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叶圣陶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然而,现实 生活中有的人说起话来别人不便于听,写起文章来别人不便于看,特别是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农村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贫乏,所以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作文根本无法或者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下面是本人针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必须学会去发现、去搜集,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上学,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道路本来坑坑洼洼,现在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在建造一幢幢小洋房;路边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渐渐变绿,充满生机;马路上的交警不论严寒酷暑,为我们指挥交通……还可以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可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表象,所以习作无从下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题材,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一棵小草、一种小动物、一处小景、一件小事等,及时把它写下来。写作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会有表达的要求。同时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过程,情感活动会贯串作文过程的始终。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学生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始终是作文的动力。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打开联系生活的通道,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提高创造力;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把握好作文素材。
  二、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
  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固定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吕叔湘说,“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叶圣陶对语文习惯有更进一步的诠释,他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还说,“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在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叶圣陶又明确提出:“ 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可见,听、说也是一种“行为”,也“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要养成习惯,必须要有恒心。叶圣陶指出,“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随时随地当一件事做,正像矫正坐立的姿势一样,要随时随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决不能到了要坐要立的时候再来想坐立的姿势 。必须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连生理学什么的也绝不想起,这才可以终身受 用。”所以,叶圣陶对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都有严格的要求。他说:“上口”是就说的方面说,“入耳”是就听的方面说,写文章要“禁得起说和听的考验,说起来“上口”,叫起来“入耳”。 所以,我一方面组织他们学写日记,一方面教导他们要主动去涉猎课外读物,并组织他们参加背诵诗歌比赛、比赛、剪报比赛,平时的作文批改则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加以鼓励。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学生的写作才稍有提高。
  三、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作文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学习到一些写作方法。诸如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等。不同的文体还有不同的写法:记叙文可用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也可以用补叙法、追叙法等;议论文可用归纳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归谬法等;说明文可用综合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比较说明法、类比说明法、图表说明法等。在指导学生阅读教学时在,也可以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灵活应用各种学习方法,只要利于文章的表达,什么方法好就运用什么方法。如我们要教会学生这个欲扬先抑这个方法来写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学习杨朔的《荔枝蜜》:作者起先不喜欢蜜蜂,特别是被蜇了一下之后,更是对蜜蜂有了成见,后来尝到甜蜜的荔枝蜜之后,不但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还喜欢上了蜜蜂。作者本来就是要赞美蜜蜂的勤劳,但不是直接写出来,而是先“抑”一下,使得表达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这样学生就会仿照去写作。相信这个欲扬先抑的方法的运用,学生就会得心应手。一般来说,我们要学生引向写作的殿堂,在阅读教学中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甚至材料可从课文入手积累再构筑,更新作文观念,鼓励学生以不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便推陈出新。
  四、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应试教育”成为学校的主导思想。升学与就业的竞争,使考试成为莘莘学子前途和命运的主宰,学校教育走向了极端化。考试成为教与学的指挥棒,教育教学活动都把目标指向了学生的分数这个结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此时,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习惯于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语文教学也同遭厄运,形成了一种自守封闭式教学,僵化了学生思想。作文教学中,学生只能按教师喜好和意愿来进行作文,而学生很少有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评改中,教师费神地精心评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却是只看评语,不看内容;只完成任务,不提高认识。这种模式下,学生没有作文兴趣和主动性,只能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思维定势,毫无创新自主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在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作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特别是我们农村初中更要适时地放手,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来批一批、改一改。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极其艰难的,特别是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它绝不能靠一种、二种“特效”方法就能解决大部分同学写作文的问题,只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诱导才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迸发创作的火花。以上几点体会愿与诸位共勉。

推荐访问:几点 作文教学 体会 初中