我们强调一点——阅读的重要,阅读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
  可是在农村中学,学生可接触的报刊杂志等课外读物少之又少,能加以阅读和借鉴的也无非就是手中那屈指可数少的可怜的《优秀作文大全》《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刊》之类而已。而每周一节的阅读课,也往往在赶教学进度、追求教学成绩的大形势下被挪作他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选择了板报的一角作为播撒智慧的田园。我发动全班同学每天从课外读物中摘抄一句或一段美言佳句写在智慧角,这些语句有人生感悟、有励志名言、有警世哲理。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我们集体朗读,体会语言的魅力。同时要求学生制作“阅读卡片”,把一些精彩片段、名言佳句摘抄下来,并简要批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量变必然导致质的变化。长此以往,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情况下,把这些美言佳句融会贯通,作文时,不时会用上一些炫丽的佳句,让人为之兴叹。不仅如此,学生还爱上了朗读,爱上了遣词造句,爱上了语言文字的推敲锤炼,真正被文学语言的魅力所吸引、所迷醉。
  写作这块土地并非不毛之地,寸草不生。只要我们勤于耕作,勤于灌溉,精细管理,必定会收获希望,收获成功。
  (徐州市沛县魏庙中学)

推荐访问:探求 作文教学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